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稳态
✍ dations ◷ 2025-07-18 16:15:53 #稳态
稳态(英语:homeostatic,又称恒定状态或恒定性)是指在一定外部环境范围内,生物体或生态系统内环境有赖整体的器官的协调联系,得以维持体系内环境相对不变的状态,保持动态平衡的这种特性。器官与器官之间必须经由调整和监管机制保持平衡,才能使整个基体的正常运作。在人类,稳态包括以下的内容:温度过高时,血管扩张、流汗、食欲下降温度过低时,血管收缩、肌肉颤抖、食欲增加水的恒定由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神经系统:水分过少时,血液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下视丘的口渴中枢,产生口渴感觉和喝水行为,增加水的摄取量。内分泌系统:控制下视丘的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ADH(血管加压素),存于脑垂腺后叶,需要时才由脑垂腺后叶释放至血液中,可提高肾小管与集尿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分再吸收,减少水分排出。另外,气温过低时、喝酒时、泡汤时皆会抑制释放,增加排尿。体液为生物体内的水与溶于其中物质的合称,是生物体进行生理活动的内在环境,正常人类体液pH值为7.35~7.45,呈弱碱性。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及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占三分之二,细胞外液以血浆与组织液为主,占三分之一。人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人体可借由肺脏排出二氧化碳、血液的酸碱缓冲作用与肾脏的调节三种方式来维持体液酸碱恒定。(一)肺脏藉呼吸作用排出酸性物质二氧化碳(二)血液具有许多缓冲剂,如碳酸氢根
H
C
O
3
−
{displaystyle {HCO_{3}}^{-}}
、磷酸氢根
H
P
O
4
2
−
{displaystyle {HPO_{4}}^{2-}}
、血浆蛋白、血红素等蛋白质及氨基酸控制着血液酸碱(三)肾脏利用肾小管的管壁细胞分泌氢离子
H
+
{displaystyle H^{+}}
并再吸收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来维持血液正常的pH值受醛固酮,心房排钠钛两种激素间接调控稳态以负反馈机制运作。所谓负反馈机制,即当某一个条件增加时,身体便会作出抵抗该变化的行为。譬如:内在平衡一旦受到破坏,就会影响生物个体,从而发生衰老和病变。例如人类的体温能维持在37度左右不会往下掉、身体内血液中的葡萄糖能一直获得补充,是因为生物体为维持体内的恒定,透过改变行为或调节机制使身体达成平衡。恒定状态可能受内外因素产生变动,不同因素对生物体所产生的作用,则和接触的方式、吸取的剂量、物质种类有关。有害的毒化物质对生体之恒常状态破坏,生物体会降低效率,导致内部功能受损,增加疾病的风险,轻者经过治疗或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时候调节内部环境负反馈机制就能恢复原本的平衡。但如果超出身体的负荷和外在因素所引发的疾病或残留的毒素仍在,可能会使身体功能永久的丧失。短时间之内会出现症状,其毒性的部位大多为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之作用最先出现。例如瞬间大量喝酒,造成血液中酒精浓度急速上升,会引起呼吸困难等危险,酒精浓度更高则会休克死亡身体长时间暴露在致病源里导致有毒物质在体内积聚,器官功能性障碍及遗传、突变、癌变、畸胎等多种中毒效应,常出现在工作职业场所。
或者是长期摄取有毒物质,使用一段时间后,引起急性中毒之症状,例如多氯联苯的米糠油中毒事件。。最著名的例子是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在1986年发生爆炸事件,虽然没有爆炸破坏的程度,但只要有辐射外泄事故,周遭的城市、住家都会受到严重的辐射污染,只能等它自然衰变。
健康影响:黑海居民罹患的癌症型态以甲状腺癌和血癌最为普遍,而这两种癌症主要病因也与核能辐射线有密切关系。内稳态是生物学的一个定义。表示生物维持自身内部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稳态是生物学的一个定义,属于稳态的一种。表示生物通过神经-体液-免疫系统协同工作而维持的一种自身内部相对(动态)稳定的状态。内稳态主要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调节来维持。
相关
- 黑猩猩黑猩猩(学名:Pan troglodytes)是黑猩猩属下的两个物种之一,另一种是倭黑猩猩(Bonobo (Pan paniscus))。根据黑猩猩基因组计划的研究结果,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与人类具有较高的基因相似
- 螯合物螯合物(英语:Chelation)是配合物的一种,在螯合物的结构中,一定有一个或多个多齿配体提供多对电子与中心体形成配位键。“螯”指螃蟹的大钳,此名称比喻多齿配体像螃蟹一样用两只大
- 磺胺甲氧甲嘧啶磺胺甲氧甲嘧啶是一种长效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metomidine”。该药物可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等病症。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尚不明确。该药物依化学本质可
- 酮康唑酮康唑(英语:Ketoconazole)又称里素劳、康特、酶康灵、尼唑拉、酮基咪唑等,化学名称为1-乙酰基-4-〔4-〔2-(2,4-二氯苯基)-2(1H-咪唑-1-甲基)-1,3-二氧戊环-4-甲氧基〕苯基〕-哌嗪,CAS
- 尼采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语: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ˈniːtʃə/; 德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
- 普鲁士蓝普鲁士蓝(英语:Prussian blue;德语:Preußisch Blau 或 Berliner Blau;化学名称:亚铁氰化铁;分子式:Fe7(CN)18⋅14H2O,或书写成Fe43 · xH2O简称:PB)是一种深蓝色的颜料,在画图和青花瓷
- 张仲景张仲景(150年-219年),名机(《历代神仙通鉴》作玑),字仲景,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和镇平县一带)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据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所写的自序,东汉末年动乱频繁,疫病
- 黏着语黏着语(英语:Agglutinative language),为综合语(synthetic language)的一种,具有词形变化的一种语言类型。黏着语透过在名词、动词等词根粘加上不同的词尾来表达语法功能。黏着语与
- 理论理论(英语:Theory),又称学说或学说理论,指人类对自然、社会现象,按照已有的实证知识、经验、事实、法则、认知以及经过验证的假说,经由一般化与演绎推理等等的方法,进行合乎逻辑的推
- 托马斯试验Thomas试验(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指的是一项体格检查试验,是以一个英国骨外科医生Hugh Owen Thomas(英语:Hugh Owen Thomas)(1834-1891)的名字来命名的,用来排除髋关节屈曲挛缩(英语: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