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汐止
✍ dations ◷ 2025-04-25 04:23:49 #汐止
坐标:25°03′57″N 121°37′48″E / 25.0658015°N 121.6299733°E / 25.0658015; 121.6299733汐止区 ,是中华民国新北市的市辖区,属于台北都会区的卫星都市;1999年6月28日因人口超过十五万人,由镇改制为县辖市。2010年12月25日,因原来台北县升格为直辖市并改名为新北市,所以便由原来台北县所属的县辖市汐止市改制为新北市所属的汐止区;现今人口20万余人。汐止区位于新北市东北部,西以大坑溪、基隆河、内沟溪与台北市相邻,东则以丘陵地与台湾省基隆市相邻,介于台北市和基隆市之间。全区地形多元,仅在基隆河沿岸有狭长平原,气候常年多雨。汐止发展,始于明清时期。明朝崇祯十三年(1640年),荷兰人进兵台北,驱西班牙人而有其地。文献所记载之“峰仔峙社”,约为今日汐止基隆河南北两岸,原多为原住民所居。清乾隆初叶,有广东人从淡水港溯河,转基隆河抵达今日汐止境内,与凯达格兰平埔族垦殖,并建“峰仔峙庄”,以基隆河为主要的经济动脉。至乾隆三十年(1765年)遂发展成为“峰仔峙街”,即为现在的中正路,迄今,汐止人仍习惯以“街仔”来称呼。清咸丰十年(1860年)台湾开港后,许多外国人来台设立洋行进行贸易。淡水至大稻埕(迪化街附近)间,机动船只往来频繁;此时商人溯淡水河而上,沿河收购茶叶。
汐止及其它附近山地因自然环境适合种,因此茶山遍遍。汐止附近山区的茶农,如平溪、石碇、瑞芳等地,先将茶叶运至水返脚街上的茶馆,茶馆将茶叶精制好后,即利用基隆河运至大稻埕输出;又由于汐止位于基隆河中游,有许多支流深入附近山区,使汐止成为附近山区土产输出及杂货输入的集散地。汐止于清光绪廿年(1894年),隶属基隆厅石碇堡辖区。汐止境内昔为凯达格兰族“峰仔峙社”(Kypanas)所在地。据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记载,在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前后,汉人已在此形成街肆,延用平埔族的旧名,称为“峰仔峙庄”。汐止旧名,在清朝台湾方志上,是称为“水返脚”(《淡水厅志》、《噶玛兰厅志》...等是记为“水返脚”),或“水转脚”(《福建通志台湾府》、《噶玛兰志略》...等是称为“水转脚”),但于台湾话两者意思皆通,所以清朝时是通用或混用。而以台湾话发音来讲,理应是“水转跤”为正确字,但民间积非成是,所以后来无论官方民间,都改为通用写成“水返脚”(但仍念成“水转跤”的闽南语音tsuí-tńg-kha)。民间流传“水返脚”或“水转脚”地名源起,乃因为基隆河受海水潮汐影响,涨潮至此,故称之。然而,基隆河虽是感潮河川,海水对于基隆河的影响大约只到圆山一带,并不会真正的涨至汐止。但是河川受潮汐影响,会有水位及流速的周期性变化,若是大潮又逢河川水量大增,极易造成洪患(如温妮台风、贺伯台风)。日治时期取地名原义,被日本人雅化改为和式地名“汐止”(しおどめ;shiodome),并沿用至今。故陈培桂的《淡水厅志》载道:“水返脚,谓潮涨至此地。”水返脚位台北盆地东北隅,基隆河中游,西北方为大武仑丘陵,东南方为南港山系,四周有大尖山、姜仔寮山、五指山等。清咸丰十年(1860年)台湾开港后,许多外国人来台设立洋行进行贸易。淡水至大稻埕(今日台北市迪化街附近)间,机动船只往来频繁;此时商人溯淡水河而上,沿河收购茶叶。汐止及其它附近山地因自然环境适合种茶,因此茶山遍遍。汐止附近山区的茶农,如平溪、石碇、瑞芳等地,先将茶叶运至水返脚街上的茶馆,茶馆将茶叶精制好后,即利用基隆河运至大稻埕输出;又由于汐止位于基隆河中游,有许多支流深入附近山区,使汐止成为附近山区土产输出及杂货输入的集散地。以前基隆河水量丰沛尚未淤积,从平溪(石底)迤逦至此,由台北注入淡水河后再流入海中。因海水潮汐至水返脚而止,让此段河道行船便利成为水返脚先民及附近乡民出入的主要交通要道,民众要进出台北城买卖货物或办公洽事,都在济德宫妈祖庙的牛稠头上下渡船,也因此地是海水潮汐的界点又是基隆河水运的终点造就水返脚早期的繁荣及人文的鼎盛。日治初期,因火车的运费太贵,故商家仍利用船运。大稻埕为本岛货物之重要集散地,由中国大陆及日本输入的货物由淡水港进口,经淡水河运至大稻埕,再溯基隆河而上至水返脚。由《淡水厅志》的记载,与汐止相关的渡口共有十二个,上行可通往基隆,也可往基隆河下游到台北市,汐止也因为交通的便利繁华一时。汐止区境内多山多水,景致优美,又因为早期周围山区拥有丰富的煤矿、楠木及樟树,让先民得以利用这些天然的资源发迹,曾兴过许多大家族。而纵贯线穿过汐止区,为基隆往台北的交通要道。日治时期,此地为一宗教人文繁盛之地,深具地方特色。汐止区面积71.2873平方公里,居新北市各区之第九位。