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松

✍ dations ◷ 2025-04-30 11:22:52 #杜松
杜松(?-1619年4月15日),字来清,明朝陕西榆林人。为明朝大将。勇健绝伦,塞外民族皆称其为“杜太师”。为明朝大将杜桐之弟。杜松,号称“杜黑子”。交锋时掳起两臂,乌黑如漆,持着金刀乱斫。杜松有勇无谋,为人粗蛮卤莽,作战时身先士卒,遇事不如意即自毁甲胄,声称欲削发为僧。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夏,官为总兵,接替李成梁镇辽东。期间曾因战败而要自杀,还焚毁所有甲胄器仗,被朝廷勒令还乡。后来再被起用为总兵,参与讨伐建州女真努尔哈赤。万历四十七年(1619),杨镐分兵四路,由四个总兵官率领,进攻赫图阿拉。中路左翼是山海关总兵杜松;中路右翼是辽东总兵李如柏;北路是开原总兵马林;南路是辽阳总兵刘铤。杨镐本人坐镇沈阳,指挥全局。杜松急于立功,踏雪冒进,四月十四日在苏子河汇入浑河附近渡河。至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浑河南)遇伏,吉林崖下杜松被努尔哈赤之子贝勒赖慕布射杀,明军大乱,全军覆没。十五日,努尔哈赤率领八旗主力,攻破北路明军营垒。北路主将马林大败,单骑逃回开原。杨镐得知两路兵败,急檄李如柏、刘铤两军。然刘铤已深入三百里,身中埋伏亦战死。中路右翼李如柏接到经略杨镐的撤兵命令,急忙撤退。萨尔浒之战后,朝议多咎杜松轻进。天启年间追赠少保左都督,世荫千户,立祠赐祭。

相关

  • 贴布试验贴布试验,又名斑贴试验,是一种用来确定是否有特定物质会导致患者过敏性或发炎肌肤。任何人被怀疑有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英语: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或过敏性皮炎,需要经过
  • 散热片散热片在电子工程设计的领域中被归类为“被动性散热组件”,以导热性佳、质轻、易加工之金属(多为铝或铜,银则过于昂贵,一般不用)贴附于发热表面,以复合的热交换模式来散热。散热片
  • 磁阻效应磁阻效应(英语:Magnetoresistance,简称MR)是指材料之电阻随着外加磁场的变化而改变的效应,其物理量的定义,是在有无磁场下的电阻差除上原先电阻,用以代表电阻变化率。有多种可以称
  • X射线天文学X射线天文学是以天体的X射线辐射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天文学分支。X射线天文学中常以电子伏特(eV)表示光子的能量,观测对象为0.1keV到100keV的X射线。其中又将0.1keV-10keV的X射线
  • 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是腓尼基人用以书写腓尼基语(属北闪含语系)的一套字母,在公元前1000年出现,由原始迦南字母演化出来,现在的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都可追溯至腓
  • 弗里斯兰人主要为基督教 基督教传入之前,弗里斯兰人多信奉传统泛灵信仰。现在主要崇奉弗里斯兰人(德语:Friesen;荷兰语:Friezen;英语:Frisians),又称弗里西人、弗里西亚人,是生活在北海弗里西
  • 旋风电脑旋风计算机(Whirlwind),一款由麻省理工大学研制的早期电子计算机。引入了当时先进的实时处理理念,并最先采用显示器作为输出设备,与以往机械系统的电子置换不同,拥有世界首款成熟
  • 本体本体(英语:Noumenon,发音: /ˈnuːmɛˌnɒn/),哲学名词,意指不必用感官就能够知识到的物体,或事件。它与现象是两个相对的名词,是形而上学中重要的议题。研究本体的学问,称为本体论。
  • 罗伯特·布罗德罗伯特·比格姆·布罗德(英语:Robert Bigham Brode,1900年6月12日-1986年2月19日),美国物理学家,二战期间引导曼哈顿计划中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研制了核武器的引线用于对广岛和长崎
  • 野人山坐标:26°N 97°E / 26°N 97°E / 26; 97 枯门岭,缅甸称为克钦山区(缅甸语:ကချင်တောင်တန်း),位于中国、缅甸及印度的交界处,绵延千里(近3百公里),至今山区大多还是未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