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溜·阿嘎牟尼

✍ dations ◷ 2025-07-21 01:21:48 #松溜·阿嘎牟尼

松溜·阿嘎牟尼(1898年—1974年10月5日),乳名艾甩,僧名西利彭·祜巴勐,男,傣族,云南景洪人,中国云南巴利语系佛教僧人。

1898年,松溜·阿嘎牟尼出生。12岁时出家,升为“帕”(沙弥)。22岁时,升为“都”(比丘)。35岁时,因为佛学造诣较高,获西双版纳召片领刀栋梁晋升为高级僧侣“祜巴”,称“祜巴勐”,受命管理整个西双版纳的佛教寺院以及佛教活动。

1950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西双版纳。1953年,祜巴勐应邀到北京参加第一届中国佛教代表大会,在会上当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回到西双版纳后,他参加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当选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1954年,当选为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获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同年9月,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晋升其为佛教僧人的最高等级——“松溜·阿嘎牟尼”。

1955年10月15日,松溜·阿嘎牟尼作为团长,率中国佛教代表团应邀前往缅甸参加第六次佛经结集大会以及释迦牟尼涅檠2500周年庆祝活动。同时,应缅甸政府的请求,将供奉于北京广济寺的佛牙舍利迎送至缅甸仰光。1956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推行和平协商土地改革,松溜·阿嘎牟尼号召当地佛教界人士支持土地改革,稳定了当地佛教僧众和信徒的情绪。同时,他还同佛教界内部的不法分子作斗争。1957年,云南省佛教协会成立,松溜·阿嘎牟尼当选会长。1962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佛教协会成立,松溜·阿嘎牟尼又当选为会长。1961年1月,为参加缅甸国庆13周年的庆典并交换中缅边界条约的批准书,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应缅甸联邦总理吴努之邀,率由中国政府代表团及军事、文化、佛教等方面人士组成的中国友好代表团访问缅甸。其中的中国佛教代表团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喜饶嘉错、副会长松溜·阿嘎牟尼、赵朴初率领,该团除参加其他代表团共同参加的活动外,还参观了仰光瑞光大金塔、实皆县金塔、瑞枝敏和千达齿等佛塔,访问了曼德勒。

文化大革命期间,松溜·阿嘎牟尼遭到迫害。1969年2月,被造反派强制还俗,并被戴上所谓“宗教界反动头目”的政治帽子,被强行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佛教协会机关遣送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曼景法村。1974年10月5日,松溜·阿嘎牟尼圆寂,享年75岁。

1979年9月3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其平反。

相关

  • 跨学科领域科际整合(英:Interdisciplinarity),或译交叉学科、学科间研究,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学科相互合作,在同一个目标下进行的学术活动。科际整合的项目通常源于对单一学科无法、或是无意
  • 社会工程学在计算机科学,社会工程学指的是通过与他人的合法交流,来使其心理受到影响,做出某些动作或者是透露一些机密信息的方式。这通常被认为是欺诈他人以收集信息、行骗和入侵计算机系
  • 威科姆区(第二级地方行政区)(英格兰排名135)(英格兰排名108)威科姆(英语:Wycombe),英国英格兰东南部区域白金汉郡的一个非都市区(地方第二级区政府),区议会所在地位于海威科姆。 威科姆成立于1974
  • The-Dream特留斯·杨戴尔·纳什(Terius Youngdell Nash),生于1981年6月14日,知名于其艺名The-Dream,是美国的节奏布鲁斯、流行乐创作型歌手、唱片制作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罗金厄姆,由其母
  • 另类事实另类事实(英语:alternative facts)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总统顾问凯莉安·康威在2017年1月22日接受与媒体见面访问时为白宫新闻发言人辛·斯派塞对唐纳·特朗普总统就职典
  • 古尔伯加古尔伯加(卡纳达语: ಗುಲ್ಬರ್ಗ)是印度卡纳塔克邦的一个城市,位于卡纳塔克邦的东部。1347年直至1425年,古尔伯加曾经是巴曼尼素丹国的首都。查马拉贾纳加尔县|南卡纳达县
  • 自动加速现象自动加速现象(autoacceleration),又称凝胶效应,是聚合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聚合速率显著上升的一种现象。在聚合过程中,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单体逐渐转化为聚合物,此时反应体系的粘
  • 博尚-夏普惨案博尚─夏普惨案又称肯塔基悲剧,是1825年11月7日美国肯塔基州青年律师杰里波安·O·博尚谋杀新任州众议员所罗门·P·夏普的案件。博尚本是夏普的崇拜者,青年女子安娜·库克(Anna Cooke)于1820年声称死产的私生子是夏普所生,但被夏普否认。库克后来接受博尚的追求,并在同意结婚时要求他杀死夏普维护名节。两人于1824年6月成婚,不到一年半后,博尚前往法兰克福,在夏普家中将其谋杀。调查很快指向博尚,案发四天后他就在格拉斯哥的家中被捕。法庭判决被告谋杀罪名成立并处绞刑,但法官同意他的请求暂缓执行,让他为
  • 地理学第二定律沃尔多·托布勒提出的地理学第二定律(英语:Tobler's second law of geography)是指“兴趣区域(研究关注的区域)外部的现象会影响内部发生的事情”。托布勒的地理学第二定律,“兴趣区域外部的现象会影响内部发生的事情”,是对他提出的地理学第一定律的延伸。他于2004年首次发表该观点,以回应对第一定律的批评,题为《论地理学第一定律:一个答复》()。相关批评大多围绕所谓的“定律”在地理学或任何社会科学中是否有意义。在这篇文章中,托布勒提出了第二定律,同时也承认有其他学者提出了他们自己的概
  • 克里斯·马克克里斯·马克(法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