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膜攻击复合物

✍ dations ◷ 2025-08-10 16:12:00 #补体膜攻击复合物
膜攻击复合物(MAC),是一种通常生成于致病细菌表面的结构。人体补体系统的替代补体途径、经典补体途径、凝集素途径均可产生这种复合物。该复合物是免疫系统的效应蛋白之一,它可以在靶细胞的细胞膜上形成能破坏后者双层磷脂质的穿膜通路,从而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有多种蛋白质参与膜攻击复合物的组装。具有高活性的C5b会与C6连接形成C5b-6复合体,随后,C5b还会与C7连接形成C5b-6-7复合体。C5b-6-7复合物又会与由α、β、γ三条炼构成的C8结合,形成C5b-6-7-8配合体。后者又会与C9结合,并作为C9聚合的催化剂。具有活性的膜攻击复合物的亚基组成为C5b-C6-C7-C8-C9{n}。膜攻击复合物由四种补体蛋白(C5b、C6、C7和C8)组成,在黏附上细胞膜时,它会同时和许多的C9结合,并与后者一起黏附到靶细胞的细胞膜上,并在其上生成一个环。C6-C9蛋白都含有相同的膜攻击复合物/穿孔素超家族结构域(英语:MACPF)(Membrane Attack Complex/Perforin superfamily,MACPF结构域)。这一结构域与革兰氏阳性菌分泌的胆固醇依赖性(英语:Cholesterol-dependent cytolysin)溶细胞素(Cholesterol-dependent Cytolysin,CDC)具有同源性。上述由C9生成的环可以认为是膜上的一个可以允许分子自由出入的孔洞。如果有足够多的这种孔洞生成的话,那么靶细胞就难以再存活。膜攻击复合物形成的第一步是C5转化酶(英语:C5 convertase)将补体成分5(英语:Complement component 5)(C5)裂解为C5a和C5b的过程。随后,另一种补体蛋白补体成分6(英语:Complement component 6)会与C5b结合,形成C5b-C6复合体。后者随后又会与补体成分7(英语:Complement component 7)(C7)绑定。上述过程可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并让C7暴露出一个疏水的位点从而使其可以与靶细胞的磷脂双分子层结合。C8和补体成分9也会在与膜攻击复合物连接时暴露出能够插入靶细胞脂双层的疏水位点。其中,C8是由C8-β和C8α-γ两种蛋白质构成的。C8α-γ上的疏水区域使得它可以插入脂双层中,另外,它还起到诱导10-16个C9分子聚合参与生成膜攻击复合物的作用。膜攻击复合物形成的孔洞有使其与脂双层结合的疏水性外层和一个能允许水通过的亲水性内层。CD59存在于人体细胞中,对该复合物有抑制作用,使得人类细胞不会受到膜攻击复合物的攻击。其中有一种罕见疾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英语:paroxysmal nocturnal haemoglobinuria),红血球因为缺乏CD59,因而会遭到膜攻击复合物的攻击而裂解。

相关

  • 尸体现象尸体现象(postmortem phenomena)在法医学上是指人死亡后尸体的各器官、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停止并受到内外环境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的一系列特殊变化。按照死后的时间,可以把
  • 突变原突变原(英语:Mutagen,又译致变原、致突变原、致突变剂或诱变剂等)是指一些能使生物体内的遗传讯息(通常是脱氧核糖核酸)发生变化的物理或化学因子。生物若处于这些因子的作用下,发
  • 量词/分类词量词(英语:measure word),学术名称分类词(classifier),是一种存在于某些语言中的词语或语素,用来区分由可数名词指代的不同事物。在存在分类词的语言中,分类词常常用于名词被计数或者
  • 方斯华·贾克柏弗朗索瓦·雅各布(法语:François Jacob,1920年6月17日-2013年4月19日)是一位犹太裔法国生物学家,他与雅克·莫诺发现了酶在原核生物转录作用调控中的角色,也就是后来所知的乳糖操
  • UTC-10UTC−10:00比协调世界时慢10小时,使用此时区的区域如下:
  • 塔特姆爱德华·劳里·塔特姆(Edward Lawrie Tatum,1909年12月14日-1975年11月5日),美国遗传学家。他与乔治·韦尔斯·比德尔发现基因受到特定化学过程的调控而获得195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
  • T·S·艾略特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OM(Thomas Stearns Eliot,1888年9月26日-1965年1月4日),美国英国诗人、评论家、剧作家,其作品对二十世纪乃至今日的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1948年,60岁的
  • 裂殖生殖无性生殖是指生物体不以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方式,也就是不经由减数分裂来产生配子,直接由母体细胞分裂后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主要分为孢子繁殖(英语:Sporogenesis)、分裂生殖
  • 恩格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德语:Friedrich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国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创立马
  • 邵友濂邵友濂(1840年-1901年),原名维埏,字筱春(一作小村),浙江余姚人,为清朝的政治家与外交家,曾任台湾巡抚。父邵灿,兄邵曰濂,太常寺卿,与李鸿章为亲家,有孙邵洵美,著名作家、诗人。邵友濂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