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面波导

✍ dations ◷ 2025-11-23 16:22:26 #微波技术,电子,电磁学

共面波导(英语:Coplanar waveguide,缩写为CPW或CPWG,或称“共面带状线”、“共面微带线”、“共平面波导”) 一种性能优越、加工方便的微波平面传输线。 它可以使用普通的印刷电路板工艺制作出来, 可以用来传输微波信号。 共面波导传输线也可以集成在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英语:Monolithic 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上,并且具有一个很小的尺度。在介电质基片的一个面上制作出中心导体带,并在紧邻中心导体带的两侧制作出导体平面,这样就构成了共面波导。

其中,共面波导种类有:耦合共面波导、全屏蔽共面波导、变形共面波导、悬置共面波导对称共面波导、非对称共面波导。

传统的共面波导(CPW) 是在介电质基片上的一条印刷导体带与紧邻印刷导体带的两侧的一对导体平面(该导体平面与导体带是对称的,和导体带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因此称之为“共面”),称之为返回导体。这一对返回导体平面与中间的导体带只有非常小的间距, 与中心导体带之间的间距。返回导体通常在远离中心导体的方向上延伸到无限大的距离,是一个理想的半无限平面。

具有地平面的共面波导 (CBCPW) 是一种常见的共面波导变种,有一个接地平面覆盖衬底的整个背面。除了传统共面波导具有对称的两个共面导体平面作为第一、第二返回导体之外,接地平面作为具有地平面的共面波导的第三返回导体。

不接地的平面的共面波导 更为“普通”,其由从一对接地平面分离的导体形成,所有导体都在同一平面的电介质上。 在理想情况下,电介质的厚度可以是无限的。在实践中,它足够厚,以便电磁场在离开衬底之前消失。

电磁波在共面波导上传输时,一部分在介电质基片上(金属平面之间)传输,另一部分在空气中传输。 在一般情况下,衬底的介电常数比空气的介电常数更高,这样微波是在非均匀介质中进行传输(衬底介质与空气介质)。 由于共面波导不支持真正的TEM波(英语:Transverse electric and magnetic mode),所以在非零频率上,E波(电场分量)和H波(磁场分量)是垂直并且混合存在的。

相关

  • 伊红伊红(Eosin),又称曙红、酸性曙红。一种酸性染料,能染色细胞质,胶原蛋白,肌肉纤维并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实际上有两种化合物名为伊红,常用的一种是伊红-Y,呈淡黄色;另一种为伊红-B,呈
  • 平地平地可以指:
  • 刻赤半岛刻赤半岛战役 (德语:Unternehmen Trappenjagd、俄语:Опера́ция «Охо́та на дро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及罗马尼亚军队向防守克里米
  • 国立台南艺术大学坐标:23°11′10″N 120°22′28″E / 23.1860125°N 120.3743188°E / 23.1860125; 120.3743188国立台南艺术大学(Tain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TNNUA),简称台南艺大
  • 1717317173(全称:北京畅游时空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是位于中国福州的游戏网络媒体和增值服务提供商。其最早为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属部门之一,于2003年11月25日被搜
  • 莫斯科时间莫斯科时间(俄语:моско́вское вре́мя)是俄罗斯莫斯科市、俄罗斯西部大部分地区包括圣彼得堡所采用的时区。是十一个俄罗斯时区中西端第二个。莫斯科时间自201
  • 蛇蜥亚目蛇蜥亚目(学名:Anguimorpha)有时分类层级为蛇蜥下目,属于爬行纲有鳞目的一个演化支,包含:新蛇蜥下目的蛇蜥科(如蛇蜥、鼍蜥等)、异蜥以及毒蜥科(如希拉毒蜥、连珠蜥蜴)以及古蛇蜥下目(
  • 罗伯特·福琼罗伯特·福琼(英语:Robert Fortune,1812年9月16日-1880年4月13日),苏格兰植物学家,受雇于东印度公司,以从中国偷走了茶植株而知名。罗伯特·福琼出生于贝里克郡。最早受雇于爱丁堡皇
  • 以马忤斯修道院以马忤斯修道院(捷克语:Emauzy)是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座修道院,成立于1347年。以马忤斯修道院是斯拉夫世界唯一一座本笃会修道院。二战期间修道院曾遭到轰炸。1990年捷克民主
  • 袁希祖袁希祖(1809年-1861年),字荀陔,湖北汉阳人,原籍浙江上虞。清朝政治人物。袁希祖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咸丰二年(1852年),大考二等,擢为侍讲,三迁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