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与美国之间的关系

✍ dations ◷ 2025-07-18 09:18:42 #澳大利亚与美国之间的关系
澳大利亚-美国关系是指澳大利亚与美国的国际关系。 澳大利亚是传统“国际联盟”:英联邦成员中的大国;但自1942年以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英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逐渐下滑,澳大利亚同美国之间的关系亦不断的得到加强,双方都视对方为最为亲密的盟友之一。在两国政府方面,双方与新西兰共同签有《太平洋安全保障条约》(ANZUS),并组成“太平洋共同防卫组织”。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共同承担了在任何一方受到军事威胁以及他方攻击时,都可视为对本国的攻击。在经济层面,澳大利亚与美国签有《澳美自由贸易协定》(Australia-United States Free Trade Agreement)。澳大利亚是自二战至今唯一一个参与过美国在世界各地全部主要军事行动的美国盟友。由于两国早期都曾受到过英国的殖民统治,第一代的主要移民亦都是来自英伦地区,澳大利亚同美国拥有共同的文化、社会价值观、非常相似的政治体制、法律以及历史。澳美两国的建国亦都是自占领原住民的土地而开始,在文化和社会价值观方面澳美两国更是保持一致,两国均是西方世界中的四大移民国家之一。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引起了全球政治形势极大的变动,更加造成了经济层面的大萧条。澳大利亚自《威斯敏斯特法令》生效后成为成为一个真正具有主权的国家,亦有权利开始组建独立的外交机构。澳大利亚在1940年开始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筹建驻英高级专员公署(英语:High Commission of Australia, Londo)以外的第一个海外使领馆,即澳大利亚驻美国大使馆(英语:Embassy of Australia, Washington, D.C.),澳大利亚接下来又在纽约、洛杉矶、芝加哥、旧金山和檀香山建立了总领事馆。美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英语:Embassy of the United States, Canberra)于1943年在堪培拉正式开始挂牌,随后美国又在悉尼、墨尔本、珀斯建立了总领事馆。早于1908年,澳大利亚总理艾尔弗雷德·迪金就邀请美国的白色舰队(Great White Fleet)再其进行环球航行中访问澳大利亚。白色舰队在此期间访问了澳大利亚的两大城市墨尔本、悉尼以及西澳大利亚州州的奥尔巴尼。迪金当时是强烈支持澳大利亚海军独立的政治家之一, 白色舰队当时访澳亦造成了澳大利亚国内民众对于海军独立的热情空前高涨。白色舰队当时成为了第一支非皇家海军造访澳大利亚本土的海外海军。许多观点认为白色舰队成功的造访澳大利亚是促成澳大利亚组建皇家澳大利亚海军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就在白色舰队离开澳大利亚后不久,澳大利亚联邦组建了其第一个海军舰队,这一举动当时曾激怒了英国国防部和海军部(Admiralty)。 1942年4月18日,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约翰·柯廷给予美国远东军指挥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直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指挥澳大利亚国防军的权力,澳大利亚国防军的数量亦占据了麦克阿瑟将军当时指挥部队总人数的大多数。麦克亚瑟将军在太平洋战场的总指挥部亦位于昆州的布里斯本直到二战局势完全扭转前不久的1944年年尾。二战结束后,美军开始大量增加在太平洋东南地区的驻兵,包括日本、菲律宾等国。考虑到二战中盟军的关系得到了紧密的加强,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盟国却在同时获得了很多更加独立于英国的权力,美国抓住这一机会希望巩固其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在这一背景下,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美国在1951年签订了《太平洋安全保障条约》(ANZUS),三国亦组成了“太平洋共同防卫组织”。澳大利亚国防军此后参与了美国自二战以后全部的大型军事行动,包括韩战、越战、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但是这些军事行动都不是在启用《太平洋安全保障条约》下所进行的,澳大利亚所参与所有的军事行动亦是作为美国的一个坚强盟友在单方面所决定的前提下进行的。到目前为止,《太平洋安全保障条约》只被启用过一次,即是九一一事件美国的纽约和华盛顿特区遭到袭击后,安全保障条约自动生效,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和北约诸国在《北大西洋公约》框架下进行的军事行动保持一致的原则:“在盟友国遭受到攻击的情形之下,均视为是对本国进行的攻击”。

相关

  • 风疹风疹(英语:rubella, German measles, three-day measles),又称德国麻疹或三日麻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英语:Rubella virus)感染所造成的疾病。本病的症状轻微,半数患病者通常不会有自
  • 基因重组遗传重组(genetic recombination;亦称基因重组(genetic reshuffling))在遗传学上的重组、是指DNA片段断裂并且转移位置的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结合。
  • CONORCONOR是斯洛文尼亚对COBISS系统中个人和公司名称的规范控制,该系统启动于2003年。CONOR记录作者的个人姓名及相关变量、标签、注释等信息,这些信息在整个系统中被唯一指定。目
  • 载体蛋白载体蛋白(英语:carrier protein)简称“载体”,是参与离子、小分子或高分子跨越生物膜进行运输的一类多回旋折叠蛋白质。载体蛋白都是跨膜蛋白,它们能在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过程中
  • 爱尔里希保罗·埃尔利希(旧译欧立希,德语:Paul Ehrlich,1854年3月14日-1915年8月20日),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较为著名的研究包括血液学、免疫学与化学治疗。埃利赫预测了自体免疫的存在
  • 伊比利亚-罗曼语支伊比利亚罗曼语支(Iberian Romance languages) 是指罗曼语族中发展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语言,起源范围包括西班牙、葡萄牙、直布罗陀、安道尔和法国南部。最具代表性的伊比利亚罗曼
  • 外肛动物门外肛动物门(Ectoprocta)是动物界的一个门,其下的物种通称苔藓虫(bryozoans)。外肛动物过去常与内肛动物合称为苔藓动物门(学名:Bryozoa),目前所称的苔藓动物已专指外肛动物。目前生存
  • 埃迪卡拉动物群埃迪卡拉生物群(英语:Ediacaran biota)又称艾迪卡拉生物群,是一种神秘的管状或叶状生物,生活在前寒武纪时代(6亿3500万年前-5亿4200万年前)。它们是目前所发现最早的多细胞生物。最
  • 嵌合体嵌合体(英语:chimera、genetic chimerism、chimaera),又名奇美拉现象,是动物学的一种特殊现象,指动物的两颗受精卵融合在一起身为一个个体并成长。嵌合体的英文名称Chimera,是源自
  • 结果科学(词源为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是一种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它积累和组织并可检验有关于宇宙的解释和预测。科学强调预测结果的具体性和可证伪性,这有别于空泛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