逊清皇室流亡小朝廷

✍ dations ◷ 2025-02-23 20:56:28 #逊清皇室流亡小朝廷
逊清皇室流亡小朝廷,是指1924年11月5日清逊帝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为时12年的逊清皇室小朝廷统治遂告终结,溥仪在大清皇帝尊号被正式废除后,依旧被部分满清遗老旧臣尊为皇帝,在北平、天津等地流亡蛰居期间,在北平什刹海、天津静园等居住地内依然继续维持着的一个清王朝残留下来的微型朝廷。1924年11月5日溥仪被冯玉祥派兵逐出紫禁城之后,携带前清遗老遗少逃往天津日租界,初住张园,后迁居静园,并在静园复号还宫,再图复辟。1931年溥仪秘密离津,溥仪小朝廷又被满洲国取代。1925年2月23日溥仪被逐出紫禁城后,溥仪认定那是农历“龙抬头”的一天,带着皇后、淑妃、兄弟姐妹等来到天津日租界,初居张园(今鞍山道59号)。1926年溥仪先后召见康有为、庄士敦、柯劭忞以及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谋划“复号还宫”,再图复辟。1929年7月9日溥仪携皇后婉容、淑妃文绣以及旧臣遗老迁到同街的干园居住(今鞍山道70号),并将“干园”改为“静园”,是取“静以养吾浩然之气”之意,实际上是静观其变,静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1931年10月22日溥仪在与文绣离婚的调解协议书上签字,并发出“谕旨”,撤销文绣的原封位号,贬为“庶人”。1931年11月2日溥仪接见郑孝胥、郑垂、夏瑞符、商衍瀛、何海生、吉田通译官 、土肥原贤二。溥仪与土肥原贤二密谈,决定出关,同时拒绝了蒋介石以恢复《清室优待条件》为前提的挽留。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在日本关东军的策划和利诱下,于11月10日晚,隐藏在汽车后备箱中,秘密离开静园,逃离天津,潜往中国东北。1932年3月1日,在日本关东军的策划下,“满洲国”宣告成立,溥仪出任满洲国“执政”,年号“大同”。1934年3月1日“满洲国”改称“满洲帝国”,“执政”改称“皇帝”,改元“康德”。中华民国军政府(1911年-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913年)中华民国华北临时政府(1937年-1940年)中华民国维新政府(1938年-1940年)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5年?-1937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1935年-1936年)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1933年-1934年)

相关

  • 哥伦比亚大陆哥伦比亚大陆(Columbia supercontinent,或称为Nuna、Hudsonland)是地球历史上最古老的几个超大陆。2002年由约翰·罗杰斯和Santosh Madhava Warrier 提出。一般认为哥伦比亚大
  • 歌唱歌唱,或唱歌,是指人类透过发声器官产生音乐的过程。进行歌唱的人、或是以歌唱为职业的人称为歌手。歌唱可以作为在正式场合的一种表演艺术、可以是有宗教、教育、营利等目的、
  • 异丙安替比林异丙安替比林(英语:Propyphenazone)是一种安替比林的衍生物,具有类似的止痛药和退烧药(英语:antipyretic)作用。
  • 支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六十五个(四划的则为第五个)。在中文中,支部归于四划部首。支部通常是从左、右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
  • 梅第奇家族美第奇家族(意大利语:Medici,/ˈmɛdᵻtʃi/ MED-i-chee;意大利语发音:),或译为麦地奇家族、梅迪奇家族、梅迪契家族、梅第奇家族,是佛罗伦萨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在欧洲拥有强大势力
  • 柴可夫斯基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语: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其作品有民族乐派特征,但仍以浪漫风格为基准。其风
  • 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500年)是属太昊与少昊集团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分布以泰山地区为中心的山东中、南部以及江苏北部地区,晚期遗址的分布更广,东起黄海之滨,西到河南
  • 恙螨目见内文恙螨目(Trombidiformes),亦作绒螨目,是一个数量庞大而且分散的一个目,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螨形总目之下,其幼虫英文称为chigger。根据2004年时的分类,本目包括有125个科,超过2.
  • Nasub2/subPtClsub6/sub氯铂酸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2。氯铂酸钠可由氯铂酸和氯化钠按化学计量比反应得到:氯铂酸钠是可溶于水的橙黄色固体。六水合物在110 °C失去结晶水,生成无水物。PtF4 
  • abbr class=abbr title=R24/25: 触摸或吞食有毒R24/25/abbr警示性质标准词(英语:Risk Phrases,简写:R-phrases)是于《欧联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III: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特殊风险性质》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