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璟昕

✍ dations ◷ 2025-05-19 17:46:38 #1994年出生,在世人物,何姓,清远人,北方工业大学校友,泉州师范学院校友,中国吉他手,21世纪吉他手,女性吉他手,中国音乐制作人,编曲家,中国女歌手,广东歌手

何璟昕(英文名:Ayen Ho,1994年3月6日-),女,广东清远人,中国大陆地区歌手、唱作人。从小学习钢琴,初中自学吉他,高二时抱着吉他开始创作,大二开始写粤语歌曲,大学期间自学编曲、录音、混音、尤克里里等,2016年大学毕业时作全国16城巡演,并出了第一张国语原创专辑《向光性》。在24岁时,何璟昕开始学习大提琴。除了自己创作歌曲作品外,何璟昕还整理发表他人创作的歌曲的吉他谱。

何璟昕1994年出生于广东省清远市。

2004年,何璟昕移居到广东省惠州市,在惠阳高级中学就读初中。期间,她曾以“遥音”为笔名在媒体发表文章。16岁时,她开始自学吉他。2011年,发布第一首歌曲《向光性》。

2012年9月,何璟昕入学位于北京的北方工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2013年,何璟昕在什刹海做驻唱歌手。同年10月,获得北方工业大学“原创歌曲大赛”第二名。

2014年10月,何璟昕凭原创歌曲《向光性》登上“中国好歌曲校园行”舞台并进入哈尔滨赛区10强;签约尤克里里品牌代言人。2014年-2015年间在北京、上海、深圳完成22场大大小小的演出。

2016年大学毕业,同年创办音乐教室,并创立原创吉他品牌Dona。9月3日,参加“2016如她Female民谣全国巡演”北京站演出。10月,出版个人首张原创专辑《向光性》,11月-12月完成首次全国16城巡演。入围豆瓣音乐阿比鹿音乐奖民谣类音乐人,原创作品《如果今天天气正好》入围民谣单曲奖。原创粤语《木棉》获奖百度T榜。

2017年初,何璟昕为雪佛兰创酷汽车创作推广歌曲;5月4日,参加由网易云音乐打造的音乐人弹唱会。之后,她还出演太平洋保险广告。

2018年9月,何璟昕入学福建省厦门市泉州师范学院攻读作曲专业硕士。10月,在上海乐器展参与演出。

2019年,推出个人第二张原创专辑也是首张粤语专辑《如果今日》。2020年,她与同学创作抗击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歌曲《你的模样》,并参与演唱。

未收录在其专辑里的单曲

相关

  • 欧几里得欧几里得(希腊语:Ευκλειδης,前325年-前265年),有时被称为亚历山大里亚的欧几里得,以便区别于墨伽拉的欧几里得,希腊化时代的数学家,被称为“几何学之父”。他活跃于托勒密一
  • 诺贝尔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语:Nobelpriset i fysiologi eller medicin),通常合称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用于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
  • 两亲分子两亲分子(英语:amphiphile)是一个描述一类同时具有亲水性以及亲脂性这两种性质的化合物的术语。这类物质被称为是“两亲性”的。这成为了众多化学与生物化学研究领域的理论基石
  • 云实云实(学名:Biancaea decapetala)为豆科云实属的植物,是一种密生且枝干带有直钩状或倒钩状刺的灌木。豆荚状果实及树皮富含鞣质、苦涩茎干及根部可做药用,属药用植物。落叶灌木,高2
  • 建邺区坐标:32°00′22.3″N 118°43′53.5″E / 32.006194°N 118.731528°E / 32.006194; 118.731528建邺区是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建邺区是南京的主城区,东、南紧
  • 黑山广播电视台黑山广播电视台(黑山语:Radio i Televizija Crne Gore / RTCG)是黑山的国家广播电视台,总部位于波德戈里察。黑山广播电视台同时提供广播和电视服务。2006年,黑山广播电视台加入
  • span style=color:#FFD700;军事冲突/span战争是动物界普遍的行为,在人类社会,战争则与政治紧密关联,是多个组织和组织之间的有组织性的武装冲突。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以武力为手段,目的是迫使一方服从
  • 卡默斯卡默斯(英语:Camas),是华盛顿州克拉克县的一个城市。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市拥有人口19,355人。卡默斯于1908年6月18日建立行政单位,以一种当地叫做“卡默斯百合(英语:Camassia
  • 胡吉峰坐标:46°34′22″N 8°08′48.5″E / 46.57278°N 8.146806°E / 46.57278; 8.146806胡吉峰(Hugihorn),是瑞士的山峰,位于该国南部,由伯恩州负责管辖,属于伯尔尼兹阿尔卑斯山脉的
  • 芬兰文学芬兰文学指的是在芬兰创作的文学。在欧洲中世纪早期,最早记录芬兰语支一种语言的文字记录是在大诺夫哥罗德发现的源于十三世纪早期的桦树树皮信件第292号(英语:Birch bark le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