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阿丽亚娜一号运载火箭
✍ dations ◷ 2025-11-09 13:02:05 #阿丽亚娜一号运载火箭
阿丽亚娜1号运载火箭为阿丽亚娜系列运载火箭最初的形式,是一种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阿丽亚娜1号运载火箭也传承了相关技术到阿丽亚娜2号运载火箭、阿丽亚娜3号运载火箭以及阿丽亚娜4号运载火箭等后续发展火箭。阿丽亚娜1号运载火箭是一台四节式运载火箭。 发射质量可达210公吨。阿丽亚娜1号运载火箭的酬载能力可达1850公斤,轨道位置是地球同步轨道,相当于一颗卫星或两颗小型卫星。第一节所使用的发动机是四颗维京(Viking)发动机,制造公司是欧洲社会推进公司(Societe Europeenne de Propulsion)。;第二节是使用一颗维京发动机。第三节则是一颗液态氢/液态氧的发动机,属低温发动机,其最大推力可达7000公斤(69 千牛顿)。此种组合持续的被使用到阿丽亚娜四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日期为1979年12月24日,此次发射也是成功的;然而第二次发射在发射不久后即爆炸,随即宣告失败;第三次发射则创下将三颗人造卫星运载到正确轨道的纪录;第四次发射也是最后一次实验性发射,也获得成功的结果。 第五次发射-同时也是首次的商业酬载,不幸的是火箭在发射七分钟后停止运作,经过了这次的失败经验,阿丽亚娜1号运载火箭经过重新的全面检修,终于在第六次发射获得完全的成功。 乔托太空探测船计划于第十次阿丽亚娜1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而完成,时间是1985年7月2日。 第一颗史波特人造卫星于第十一次阿丽亚娜1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而进入正确的轨道,此次发射也是最后一次发射,时间是1986年2月22日。阿丽亚娜5哈斯 · 阿丽亚娜6阿丽亚娜1 · 阿丽亚娜2 · 阿丽亚娜3 · 阿丽亚娜4 · 欧罗巴 黑箭号 · 钻石号
相关
- kJ·molsup−1/sup焦耳每摩尔 (符号:J·mol-1)是国际单位制中表征每一定量物质能量的推导单位。能量以焦耳为单位,材料的量以摩尔为单位。以J·mol-1为单位的物理量包括:当用于测量电离能,可以转
- 氢氧化物氢氧离子,旧称沎,化学符号为OH-。其中氢和氧之间以共价键连接,整体带一单位的负电荷。常常与不同的元素组成氢氧化物。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以共价键结合之后,通常以两种方式
- 5.8S在分子生物学中,5.8S核糖体RNA(5.8S rRNA)是指一类非编码RNA。它是真核生物核糖体的大亚基的组成成分,在蛋白质转译中起重要作用。RNA聚合酶I(英语:RNA polymerase I)先转录出沉降
- 肌纤维肌细胞也称为肌纤维,可以在肌肉组织中见到,这些细胞型态上属于长型且管状,肌肉细胞是从肌肉母细胞发育而来。经过肌肉生成(英语:Myogenesis)后肌细胞会特化成数种型态,包括骨骼肌、
- 变量 (程序设计)在程序设计中,变量(英语:Variable,scalar)是指一个包含部分已知或未知数值或信息(即一个值)之存储地址,以及相对应之符号名称(识别字)。通常使用变量名称引用存储值;将名称和内容分开能
- 肽基转移酶肽基转移酶(peptidyl transferase),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一种酶,它催化正在延伸的多肽链与下一个氨基酸之间形成肽键。棕榈酰基转移酶:肉碱O-棕榈酰基转移酶(CPT1、CPT2) · 丝氨
- 潮汐加速潮汐加速是行星与其卫星之间潮汐力的效应。这种“加速”通常都是负面的效应,如果卫星是在顺行轨道上运行,会逐渐退行和远离行星(卫星的角动量增加),相对的,行星的自转也会减缓(角动
- 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德语:Max-Planck-Institut für evolutionäre Anthropologie)是坐落于德国莱比锡的一个研究机构,成立于1997年。它是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一部
- 内爆音内爆音,又叫做“内破音”,是通过喉部吸气和肺部呼气的混合气流机制产生的塞音或塞擦音。发音时,声门向下压迫出肺部空气而控制气流。因此,它跟纯粹的送气喉辅音不同,内爆音像所有
- 猴面包果见本文。猴面包树属(学名:Adansonia)是锦葵目锦葵科的植物,又称猢狲木属。共包括8种:土生在非洲大陆(1种)、马达加斯加(6种)和澳洲(1种)。落叶乔木,猴面包树高达5~30米。其树枝长得像树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