汐止位于台北盆地外缘东南隅,南边以南港山脉与平溪区、石碇区为邻:北边以五指山山脉与万里区、台北士林区、内湖区相邻;东邻台湾省基隆市七堵区、暖暖区;西南以河川与南港区为界。四面环山,且交通便利,近年已成为大台北地区热门的健行登山路线。汐止区为低纬度地区,属台湾标准时区,由以下地理疆域资料可详见汐止之经纬度位置:极东:东山里 东南角,东经121度43分。极西:八连里西北角,东经121度36分,东西共跨经度7分。极南:白云里南界角,北纬25度2分。极北:烘内里东北角,北纬25度9分,南北共跨纬度7分。汐止境内山系主要由页岩、砂岩所组成,含跨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等地层,就《台湾山岳一览表》得知,汐止境内有命名、查勘过的山至少有四十六座,其中以廿座山峰较为人们所青睐,计有:大尖山(大针山)、四分尾山、杠尾山、五指山、新山、柯子林山、金面山、烘内山、狗寮窟仑、鹄鹄仑、松柏崎山等,这些山区近年已成为大台北地区热门的健行登山路线。名胜山岳行汐止境内二百至五百米的名山非常多,各有特色,且附近交通便利,在大台北地区新郊热门的登山路线享负盛名,因此吸引不少山友、游客探寻一番。汐止区地势南北高,中央低,河岸阶地海拔平均仅9米,市内除基隆河两岸为较大之河谷平原之外,其余多为坡度百分之卅以上之山坡地。基隆河由汐止区之东蜿蜒西流,南北高山夹峙,基隆河贯穿其中。汐止区四面环山,接邻内湖、基隆七堵、南港、石碇、平溪、万里、士林等周围山区。其境内山脉皆未到达一千米,大部分山高多位于三百至六百米之间,东西走向为主;是为小型山系。西北方为五指山山脉,最高峰为五指山(车坪寮山),海拔高度为六九九米,形成玛炼溪与基隆河的分水岭。东南方为南港山脉,而南面山地属大尖山系,最高峰为姜子寮山,海拔高度为七二九米。基隆河水量丰沛,平均全年径流量为1723.8百万平方米,因此切割山脉厉害。而位于中游的汐止,亦由主干流基隆河及保长坑溪、茄苳溪、康诰坑溪、大坑溪、内沟溪、叭
相关
- 方言方言指的是一个某种语言的变体,但有时也可以指地方上使用的语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所谓的“语言”和“方言”进行定义时,无论是采用社会语言学者“相互理解性”的判别标准
- 女女女女性行为是指女性跟女性一同从事的性行为,而不论从事者的性倾向为何。一名跟同性一起从事性行为的女性若只对女性存有爱慕倾向,便可能会自认为女同性恋者;若不只对女性存有爱
- 苯乙酮苯乙酮或称乙酰苯,是分子式为C6H5COCH3的有机化合物,它可当作制造药物、树脂、调味剂和催泪瓦斯的中间体,还可以制造安眠药。 现在苯乙酮大多以异丙苯氧化制苯酚和丙酮的副产品
- III型分泌系统III型分泌系统(英语: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 缩写TTSS或T3SS)是革兰氏阴性菌的一个由多组分蛋白复合体形成的跨膜通道,它通过分泌蛋白,或把这些毒力蛋白直接注入宿主细胞中发
- 小分子RNA小分子核糖核酸(英语:microRNA,缩写为miRNA)又译微核糖核酸,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长约21到23个核苷酸的核糖核酸(RNA)分子,可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miRNA来自一些从DNA转录而来
- 旁遮普语旁遮普语(旁遮普语古木基文:ਪੰਜਾਬੀ,Shahmukhi字母(英语:Shahmukhi script):پنجابی)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旁遮普语特殊的是,第一,有声调;第二,是黏
- 地纹芋螺地纹芋螺(学名:Conus geographus 英文俗名:Geography cone),又名杀手芋螺,俗称鸡心螺,为芋螺科芋螺属的动物。分布于非洲沿岸、红海、印度、锡兰、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西沙群
- 电荷密度在电磁学里,电荷密度是一种度量,用以描述空间中连续电荷的分布状况。依据讨论电磁模型的维度而定,电荷密度可以是线电荷密度、面电荷密度或体电荷密度。假设电荷分布于一条曲线
- 腾格里信仰腾格里信仰是突厥人、蒙古人、匈人和匈奴等中亚游牧民族的传统信仰,带有萨满教、泛灵信仰、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色彩。腾格里信仰以一神论思想为主,崇拜中心神灵腾格里。后由于
- 政府间主义政府间主义(Intergovernmentalism)是一个国际法和政治学概念,指在国际组织中以政府之间的合作为主导的思想。采用政府间主义的例子有联合国,此外欧洲联盟也部分使用政府间主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