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之虎(英语:Baltic Tiger)是一个术语,用来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的任何一国,自2000年以后开始了经济繁荣时期,一直持续到2006-2007年。这个词仿照亚洲四小龙和凯尔特之虎,分别用来形容亚洲和爱尔兰部分地区的经济繁荣时期。
2000年后,波罗的之虎实现了重要的经济改革和自由化,加上他们的低工资和熟练的劳动力,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令到经济增长。从2000年至2007年,波罗的之虎各国在欧洲的增长率最高,例如2006年,爱沙尼亚的国内生产总值有11.2%增长,拉脱维亚有11.9%及立陶宛有7.5%增长。所有三个国家在2006年2月的失业率低于欧盟的平均值。此外,爱沙尼亚是世界上十大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并于2006年被世界银行划分为高收入经济体。这三个国家于2004年5月加入了欧盟。2011年1月,爱沙尼亚正式使用欧元为货币,拉脱维亚于2014年1月开始引入欧元,而立陶宛已于2015年1月进入欧元区。
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引发了波罗的海房地产市场崩溃,造成了欧洲一些最严重的衰退。 2008年,拉脱维亚的国内生产总值萎缩了-4.6%,以及爱沙尼亚-3.6%,而立陶宛则放缓至3.0%。随着危机在整个东欧和中欧的经济加剧逆转:爱沙尼亚的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2%,拉脱维亚下降了-19.6%及立陶宛则下降-16.8%。2009年中期,这三个国家经历了史上最深的经济衰退之一。
2010年波罗的海国家的经济状况渐催稳定。于2011年波罗的海国家在欧盟中经历了最快的经济恢复,但失去了大部分移民人口,尤其是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国内生产总值于2011年增长了8.3%,立陶宛增长6.1%,及拉脱维亚增长了5%。
根据相对购买力指标,以国际元计算。括号内的数字显示各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欧元区平均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