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夷善后事宜条议

✍ dations ◷ 2025-04-04 11:45:16 #清朝法律,澳门法律,澳门中外交流史,1740年代亚洲建立,1740年代中国政治,1749年中国

《澳夷善后事宜条议》(或称《张汝霖制夷十二条》),是指清政府为澳门的外国人而制定的一部法例,内容共十二款,于1749年(清乾隆十四年)颁布。

导致要制定《澳夷善后事宜条议》的事件,发生于1748年。当时有葡萄牙士兵在大炮台拘捕了华人李廷富和简亚二,最后将他们毒打致死。但当时的葡萄牙派驻澳门总督梅内泽斯却坚拒不肯交出凶徒,待经多番交涉事件才得以了结。其后香山知县暴煜与澳门海防军民同知张汝霖便在《管理澳夷章程》的基础上增订,拟定了《澳夷善后事宜条议》。经过两广总督策楞与新任澳门总督美露(João Manuel de Melo)赞同核准后,《澳夷善后事宜条议》的葡文石碑竖立于澳门议事会的所在地议事亭,中文石碑则立于望厦村的香山县丞衙署。直到1849年3月13日,第79任澳门总督亚马留派兵捣毁清朝海关和香山县丞衙署,并将竖立在议事亭的《澳夷善后事宜条议》石碑拆毁。

《澳夷善后事宜条议》的一些内容是过往从没有正式以法律形式确立与界定的。而石碑上的法律条文,全收录在史籍档案。至于葡文碑石的内容,基本上是按中文石碑翻译,但条款却有所不同。明显地,葡文石碑的翻译曾被葡萄牙人修改或删掉,故其内容文字被明显简化和修改。而昔日澳葡当局与张汝霖翻译之葡文版《澳夷善后事宜条议》,现存放于葡萄牙海外历史档案馆。

《澳夷善后事宜条议》的颁布重申了《管理澳夷章程》,增添的条文进一步具体完善了对在澳外国人的法律。更重要的是《澳夷善后事宜条议》重申了清政府在澳门的行政司法权,籍此加强了清政府对澳门的全面管治,约束了在澳居住的外国人。其后发生在澳外国人与华人之纠纷便有据所依,可以依法办理。

而澳门总督亚马留派兵拆毁《澳夷善后事宜条议》石碑一事,意味着宣布清政府管治澳门的终结,并销毁清政府在澳门显示主权的证据。从此标志了澳门已从葡萄牙租地,成为葡萄牙的占领地。对后世来说,《澳夷善后事宜条议》是澳门管理制度化和法律化的重要标志,同时宣示了昔日澳门的主权。

相关

  •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英语: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缩写IPCC;又译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跨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等)是一个附属于联合国之下的跨政府
  • 注射剂全身麻醉剂(英语:general anesthetics)是麻醉药中的一类。麻醉药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全身麻醉药(general anesthetics)和局部麻醉药(local anesthetics)。全身麻醉药作用于中
  • 廖国男廖国男(1944年11月16日-),美国大气物理学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廖国男于1965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1966年赴美国留学,1970年获纽约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他曾在美国国
  • 处女膜处女膜(hymen)又称阴道冠,是一层位于阴道口的膜状组织。处女膜也被视为外阴部的一部分。普遍认为,处女膜并未具有特定的解剖或生理功能。 青少年时期,处女膜的形状相当多变,最常见
  • 高程基准大地测量系统也称大地测量参考系统,是应用于大地测量学、测量学、地图学和卫星导航系统等领域中用于在真实地球表面定位的一种工具。包括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重力系统三大类
  • 北朝鲜人北朝鲜裔俄罗斯人出现的3大原因包括:学生、外籍劳工与脱北者。至2006年,大概有100,000个朝鲜人居住在俄罗斯。在朝俄边界特别咸镜北道有较多朝鲜人移民俄国,他们有些是之前朝鲜
  • 羧酸盐羧酸盐(carboxylate,羧:suō /ㄙㄨㄛˉ)是羧酸形成的盐类,含有羧酸根负离子(-COO−)。在水中可溶的羧酸盐类会解离为羧酸根负离子和相应的阳离子,但由于多数羧酸是弱酸,因此碱金属羧
  • 夏仁德夏仁德(Randolph C. Sailer,1898年8月24日-1981年7月11日)美北长老会在华传教士,美国心理学家。1898年8月24日,夏仁德出生于美国费城。父母是虔诚基督徒,年幼接受基督教教育。1919
  • 集体所有制企业集体企业(collective enterprises)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部分劳动群众在一个集体的范围内,平等地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在经
  • 风部风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八十二个(九划的则为第七个)。就正体中文中,风部归于九划部首,而简体中文则归在四划。风部只以左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