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蟆

✍ dations ◷ 2024-12-22 19:09:32 #虾蟆
无尾目(学名:Anura)是两生纲的一个目,其下生物即蛙或蟾。该目的生物成体基本无尾,卵一般产于水中,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态,成体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数皮肤也有部分呼吸功能。无尾目是生物从水中走上陆地的第一步,比其他两生纲生物要先进,虽然多数已经可以离开水生活,但繁殖仍然离不开水,卵需要在水中经过变态才能成长。因此不如爬行纲动物先进,爬行纲动物已经可以完全离开水生活。蛙类,俗称水鸡、田鸡、石鸡,台语俗称四脚仔、四脚鱼仔或水鸡,大约有4800种。 主要包括两类动物:青蛙和蟾蜍。这两类动物没有太严格的区别,有的一科中同时包括两种。一般来说,蟾蜍多在陆地生活,因此皮肤多粗糙;蛙体形较苗条,多善于游泳。两种体形相似,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蛙类和蟾类很难绝对地区分开,有的科如盘舌蟾科就即包括蛙类也有蟾类。青蛙又称田鸡,是因为味道鲜美之故,口感近似鸡肉。人类很早就知道食用青蛙,《汉书》说:“鄠杜之间水多蛙,鱼人得不饥。”张华《博物志》说:“东南之人……食水产者,龟蚌螺蛤,以为珍味,不觉其腥。”唐末尉迟枢《南楚新闻》言:“百越人好食虾蟆,凡有筵会,斯为上味。”当时吃青蛙还是南方人的习俗,韩愈在《答柳柳州食虾蟆》诗说柳宗元“居然当鼎味,岂不辱钓罩”,责怪柳柳州不该把青蛙当美味。苏东坡在《闻子由瘦》诗中写道:“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蟾蜍,俗称“癞蛤蟆”,大部分蟾蜍耳后有毒腺,分泌毒性分泌物,可以制作中药。蟾蜍科的动物大约有250种,分布在除了澳大利亚和马达加斯加岛等海岛以外的全世界各地,目前澳大利亚也引入了蟾蜍。虽然大部分蟾类生活在陆地上,栖身地洞内,但也有必须生活在水中或树上的蟾类。墨西哥的异舌蟾以蚂蚁为食。无尾目大约有5,070种,分为三个亚目:尾蟾科 (Ascaphidae)铃蟾科 (Bombinatoridae)盘舌蟾科 (Discoglossidae)滑跖蟾科 (Leiopelmatidae)角蟾科 (Megophryidae)锄足蟾科 (Pelobatidae)合附蟾科 (Pelodytidae)负子蟾科 (Pipidae)异舌蟾科 (Rhinophrynidae)北美锄足蟾科 (Scaphiopodidae)孵化的卵10天的蝌蚪幼蛙成体蛙类最小的只有30毫米,只相当一个人的大拇指长,大的有300毫米(一尺多长),瞳孔都是横向的,皮肤光滑,舌尖分两叉,舌跟在口的前部,倒著长回口中,能突然翻出捕捉虫子。有三个眼睑,其中一个是透明的,在水中保护眼睛用,另外两个上下眼睑是普通的。头两侧有两个声囊,可以产生共鸣,放大叫声。体形小的品种叫声频率较高。蛙类的繁殖方式基本和蟾蜍类相似,也是以昆虫为食,但大型蛙类可以捕食小鱼甚至小鼠。基本在夜间捕食。绝大部分生活在水中,也有生活在雨林潮湿环境的树上的。卵产于水中,也有的树蛙仅仅利用树洞中或植物叶根部积累残余的水洼就能使卵经过蝌蚪阶段。2003年在印度西部新发现一种“紫蛙(Nasikabatrachus sahyadrensis)”,常年生活在地底的洞中,只有季风带来雨水时才出洞生育。第一眼看青蛙时可能会认为它们缺乏防御能力。其细小的身体、缓慢的动作、薄而缺乏如尖刺、利爪及牙齿的外型往往令人疏于防范。事实上它们有丰富的防卫机制去保护它们。首先不少物种都有良好的伪装能力,其与附近环境十分接近的肤色令一动不动的它们易于隐藏于环境之中。遇到危险时,其惊人的弹跳力令它们迅速跳到水中,以避开猎食者的追捕。很多青蛙的表面都有轻度毒性的蟾毒素(bufotoxin),使它们并不受猎食者的欢迎。而大部分蟾蜍则有较大的制毒腺体,称作腮腺(parotoid gland),主要位于当中的两侧眼后的位置,或身体的其他部分。这些腺体能分泌不同的毒素或黏液,使它们的皮肤变得滑溜而且并不可口。如果能产生即时的不快感觉,捕猎者多会终止它们的捕猎行动而令它们得以逃脱;如果效果需时甚久才有效果,也可减少捕猎者于下一次再度捕猎的机会。而带有剧毒的青蛙则多会披上鲜艳的颜色,以标示它们并不适合作为食物,这种适应的的策略称作警戒作用(Aposematism)。它们身上的颜色多为鲜艳的红色、橙色或黄色配以黑色。一些物种的警告色长在腹部上,如铃蟾属的物种。因此它们在遇到攻击时反而会将腹部朝上,并分泌毒液以赶退敌人。并有一些物种本身没有毒性,如红背异箭毒蛙,就会模拟在其地域中有毒的物种的肤色以吓退猎食者。一些蛙类物种,例如箭毒蛙等的毒性特别强。南美洲的土著很久以前已懂得抽取这些箭毒蛙身上的毒液去制造飞镖(Dart (missile))以作打猎之用,虽然只有少数物种适合此目的。此外,一些物种,红背异箭毒蛙、卵齿蟾属(Eleutherodactylus)的一个物种(Eleutherodactylus gaigei)及细趾蟾属(Leptodactylus)的一个物种(Lithodytes lineatus)虽然本身没有制造毒液,但它们会透过模拟当区有毒的近亲的肤色而达致保护自己的目的。一些物种虽透过进食如蚂蚁或节肢类动物等以吸收它们的毒素,但亦有一些物种,如澳洲的科罗澳拟蟾则能够自己合成这些有毒的生物碱。这些化合物,包括蛙毒素(batrachotoxin)及蟾毒素(bufotoxin)等,能令受体不适、产生幻觉、癫痫性痉挛(Epileptic seizure)、神经中毒及血管收缩。不少以蛙类为食的捕猎者已能适应高浓度的毒素,但其他物种,如人类则完全没有抵抗力。 一些蛙类则依靠虚张声势及小诡计去保护自己。像大蟾蜍独有的站立姿态就是尝试去吓怕敌人。它们会吸入空气使身体胀大,并提高后半身及令头部向下以制造一种雄伟的形态。美国牛蛙受到威胁时会将头部向前倾但合上眼睛。此姿态目的是要将带毒的腮腺放置在最清晰的位置上,与此同时其他在背部上的腺体则开始渗出有毒的分泌物,并将身体最脆弱的部分加以覆盖。其他策略包括发出刺耳的声音,并利用突如其来的巨响吓走捕猎者。灰树蛙能够发出如爆破般的声响,这声响有时就能够吓退其天敌北短尾鼩鼱(Blarina brevicauda)。蟾蜍类一般不甚受欢迎,但偶尔也会受到饥饿的蛇类如东部带蛇(Thamnophis sirtalis)的垂涎。年幼的美国蟾蜍如遇到对其感兴趣的蛇时,就会蹲下身体并且一动不动。这种不动声息的自保方法往往令蛇失去了它们的踪影而成功自保。但如它们被蛇的头部感应到时,就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蹲下的姿态而迅速跳走。有的蛙类皮肤分泌毒液以防天敌,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雨林中的一种树蛙分泌物被当地印第安人用来制作箭毒,见血封喉。蛙类分布在除了加勒比海岛屿和太平洋岛屿以外的全世界。但目前在全世界迅速地减少,主要原因有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外来物种侵入、人类扩张而造成的栖息环境缩小等。无尾目动物自古以来就在人类文化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许多传说和它们有关:

