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文化

✍ dations ◷ 2025-10-19 20:07:56 #国风文化
国风文化(日语:国風文化/こくふうぶんか Kokufū bunka)是日本的历史文化之一。以10世纪初至11世纪的摄关政治期为中心的文化,对12世纪的院政期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国风(和风)文化是相对于深受中国影响的奈良时代文化(唐风)的称呼,是大多数日本文化的源流。宽平6年(894年),遣唐使停止,日本摆脱中国的直接影响,重视日本独自风土、生活感情的“国风(くにぶり)”加速发展。以末法思想为背景的净土教(净土信仰)大为流行。9世纪前半,圆仁将念佛三昧法传入比叡山,源信著《往生要集》将天台净土教集大成。又,空也对庶民广布净土教,人称市圣。净土信仰也盛行在京都的贵族之间,影响国风文化的佛教建筑、佛像、绘画等。藤原氏(藤原北家)主导摄关政治,让子女入内,选拔有才能的女性作为女房,近侍天皇。女房多出身中级贵族,受过教育。因此,清少纳言、紫式部等女流作家辈出。奈良时代,为了日本语表记而使用借汉字音训的万叶假名,到了此时代改成广泛使用假名文字(平假名、片假名)。纪贯之著《古今和歌集》“假名序”是以平假名书写的和文的初期作品。贵族住宅为寝殿造的建筑样式,平等院可见受其影响。佛教建筑则是受净土教的影响,建立许多阿弥陀堂。天历5年(951年)建立的醍醐寺五重塔是阿弥陀堂以外的名建筑。因为阿弥陀如来像的大量生产,采用寄木造的技法。定朝将此技法集大成,其佛像样式称作“定朝様式”。日本风的会画大和绘发达,许多物语绘(册子或绘卷物)制作。佛教绘画以来迎图最多。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称为三迹。11世纪的高野切是假名书道最高的作品,至12世纪展开多样的假名书风。日本刀的様式(镐造、湾刀)的确立期。奈良时代在日本产生的莳绘技法大幅发展。

相关

  • 冰人奥茨冰人奥茨(德语:Ötzi),也称奥茨冰人、锡米拉温人(Similaun man)或厄茨人,以其发现地所在山谷而命名,是1991年于奥茨塔尔阿尔卑斯山脉冰川发现的一具因冰封而保存完好的天然木乃伊,地
  • 氢原子氢原子是氢元素的原子。电中性的原子含有一个正价的质子与一个负价的电子,被库仑定律束缚于原子核内。在大自然中,氢原子是丰度最高的同位素,称为氢,氢-1 ,或氕。氢原子不含任何
  • 宇宙形成的前20分钟宇宙年代学,或宇宙年表依据大爆炸之宇宙论描述宇宙的历史和未来,目前的宇宙如何由普朗克时期随着时间演化的科学模式,使用宇宙的共动坐标系时间参数。宇宙膨胀的模型即是所知的
  • 三氯蔗糖dideoxy-β-D-fructofuranosy l-4-chloro-4-deoxy-α-D- galactopyranoside[)三氯蔗糖(TGS),俗称蔗糖素(sucralose),是英国泰莱公司(Tate&Lyle)与伦敦大学共同研制并于1976年申请专利
  • 餐叉在当代,叉子是日常西洋食具,辅助用者将食物带到口中,亦可在烹饪或切割食物时抓住食物,免得食物移动。叉子一端让人握著,另一端有二至多条分支,用来插入或盛住食物。一般来说,叉子为
  • 铆钉铆钉(英文:Rivet),是一种机械紧固件,铆钉是用来永久固定工件,工件固定后,需要破坏铆钉或工件才能将已固定的工件分离,这一点和钉子及螺丝等紧固件不同。用铆钉固定或接合工件的方式
  • 烧蚀烧蚀(消融,Ablation)是物体表面经由汽化、切削、或其它侵蚀作用,去除表面材料或物质的过程。烧蚀材料的例子如下:包括太空船升空和返回时穿越大气层、在冰川的冰和雪、药物和被动
  • 尼古丁 §成瘾尼古丁(英语:Nicotine),俗称烟碱,是一种发现于茄科植物的强效拟副交感神经生物碱,是香烟的主要化学成分和主要致瘾成分,属于兴奋剂的一种。尼古丁是一种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英语:Nico
  • 漠北漠北可以指:
  • 棕色褐色又称茶色,是由混合小量红色及黄色,橙色及蓝色,或黄色及紫色颜料构成的颜色。棕色只有在更亮的颜色对比下才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