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母

✍ dations ◷ 2025-09-02 22:02:33 #时母
时母(天城体:काली,kālī,音译为迦梨或迦利,字面意思是“黑色的”)为印度教的一个重要女神。传统上她被认为是湿婆之妻雪山神女的化身之一,为威力强大的降魔相。时母一词也可解释为时间,故中文翻译为时母。在后期的信仰体系中,时母被认为与时间和变化有关,象征着强大和新生。时母的造型通常为有四只手臂的凶恶女性,全身黑色,身穿兽皮(上身往往赤裸),舌头则伸出口外。她的脖子上挂着一串人头,腰间又系着一圈人手。四只手中有的持武器,有的提着被砍下的头颅。时母的脚下常常踩着她的丈夫湿婆。在梵文中,迦利(kālī)的阳性形态为卡拉,意思为黑色,也有时间的意思。时母是古婆罗门教体系中的神祇,起初就是面露凶恶相的女神。现代印度教对她的崇拜在许多方面与早期的婆罗门教相冲突,如要求鲜血祭祀,甚至要求人祭,猎首祭祀。时母是上古婆罗门教中早就存在的女神,面露凶恶吐出舌头。有一说时母的原形可能来自于梨俱吠陀中的死亡女神尼利提(Nirṛti),尼利提也是全身黑色,并且相貌凶恶。但尼利提并不需要鲜血祭祀,而且也不具有时母作为降魔武士的功能。吠陀本集中没有出现过时母的名字。《秃顶奥义书(英语:Mundaka Upanishad)》提到了时母这个单词,说它是火神阿耆尼的7种火舌之一,但没有证据表明这里的时母一词和后来被人格化的时母有关。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提到时母的地方寥寥无几,而且没有什么系统的说明。最主要的一段出现于《夜袭篇》,在马嘶和成铠杀光了般度族的残军时,一位“黑色的女神”在旁边显现,似乎是在帮助他们。这里对“黑色女神”的描述,如“血红的嘴巴”、“血红的眼睛”与时母相似。。有少数学者认为,时母的形象在往世书时代才真正定型,《摩根德耶往世书》被认为是最早的描述了时母女神的文献。该往世书中关于时母的部分即著名的大战罗乞多毗阇(英语:Raktavija)的故事。研究印度宗教的专家戴维·金斯利认为,在时母首次出现于摩根德耶往世书之前,可能已有一些非雅利安的小部落在崇拜摩诃婆罗多中提到的“黑色女神”。无论如何,摩根德耶往世书已经开始试图把时母和其他一些女神(尤其是旃蒙陀)混同起来。关于时母的神话,主要就是她与阿修罗罗乞多毗阇(血种)作战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出现于摩根德耶往世书。阿修罗诸魔大举进攻天界,由于他们的首领得到了梵天的祝福,众天神根本无法抵挡。天神们只好去恳求大神湿婆的帮助。湿婆此时正在修行,众神不敢打扰他,幸而他的妻子雪山神女伸出了援手,她派出自己的化身难近母和旃蒙陀(时母)去与阿修罗作战。两女神轻易地打败了许多阿修罗,但罗乞多毗阇却很难对付。这个怪物每滴一滴血在地上,就会产生出一千个和他一样厉害的化身,后患无穷。难近母用弓箭把罗乞多毗阇射得遍体鳞伤,但却只是恶化了形势,因为从他伤口滴出的血产生出了无数的新恶魔。难近母于是向时母求援,后者张开大口把罗乞多毗阇整个吞了下去,并把他的血液一滴不剩地喝掉。时母消灭了这只恶魔后由于高兴而跳起舞来,双脚大力践踏土地,令三界众生的生活都受到影响。湿婆为减轻众生的痛苦,就躺在时母的脚下任其践踏。这就是时母总是被塑造成脚踩湿婆的原因。对时母的崇拜在性力派中占有重要地位。性力派是受到上古希腊的地母神信仰影响的一个印度教强大派别,认为女神的性力为宇宙的本源。总括来说性力派实际上贬低了男神的作用,而强调他们配偶的功能。如时母即被认为代表湿婆的性力。现在最盛行时母崇拜的地区是印度东北部和孟加拉。在印度教的主要节日排灯节来临时,大部分地区的人纪念女神吉祥天女,而孟加拉和阿萨姆邦的居民则纪念时母。经常有人把时母与17至19世纪印度恶名昭著的盗匪集团萨吉联系起来。实际上时母的崇拜者中只有极小的一部分参与了盗匪活动,而盗匪也并非全是时母崇拜者。这种误解可能是源于献给时母的血腥祭祀与盗匪杀人越货行为的联想。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性力派信徒仍然有以人或人头为祭品献给提毗女神(时母与雪山神女等女神的本尊)的现象。这种行为在英国殖民当局全力禁止下才逐渐消失。2016年,来自印度中央邦TRS学院的19岁女大学生Aarti Dubey梦见被时母割下舌头,并要求实现愿望。隔天来到神殿后将自己的舌头拔下,昏迷了5小时。

相关

  •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e)是玻色子原子在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所呈现出的一种气态的、超流性的物质状态(物态)。1995年,麻省理工学院的沃夫冈·凯特利与科罗
  • 乔治·阿玛尼乔治·阿玛尼(意大利语:Giorgio Armani,1934年7月11日-),是一位意大利时装设计师,出生于意大利皮亚琴察,学习过医药及摄影,曾在切瑞蒂任男装设计师,1975年创立乔治·阿玛尼公司。曾获
  • 洒尔佛散洒尔佛散(德语:Salvarsan),也称作砷凡纳明或胂凡纳明(英语:Arsphenamine)或606,是第一种有效治疗梅毒的有机砷化合物,又用于治疗昏睡病,还是第一种现代化疗药物,1910年代初投入应用。19
  • 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是一座位于中国上海市的大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近10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4万件,尤以青铜器、陶器、瓷器、书法与绘画为特色。上海博物馆1950年筹建。1952年1
  •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海因里希·赫兹(德语:Heinrich Hertz,1857年2月22日-1894年1月1日),德国物理学家,于1887年首先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于1888年发表了论文。他对电磁学有很大的贡献,故频率的国
  • 进香进香,原指善男信女到名山寺庙进行朝拜的活动,在中国民间信仰则亦指庙宇间的交流活动,信徒迎请神明前往外地庙宇拜会、联谊,借此巩固双方情谊。当队伍经过其他友好庙宇时,神明主轿
  • 台北臺北(俗字写作台北;台湾话: Tâi-pak)是位于台湾北部的都市,词义为“台湾之北”;原本做为地理名词用来泛指北台湾,19世纪末台北建城后,渐用于专指以此城池为中心发展的都市。“台北
  • 阿克塞尔·斯普林格集团阿克塞尔·斯普林格集团为欧洲最大的数位出版公司之一,拥有众多新闻媒体品牌,如图片报、世界报、Fakt(英语:Fakt)等,雇员超过1.5万人。于2015年财政年度,营收达33亿欧元,税前利润为5
  • 鲁道夫·朱利安尼鲁道夫·威廉·路易斯·“鲁迪”·朱利安尼,KBE(英语:Rudolph William Louis "Rudy" Giuliani,1944年5月28日-)是美国律师、检察官、商人及共和党的美国政治人物,出身于纽约州。朱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坐标:39°58′45″N 116°20′07″E / 39.97924°N 116.335293°E / 39.97924; 116.33529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英语: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缩写为CN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