相关

  • 呼吸频率过度换气综合症(英语: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简称:HVS、 chronic 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 (CHVS)、dysfunctional breathing 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是由过快或过深的
  • 费城染色体费城染色体(英语:Philadelphia chromosome, Ph (or Ph') chromosome),或称费城染色体易位(英语:Philadelphia translocation),是一种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
  • 佐贺大学佐贺大学(日语:佐賀大学/さがだいがく),位于佐贺县的日本国立大学。由旧制佐贺高等学校、佐贺师范学校、佐贺青年师范学校在1949年合并而成。
  • 异氟烷异氟醚(或称异氟烷,英文Isoflurane,商品名Forane),是种常用的全身麻醉药,可用于诱导或维持麻醉。但受制于异氟醚对气管的刺激性,一般会用其他药物诱导麻醉。异氟醚的给药方式为吸入
  • 贵湖大学© University of Guelph(探究事物的真理)圭尔夫大学(英文:University of Guelph),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圭尔夫市,是加拿大一所规模中等却有着全面教育的公立大学。圭尔夫大学建立于1
  • 游行游行,或称为游行示威,是指民众走到街头示威,对特定议题表达不满。在中国大陆的特殊政治背景下,“散步”成为一种独特的游行方式。在台湾则使用“路过”一词做为规避《集会游行法
  • 藤黄藤黄(英语:gamboge)是一种黄色颜料,产于柬埔寨、越南、泰国、印度等地。其拉丁文名称gambogium即源于柬埔寨(Gambogia)一词。藤黄取自热带金丝桃科植物的树脂,常用的包括藤黄属植物
  • 格林兰岛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9估计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1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1年估计人类发展指数立国历史格陵兰(格陵兰语:Kalaal
  • 快速眼动睡眠快速动眼期(rapid eye movement,REM)是动物睡眠的一个阶段,又称快速动眼睡眠。在此阶段时眼球会快速移动,同时身体肌肉放松。快速眼动睡眠也被称作异相睡眠(paradoxical sleep, PS
  • 远藤柳作远藤 柳作(1886年3月18日-1963年9月18日)、武藏野银行创设者、政治家、律师。埼玉县北葛饰郡千冢村(现:幸手市)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