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冕洞
✍ dations ◷ 2025-02-23 17:01:52 #冕洞
冕洞是太阳的日冕中因为能量和气体比平均密度低,而使温度较低所形成的黑暗区域。冕洞是太阳日冕中的一部分,并且由于日冕的不均匀而不断的变化和重塑。太阳包含的磁场拱弧会远离因为能量和气体稀薄的日冕区域,当它不再落回时就会出现冕洞。因此,太阳粒子从该地区以较高的速度逃逸,而创造出气体和能量密度较低的低温区域。在1960年代,雪梨的在1960年代,雪梨的克里斯卡罗斯电波望远镜(Chris Cross radio telescope)(英语:Mills Cross Telescope)拍摄了太阳的X射线影像,但不清楚这是什么。拍摄了太阳的X射线影像,但不清楚这是什么。一些研究指出冕洞最早是在1970年代初期发现的,这指的是飞行在地球大气层之上的天空实验室使用X射线望远镜揭露日冕结构时的发现。冕洞的大小和数量与太阳周期相对应。当太阳周期趋向极大值时,冕洞会越来越接近太阳的两极。在太阳极大值时,冕洞的数量减少,直到太阳的磁场反转。之后,新的冕洞出现在新的集点附近。然后冕洞的大小和数量都会增加,而当太阳趋向极小时,冕洞会拉开到离两极较远的地区 。太阳的南极和北极上有永久性的冕洞。冕洞通常以太阳风平均速度的两倍速度释放带电粒子。据悉,逃逸的太阳风沿着穿过冕洞的开放磁力线传播。由于冕洞是太阳日冕中密度和温度比大多数日冕要低得多的区域,因此这些区域非常稀薄。这种稀薄导致色球中的粒子更容易穿透,而成为太阳风。在太阳极小期,冕洞是太空天气扰动的主要来源。通常情况下,来自冕洞的地磁(和质子)风暴是逐渐开始(会超过好几小时),不会像日冕物质抛射引起的风暴那么严重,而且是突然的发作。由于冕洞会持续好几个月,因此通常可以比日冕物质抛射提早许多预测到这种类型的扰动。太阳活动 · 太阳天文学 · 太阳发电机 · 太阳望远镜 · 日食 · 太阳光 · 太阳辐射 · 太阳能 · 太阳物理学 · 太阳日 · 太阳系 · 太阳常数 · 太阳中微子问题 · 中微子振荡 · 蒙德极小期 · 太阳星云 · 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 日震学 · 标准太阳模型
相关
- 血红蛋白尿血红素尿症(Hemoglobinuria)是在尿液中发现血红蛋白(血红素)浓度过高的疾病。此疾病多半和溶血性贫血(英语:hemolytic anemia)有关,是原发性的血管内溶血,破坏红血球,因此血红素释放到
- 采法特采法特 (希伯来语: צְפַת;阿拉伯语: صفد)是以色列北部城市。根据以色列中央统计局资料,2003年末该市人口为26,600人。采法特和耶路撒冷、提比里亚和希布伦一起被列为犹
- 鲨烯鲨烯(Squalene),又称角鲨烯,是一种开链三萜类化合物。因最初从鲨鱼肝油中提取得到,故得名鲨烯。随后发现鲨鱼卵油及其他鱼中也含有它,现在发现它的分布比预想的要广泛许多,真菌及人
- 原br /生br /代盆地群代是指月球地质时代中前酒神代的九个非正式的时代区分。创建一个盆地群代分类的原因是为了要将30个前酒神代因陨石碰撞而形成的盆地分成9个相对的时代类群。每个类群
- 蜥结龙蜥结龙属(属名:Sauropelta,意为“蜥蜴的甲盾”)又名楯甲龙、蜥肋螈,是结节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早白垩纪的北美洲。目前已有一个已命名种,爱氏蜥结龙(S. edwardsorum),但可能有其他种
- 巴登大公国巴登大公国(德语:Großherzogtum Baden)是德国西南部莱茵河东岸曾经存在的一个大公国,国祚由1806年至1918年。巴登地区原为士瓦本地区的一部分,于12世纪开始以巴登藩侯国的名称出
- 电子云电子云是物理学中原子结构-电子云模型所衍生的一个概念,意在以几率描述电子的方位,而非像先前的轨道模型来描述电子运动的轨迹。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其运动
- 约翰·查尔斯·菲尔兹约翰·查尔斯·菲尔兹(英语:John Charles Fields,1863年5月14日-1932年8月9日),加拿大数学家。他设立了菲尔兹奖,颁给成就杰出的数学家。菲尔兹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哈密顿市一皮革店
- 黄花夹竹桃属黄花夹竹桃属(学名:Thevetia)是夹竹桃科下的一个属,为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该属共有15种,分布于热带美洲和热带亚洲。
- 知识论知识论是探讨知识的本质、起源和范围的一个哲学分支。目前知识论和认识论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它们是同一个概念,而也有人认为它们其实是存在一些密切联系的两个不同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