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日语:本山/ほんざん */?)是日本佛教用语,指于特定佛教宗派内,被赋予特别地位的寺院,等同为该宗派的大本营或根据地。
其中分别有:总本山、大本山、别格本山、本山这几个不同地位区别,不同宗派各自的用法会有所差异,亦有完全不使用者。
另外,在日本亦时有用于形容佛教以外的宗教,例如“バチカン市国はカトリックの総本山で…(梵蒂岡是天主教的总本山……)”这样的使用。
台湾佛教亦有此用语,如法鼓山、佛光山和灵鹫山等。
在台湾民间信仰中,北港朝天宫在日治时期被称为“全岛妈祖的总本山”。
进入江户时代后,对净土真宗感到棘手的幕府,为统制宗教而实行本山、末寺制度(本末制度)。1632年,德川家光命令以心崇传向各宗派要求“本末帐”,次年各宗完成了对各自所管辖的末寺的统计而完成了末帐,最终确立了本山末寺制度。各本山必须负责管制其末寺,幕府只需通过对各宗派本山的统制,即可以达到统制佛教界全体的效果。
日本的传统佛教宗派(指近世以前成立),在第二次大战以前公认13宗56派。13宗指奈良佛教系的3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平安时代初期成立的天台宗和真言宗、平安时代后期到镰仓时代成立的净土教系4宗(融通念佛宗、净土宗、净土真宗、时宗)、禅宗系2宗(临济宗、曹洞宗)和日莲宗、近世初期成立的禅宗系的黄檗宗。战时体制下,宗教团体法(1939年公布、1940年施行)施行,为了宗教统制,进行宗派统合,过去的56派整理成28派。1945年(昭和20年),宗教团体法废止以后,许多过去的宗派重新复活,同时从既成的宗派分离产生许多新教团。
参照天台宗和真言宗醍醐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