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伎

✍ dations ◷ 2025-09-02 17:18:21 #歌舞伎
歌舞伎(日语:歌舞伎/かぶき Kabuki *)是日本独有的剧场艺术,同时也是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一。它于1965年4月20日指定为日本的重要无形文化财(日语:重要無形文化財)。 而由传统风格表演的歌舞伎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杰作”, 2009年9月正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目录。日语中,歌舞伎(かぶき,Kabuki)的词源来自于“傾く(かたむく,Katamuku)”的古代读音“かぶく”(Kabuku)。 从战国时代末期到江户时代早期,这个词语在京都和江户特别流行。它指代那种服饰华丽且配有奇异装饰,同时为人处世异于常人的行为。特别是,当时将这样的人称之为“倾奇者”。以“倾奇者”们那华丽的装束和夸张的行径为基础而改编的“倾奇者舞蹈”很快就在庆长年间的京都风靡一时,并成为现在传统艺术“歌舞伎”的雏形。由于“倾奇者舞蹈”主要由女性表演,因此在当时这些舞蹈也被称之为“歌舞姬”、“歌舞妃”、“歌舞妓”等女性化的词语称呼。 而在江户时代,逐渐统一使用“歌舞妓”来称呼。 而现在所使用的“歌舞伎”一词在江户时代是从未使用过的, 现在大家普遍认为这是后来所使用的。不过即便在江户时代,“歌舞妓”也是一个俗称。 对于这种表演的正式称呼是“狂言”或“狂言芝居”。

相关

  • 詹姆斯·赫里克詹姆斯·赫里克(英语:James Bryan Herrick,1861年8月11日-1954年3月7日),美国医生和医学教授,在芝加哥行医和授课。他是镰刀型红血球疾病的发现者和最早发现心肌梗死症状的医生之一
  • 抗组织胺抗组胺药(法语:Antihistaminique,英语:Antihistamine,德语:Antihistaminikum),通常指H1-受体拮抗剂,是一种,透过对体内H1-受体(组胺受体之一种)的作用,减少组胺对这些受体产生效应,从而减
  • 马鹿洞人马鹿洞人,又称为蒙自人,是现今发现的生存年代距今最近而特征与现代人明显不同的史前人类。1979年,一名中国地理学家在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隆林洞发现了一具不完整的人骨残
  • gDNA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DNA,这一概念与染色体外DNA(如质粒)相对,常简写为gDNA。生物的基因组(由gDNA编码)是遗传的生物学信息,从生物的一代传到下一代。基因组被转录产生RNA,这
  • 生物分子复合体生物分子复合体 ,也称为大分子复合体或生物大分子复合体,是指任何一种由多于一种蛋白质、RNA、DNA、 脂质或碳水化合物分子组成的生物复合物。 这些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
  • 1062年
  • 湖北湖北省(满语:ᡥᡡᠪᡝ ᡤᠣᠯᠣ,穆麟德:hūbe golo),为清朝的内地十八省的一个省。1645年,设四川湖广总督、湖广布政使司、湖广巡抚。1653年,四川湖广总督改为湖广总督。1667年,湖广
  • 法拉第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英语:Faraday's law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是电磁学中的一条基本定律,跟变压器、电感元件及多种发电机的运作有密切关系。定律指出:此定律于1831年由
  • 英力士英力士(Ineos)是英国的一家大型化工公司。它由安宏资本(英语:Advent International)的主管吉米·拉特克利夫(英语:Jim Ratcliffe)创立于1992年,当时叫做Inspec。1995年,它以8500万英镑
  • 酿造酿酒,是指应用酒精发酵等的手段生产含有酒精饮料的过程。根据原料和加工方式的不同,酿酒使用的微生物以及酿酒的过程各异。酿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食品加工方式之一,发酵也是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