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不哭

✍ dations ◷ 2025-04-24 18:23:10 #1999年电影,跨性别恐惧症,英语电影,1990年代浪漫剧情片,美国独立电影,美国LGBT相关电影,美国浪漫剧情片,导演处女作,真人真事改编电影,奥斯卡最佳女主

《男孩不哭》(英语:)是一部1999年的美国独立电影,导演是Kimberly Peirce,剧本由导演和Andy Bienen共同撰写。这部电影是根据布兰登·蒂纳的真实生活经历创作的,布兰登·蒂纳是一位生理女性,但是他无法接受自身的性别,是一名跨性别男性,并决定到一个新的地方以男性身份开始新生活。在那里他和当地女孩拉娜·蒂斯德尔(英语:Lana Tisdel)恋爱。后来他被识破身份,Lana的前男友和死党残忍的强奸并杀害了他。布兰登·蒂纳由希拉里·斯旺克扮演,拉娜·蒂斯德尔由科洛·塞维尼扮演。影片探讨的主题是自由,勇气,身份和赋予跨性别者权力。这部电影由福克斯探照灯影业于1999年10月发行。

1999年10月8日《男孩不哭》在纽约电影节首映,获得评论家的一致好评。赞美一般集中在斯旺克和塞维尼两个人的出色表演上。 1999年10月22日开始全国发行,并在北美票房取得不错的成绩。在2000年举行的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中,希拉里·斯旺克凭借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而科洛·塞维尼则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的提名。该电影被列为1999年最具争议的电影之一,最初被定为NC-17级,后来修改为R级。电影上映之前,一个年轻的男同性恋者马修·谢巴德遭恐同人士虐待致死,这也引起了公众对于相关事件的讨论。影片的名字由治疗乐队的同名歌曲而来,这首歌的翻唱版本也出现在影片中。

这部电影获得了43个奖项,提名了27个奖项。下面是所获得的几个重要奖项和提名。

最佳女主角 — 希拉里·斯旺克

最佳女主角:戏剧类 — 希拉里·斯旺克
最佳女配角:戏剧类 — 科洛·塞维尼

突破女演员奖 — 希拉里·斯旺克
杰出导演处女作 — Kimberly Peirce

最佳女主角(包括先前戏剧、音乐和喜剧奖) — 希拉里·斯旺克
最佳女配角(包括先前戏剧、音乐和喜剧奖) — 科洛·塞维尼

最佳女配角 — 科洛·塞维尼

最佳电影(包括先前戏剧、音乐和喜剧奖) — 《男孩别哭》
最佳导演 — Kimberly Peirce


相关

  • 85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存款存款是指一笔放在银行或认可金融机构的金额,而银行通常会以存款的数量派发协议定下的利息。存款是客户投资资产的一种,在银行方面是负债表其中一项。存款可分为三大类:
  • 茂林国家风景区坐标:22°45′08″N 120°38′07″E / 22.7522086°N 120.6353354°E / 22.7522086; 120.6353354 茂林国家风景区位于台湾高雄市与屏东县交界处。辖区南北狭长,地处中央山脉尾
  • 万物理论万有理论(英语:Theory of Everything或ToE)指的是假定存在的一种具有总括性、一致性的物理理论框架,能够解释宇宙的所有物理奥秘。:6经过几个世纪奋勉不懈的努力,发展出两种理论
  • 负折射率负折射(英语:Negative refraction)指的是光束在界面处的折射方向与正常折射方向(正常的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异侧)相反,即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同侧的电动力学现象。用
  • 巫妖巫妖(Lich)在奇幻小说中是利用魔法来达到不死目的的施法者。他们借着黑魔法和死灵法术(necromancy)来转化为不死生物,存放他们的灵魂于命匣(Phylactery)内,因此唯一能摧毁巫妖
  • 斯洛伐克国家银行斯洛伐克国家银行(斯洛伐克语:Národná banka Slovenska,NBS)是斯洛伐克的中央银行,成立于1993年1月1日,主要任务是维持物价安定。斯洛伐克国家银行是斯洛伐克克朗的发行单位。20
  • 薄层色谱薄层色谱法(英语: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简称TLC,又称为薄层层析)是一种用于分离混合物的色谱法技术。 在分析化学特别是针对有机化合物的分析中,薄层色谱法是极为重要的分离
  • 20042004年的欧洲歌唱大赛为第49届欧洲歌唱大赛,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办,主持的单位是土耳其广播公司(TRT),并由乌克兰的鲁斯兰娜所演唱的"Wild Dances"夺下冠军,得分280,而这却只是
  • 联合国正式语文联合国正式语文有6种,用于联合国会议,联合国所有正式文件皆以这6种语文书写。以拉丁字母顺序排列分别为:这些语言在联合国各个机构的会议上使用,特别是联合国大会(《议事规则》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