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松

✍ dations ◷ 2025-10-22 16:50:06 #杜松
杜松(?-1619年4月15日),字来清,明朝陕西榆林人。为明朝大将。勇健绝伦,塞外民族皆称其为“杜太师”。为明朝大将杜桐之弟。杜松,号称“杜黑子”。交锋时掳起两臂,乌黑如漆,持着金刀乱斫。杜松有勇无谋,为人粗蛮卤莽,作战时身先士卒,遇事不如意即自毁甲胄,声称欲削发为僧。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夏,官为总兵,接替李成梁镇辽东。期间曾因战败而要自杀,还焚毁所有甲胄器仗,被朝廷勒令还乡。后来再被起用为总兵,参与讨伐建州女真努尔哈赤。万历四十七年(1619),杨镐分兵四路,由四个总兵官率领,进攻赫图阿拉。中路左翼是山海关总兵杜松;中路右翼是辽东总兵李如柏;北路是开原总兵马林;南路是辽阳总兵刘铤。杨镐本人坐镇沈阳,指挥全局。杜松急于立功,踏雪冒进,四月十四日在苏子河汇入浑河附近渡河。至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浑河南)遇伏,吉林崖下杜松被努尔哈赤之子贝勒赖慕布射杀,明军大乱,全军覆没。十五日,努尔哈赤率领八旗主力,攻破北路明军营垒。北路主将马林大败,单骑逃回开原。杨镐得知两路兵败,急檄李如柏、刘铤两军。然刘铤已深入三百里,身中埋伏亦战死。中路右翼李如柏接到经略杨镐的撤兵命令,急忙撤退。萨尔浒之战后,朝议多咎杜松轻进。天启年间追赠少保左都督,世荫千户,立祠赐祭。

相关

  • 保密保密,又称保守机密、守秘义务,是一个法律及伦理上的概念,指避免重要资料向公众泄露的操守。在政治上,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政府高层人士必须将一些重要资料保守秘密,以避免因资料
  • 向毒品说不“选择说不”(Just Say No),又译为“向毒品说不”,直译为“说不就好”,是美国毒品战争期间的宣传活动,流行于1980至1990年代,旨在劝阻孩童远离违法的娱乐性药物。这也是前美国第一
  • 乌克兰危机持久的乌克兰危机在2013年11月21日展开序幕,当时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冻结为实现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英语:Ukraine–European Union Association Agreement)的准备工作。这个决
  • 尼古拉斯·斯坦诺尼古拉斯·斯坦诺(Nicolaus Steno,1638年1月11日-1686年11月25日)也作斯泰诺,斯台诺,史丹诺,斯丹诺,史坦诺,其名字的丹麦语形式为 Niels Steensen 或 Niels Stensen,音译为尼尔斯·斯
  • 台北和平篮球馆坐标:25°01′17.2″N 121°32′43.7″E / 25.021444°N 121.545472°E / 25.021444; 121.545472台北市和平实小附属篮球馆(英语:Taipei Heping Basketball Gymnasium),简称台北
  • 邮政部美国邮政部(英语:Post Office Department)是一个已经废除的美国部级单位,负责美国的邮政服务。该机构按照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1792年签署邮政服务法案(Postal Service Act)建立,但
  • 子宫乏力子宫乏力(英语:Uterine atony)是子宫肌失去张力。正常时,子宫肌收缩会压缩血管及减缓血流。这增加了凝结及防止失血的可能性。因此缺乏子宫肌的收缩会导致严重的出血。子宫在产
  • 冰人奥兹冰人奥茨(德语:Ötzi),也称奥茨冰人、锡米拉温人(Similaun man)或厄茨人,以其发现地所在山谷而命名,是1991年于奥茨塔尔阿尔卑斯山脉冰川发现的一具因冰封而保存完好的天然木乃伊,地
  • 开心快乐是一种感受良好时的情绪反应,一种能表现出心理状态的情绪。而且常见的成因包括感到对健康、安全、爱情等之满足。快乐最常见的表达方式就是笑。通常我们认为达到快乐,是需
  • 布雷顿森林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英语:Bretton Woods system)是1944年7月至1973年间,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加入以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中心的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协定对各国就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