橡子

✍ dations ◷ 2025-11-15 05:11:01 #可食用植物,壳斗科,栎属

槲果(英语:acorn),又称橡子,广义为山毛榉科栎属的橡、栎、槲等果实(而不是种子)的总称,狭义指栎树的果实,富含淀粉。

山毛榉科植物是亚热带和温带森林的主要构成树种。其中橡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构成树种。其果实中的子叶富含大量的淀粉,加之果实产量很大,因此是鹿、鼠、松鼠等哺乳类动物以及松鸦等鸟类秋冬季节重要的食品来源。橡子的产量大小,常常对这些动物的越冬产生极大的影响。

橡子作为一种种子,本身不具有特殊的传播器官(不像蒲公英、槭树等种子具有绒毛或者翅)。因此以前重力传播被认为是其主要的传播方式,其卵形的外表也被认为可以更容易地在地面滚翻。但是现在认为,上述动物对于橡子的食用对其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鼠和松鼠等啮齿类动物,常常将吃剩的橡子储存在地下作为越冬的食物,并去除其苦味。这些存储的橡子大部分被动物过冬时消耗。不过,在春天到来时往往还有部分剩余的橡子,在与它们母体相隔甚远的其他地方生根发芽。

同时,橡子对于干燥的耐受力很弱,落到地上的橡子往往由于失去水分而丧失发芽的能力。因此鼠类等动物的存储也被视为具有避免其干燥,保持发芽能力的重要作用。

某些新鲜橡子,比如红橡木的果实,由于富含单宁酸,尝起来非常苦涩,无法直接食用。但是经过适当的处理,比如曝晒,冲洗以及煮熟,橡子的味道是很不错的。有些地方采用草木灰混入沸水,来中和新鲜橡子内的单宁酸。但白栎等树结出的橡子的苦味却没有那么严重。

相关

  • AAAD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英语: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EC 4.1.1.28;同义词:多巴脱羧酶、色氨酸脱羧酶、5-羟色氨酸脱羧酶、AAAD)是一个裂合酶。EC 1.1/2/3/4/5/6/7/8/9
  • 酶原有些酶在刚分泌时是没有催化活性的,这种没有活性的前体物称为酶原。一般生物体会通过肽键的剪切改变酶的构象使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出来而使酶具有活性。酶原的生理意思使
  • 斯的明类毒扁豆碱(Stigmine),音译为“斯的明”,是一类乙酰胆碱脂酶抑制剂(英语: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其字尾皆为-stigmine,源自最早被发现会制造该类化合物的毒扁豆(Physos
  • 鬃狼鬃狼(学名:Chrysocyon brachyurus)是南美洲最大的犬科动物,在葡萄牙语被称为lobo-guará(Guará 狼),瓜拉尼语称为aguara guazu(大狐),在西班牙语中被称为zorro rojizo(红狐),主要分布在
  • ʁ浊小舌擦音是辅音的一种,在一些口语中存在,汉语普通话无此音。国际音标中表示该音的符号是⟨ʁ⟩;而与之等价的X-SAMPA符号是⟨R⟩。在欧洲语言里面,该辅音是喉音R中的其中一种
  • 里斯亚当·盖伊·里斯(英语:Adam Guy Riess,1969年12月16日-),美国天体物理学家,任职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以用超新星作宇宙探测而知名。2006年,里斯与布莱恩·施
  • Trematoda见内文吸虫(学名:Trematoda)是寄生虫的一种,为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动物的总称,也称为瓜仁虫。一些吸虫也被称为二口虫(拉丁语:Distoma)。其名由来是因为它的口吸盘和腹吸盘都被认为是口
  • 小绿人台灣的行人专用信号灯是一种在台湾的交通号志,分成上下方两个灯面。上方是通知行人灯号即将变化的“倒数计时读秒显示”,下方则为七个动作组成的动画小绿人走动画面。行人交通
  • 产假与育婴假产假是工作的女性以及其配偶或伴侣在女性怀孕后期和分娩之后,享有的假期。其主要目的是便于孕产妇休息、恢复身体和照顾新生儿。在少数国家,收养孩子者也可享有类似的休假权利
  • 高雄站前保安宫高雄站前保安宫,又称旧大港保安宫,是台湾高雄市三民区大港的庙宇,主奉闽南医神保生大帝(大道公)。旧大港保安宫现在庙宇建筑虽历经修建,但仍然保有早期传统庙宇的格局,是高雄市内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