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协和医学院

✍ dations ◷ 2025-08-13 03:16:59 #中国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英语: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缩写为PUMC)位于中国北京,1917年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捐资,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为蓝本建立,是中国第一所开设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院。1985年后,一度改名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目前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结合,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接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双重领导。北京协和医学院与北京清华大学合作办学,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清华进行医学预科阶段的学习,可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名称。2017年,中国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协和在基础医学得到A+,临床医学得到A。1906年,英国伦敦会与英美其他五个教会合作开办了协和医学堂,为协和医学院的前身。英文名为Union,即联合之意,被雅致地译成中文,称作协和。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收购协和医学堂。1916年,负责设计协和建筑的柯立芝来华考察豫王府,决定设计建造一座中西合璧的有着宫殿式外观的校园和医院群建筑。1917年9月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帮助建立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办医预科,附属医院为北京协和医院,首任校长为Franklin C.McLean。1919年10月开办医学本科,学制为八年制。1920年开办护士学校,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沃安娜(Anna D.Wolf)担任护校校长。1928年6月,国民教育部规定高等院校校长必须是中国人,学校董事会必须华人董事为多数。1929年4月,美国董事辞呈,董事会该选,胡适、张伯苓、伍朝枢、施肇基、周诒春、翁文灏、刘瑞恒等组成北京协和医院新一届董事,刘瑞恒出任第一任中国籍协和医学院院长。同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被国民政府教育部改名为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1942年1月,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学校停办。1947年10月学校第一次复校。1949年9月复称北京协和医学院。1953年学校停止招生。1951年改名中国协和医学院。1957年并入中国医学科学院。1959年在原协和医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8年制的中国医科大学。197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停办。1979年8月复校,校名改为“中国首都医科大学”。1985年改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两部领导签署了清华大学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紧密合作,共建“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协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进入“211”和“985”工程建设项目。此协议在2007年5月的新协议诞生后终止。“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名称从未正式注册和使用过。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官方网站以及清华大学的官方网站上均无此称谓。2006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签署的《清华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关于落实两部协议的实施意见》,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英文名称为“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Tsinghua University”,接受教育部、卫生部双重领导,原有隶属领导关系、资产关系和经费管理体制不变,仍为独立法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由清华大学纳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及其他相关计划之中。此协议在2007年5月的新协议诞生后终止。2007年5月,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共建协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清华大学关于落实两部协议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的通知》以及《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鉴于与清华大学紧密合作办学的需要,同时使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名称。更名后仍为独立法人单位,原隶属关系、人员编制、资产关系和经费管理体制保持不变。2016年6月,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曹雪涛院士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校长万立骏院士在合肥中国科大签署《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生物医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计划(Ph.D. Program)合作协议》,探索生命医学交叉人才培养的新模式。2018年,北京协和医学院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开始招生。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拟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三所大学的本科生中进行招生,招生对象为:在非医学部/院/系学习、有志于医学、已完成本科三年学习的学生。学生经考试录取后,在本科第四年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始医学专业的学习,医学专业学程共5年。。目前,北京协和医学院和清华大学联合培养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清华大学进行医学预科阶段的学习,前2.5年在清华大学生物系学习,后5.5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教育部卫生部认可的具有授予临床医学博士的高等院校(学校代码:10023),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拥有清华大学(学校代码:10003),北京协和医学院双重学籍,其学位证书盖“北京协和医学院”公章,毕业证书加盖“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两个公章。从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招收的所有专业的研究生拥有北京协和医学院学籍以及清华大学学籍,其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盖“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公章。。北京协和医学院自行招生的护理本科专业,只有北京协和医学院学籍,其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盖“北京协和医学院”。前2.5年(5个学期)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习的基础课程,内容包括生物、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体育及人文学科。其中以生物学课程为主,内容包括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学及生态学等。之后的1.5年转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所学习基础医学内容,其中包括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医学生物化学等。剩下的4年学习临床医学,在校本部临床医学院进行,其中包括学习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课程及临床见习。北京协和医学院同时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医科院与协和医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医科院为协和医学院提供雄厚的师资和技术力量,协和医学院为医科院培养高层次的人才,相互依托,优势互补,教研相长。院校设有18个研究所(以及2个分所)、5所分院、7所临床医院(含与北京市共建的天坛医院)、5所学院。2012年1月5日,院校召开京津地区全体干部大会,宣布了卫生部党组关于院校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曹雪涛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曾益新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北京协和医学院与清华大学部分专业合作办学,两校及其院系互不隶属。2001年创立的清华大学医学院,于2009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八年制的“医学药学实验班”学生,2013年改为招收“医学实验班”,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新一代医师科学家,而北京协和医学院主要培养优秀的临床医生,两者是不同的两个实体。简而言之,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八年制)的预科阶段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成者将同时获得清华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文凭。 北京协和医学院以独立代码招收护理学专业的学生。1989年,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创建,培养公共卫生应用性、管理型人才。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的前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建于1920年,是中国最早开设护理本科教育的学校。1952年停办,1985年成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系,1996年成为护理学院。目前每年招收本科生120人(含助产方向和老年方向),三年制硕士研究生10~15名,三年制博士研究生1~2名,五年制直博生1~2名。1978年成立。参见: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

  • 致死量致死量(英语:lethal dose、简写为 LD)是指特定物质或是辐射可造成死亡的量。对于不同的动物,或是其他条件差异(如年龄、健康状态等)而言,同一物质所能致死的量并不一定。这些数值多
  • 酿造酒酿造酒(英语:Fermented Alcoholic Beverage),只利用酒精发酵过程酿造而成的酒精饮料。这种酒精浓度通常低于20%,低于蒸馏酒。常见的酿造酒有啤酒及葡萄酒。酿造酒是一种酒精饮料,
  • 舒红兵舒红兵(1967年1月-),重庆人,中国细胞生物学家、免疫学家,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副校长。1967年生于重庆荣昌。198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学系,1990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姐夫姻亲指基于婚姻关系而生之亲属型态,一方配偶与他方配偶之亲属间,因双方缔结婚姻后,成为相互具法律上亲属关系的情况。《中华民国民法》第969条规定,包括配偶的血亲、血亲的配偶
  • 热固性塑料热固性聚合物(英语:Thermosetting polymer,又称为热固性塑料)指具有加热后固化并且不可溶解,不融化特性的塑料,例如环氧树脂。这种塑料只可以成型一次。脲甲醛(Urea-formaldehyde)
  • 补体膜攻击复合物膜攻击复合物(MAC),是一种通常生成于致病细菌表面的结构。人体补体系统的替代补体途径、经典补体途径、凝集素途径均可产生这种复合物。该复合物是免疫系统的效应蛋白之一,它可
  • 遗忘遗忘是记忆中的一个特殊功能。人类的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非常多。而遗忘使得人只保留重要的、相关的信息,减轻大脑空间压力,有积极意义。一个事件会否被遗忘,跟与其联系之事件
  • 1142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时母时母(天城体:काली,kālī,音译为迦梨或迦利,字面意思是“黑色的”)为印度教的一个重要女神。传统上她被认为是湿婆之妻雪山神女的化身之一,为威力强大的降魔相。时母一词也可解
  • 左拉传《左拉传》是一部1937年的美国传记片,讲述法国作家埃米尔·左拉的一生。它描绘了左拉与著名画家保罗·塞尚的友谊、他通过大量写作获得成功的经历,重点描绘了他参在德雷福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