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 dations ◷ 2025-08-30 00:55:45 #牡丹
牡丹(学名:Paeonia × suffruticosa)为芍药科芍药属落叶灌木,是起源于中国的一个园艺杂交种,主要亲本为中原牡丹(Paeonia cathayana),其他亲本包括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圆裂牡丹(Paeonia rotundiloba)、卵叶牡丹(Paeonia qiui)、矮牡丹(Paeonia jishanensis)和杨山牡丹(Paeonia ostii)。落叶小灌木,高1-1.5米;二回三出复叶,小叶常3-5裂;初夏开白色、红色或紫色花,花单生大型;雌蕊生于肉质花盘上,密被细毛。牡丹与芍药形似类同,在中国古时,两者合称为“芍药”,至唐代以后始有区分。牡丹是灌木木本,芍药是蓄根草本,花型、叶片非常相似,牡丹于5月初开花,芍药花期要晚一些,这是它们主要区别。芍药原产于中国北部及西伯利亚一带,更耐寒。在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中,牡丹和芍药是同一个词。牡丹有许多别称,各有其起因与出处。一曰“花王”,出自《本草纲目》:“群芳中以牡丹为第一,故世谓花王。”一曰“国色”,取其花色艳丽,冠绝群华之姿,出自李正封的《咏牡丹》,后来也借代指“美女”。一曰“富贵花”,取其富丽堂皇之态,故牡丹也是雍容华贵与繁华昌盛的象征。一曰“洛阳花”,出自《事物纪原》的记载,唐武则天冬游后苑,诏令百花齐放,唯有牡丹不从,被贬至洛阳,故牡丹亦有不畏权势的美名。一曰“木芍药”,乃因牡丹与芍药形似类同,古时两者合称为“芍药”,唐代以后始广传牡丹之名。其他别称有鼠姑、鹿韭、百两金、伊洛传芳、花后、贵客、雄红、白茸、谷雨花等。此外,牡丹花品繁多,各有其名目,古时,多以姓氏、产地或花色为名;今时,或冠以古代美女之名,或冠以天上仙女之名,或各种流溢荣华富贵之名。唐徐凝曾咏牡丹:“何人不爱牡丹花,占尽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女娇万态破朝霞。”牡丹栽培的历史较晚,大约在汉代1932年的《柏乡县志》记载刘秀曾躲入弥陀寺的牡丹花间,避掉王莽大将王朗军的追兵,刘秀称帝后,遂赐名汉牡丹。但是直至隋朝并无牡丹花的相关记载,唐人推测是牡丹乃本朝才出现的花卉品种。但经过多年培育,短短数年至数十年间,初唐末期至中唐前期,牡丹(当时也叫“木芍药”)已被《神农本草经》誉为花王。唐代宫廷簪花侍女以头戴牡丹为美。据《镜花缘》中记载的传说,一次武则天因酒醉在冬天下诏令百花全部开放,没想到“时至众花多开,唯牡丹不从”,武则天一怒之下,将所有牡丹贬至洛阳,因此洛阳成为牡丹之乡,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实际上武则天由于在长安宫斗太多,登基后洛阳其实是她唯一的都城,地位是最高.“贬谪”一说纯属小说家言)。最近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牡丹原指现在的紫金牛属植物百两金(Ardisia crispa)《酉阳杂俎》亦记有春节催花:“常有不时之花,然皆藏土窑中,四周以火逼之,故隆冬时即有牡丹花”。培育出多色品种。现在世界各国种植的牡丹都是从中国引种的。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作为全国最大的两个牡丹栽培基地,每年大量的牡丹供应国内外市场。在洛阳由于花卉市场兴旺,种植大量观赏花品种,路傍街边有时亦采用牡丹为行道树和花园植物。更于1983年起每年牡丹花开时节举行一次“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吸引各地游人前来赏花,也借之带动了周边的更多文化旅游项目的发展。产业方面,洛阳的中国国家牡丹园建于1985年,栽杆牡丹近400个品种,共20万株。1992年被中国林业部命名为国家牡丹基因库。因该园地处邙山,花期晚于市区。菏泽的牡丹在现行的行政区划订立以前,是以“曹州牡丹”的名称远近闻名。菏泽的牡丹产业更加发达,规模更大,是本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该地牡丹花的培育已经不仅局限于观赏用途,同时作为药材在大田间广泛种植,每逢花期满地一片花海。其中曹州牡丹园建于1982年,面积1200亩,是世界最大的牡丹园。牡丹在中国一直是最受重视的花王,等同于欧洲人心目中的花女王——玫瑰,周敦颐《爱莲说》称:“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宋朝文学家欧阳修专门撰写《牡丹记》,以后又有许多人专门修定牡丹谱,记录各种品种。清朝时曾将牡丹定为国花,中华民国定国花为梅花。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制定国花。1990年代中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花卉协会举行了一次国花评选,结论是牡丹为国花,兰、荷、菊、梅为四季花作为辅助。但这一结论只止于协会的公告,并未进入任何立法程序。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仍没有法定的国花。2007年3月,62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同签名,希望能在三月全国两会时确定梅花、牡丹为中国双国花,但最终未能如愿。2019年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发布《征求牡丹为中国国花意见的通知》,并在其官网发布《投票:我心中的国花》,面向公众开放网络投票通道,征求社会对推荐牡丹为中国国花的意见。日本人因为牡丹开花在一年中人最困乏的时期,因此将牡丹刻画在为纪念著名逝去人物的神社中,以保证他们美好的睡眠。类似于中国人使用荷花图案的场合。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曾经写过一篇极短篇小说《牡丹》,讲述了一个在二战中屠杀中国人的日本将官种的牡丹。牡丹在欧洲人心目中代表豪华,目前培植牡丹越来越普及。中国周敦颐的《爱莲说》亦有道:“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里的牡丹比喻美丽动人的女子,比喻为美女而牺牲丧命,也算是一件风流韵事,甘之如饴,出自清朝刘鹗所著《老残游记‧二编》第三回:“任三爷昨日亲口对我说:‘我真爱你,爱极了,倘若能成就咱俩人好事,我就破了家,我也情愿;我就送了命,我也愿意。古人说得好: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只是不知你心里有我没有?’”洛阳牡丹指的是产自河南省洛阳市的牡丹,洛阳牡丹的栽培历史始于隋代,唐代是其鼎盛时期,至宋代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与此同时,各代还涌现出一些描写洛阳牡丹的诗词、著作及绘画作品,如唐代诗人刘禹锡《赏牡丹》一诗“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将洛阳牡丹比喻为国中最漂亮的女子,宋代诗人欧阳修更撰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记》。芍药一般可以成活数年,牡丹可以成活30-60年。在曹州百花园现存明代白牡丹一株“玉翠荷花”,花粉色、荷花型,此花系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工部尚书何应瑞家花园培育。该株高丈余,冠5米。每年着花达400余朵。目前为中国牡丹中株型最大,株龄最古老的牡丹树之王。观赏者皆称“牡丹王”。该园有百年高龄牡丹百余多株,是中国最多的百年牡丹王群。河北省柏乡县北郝村有一个牡丹园,其中一棵高达数米的牡丹据说是汉朝的“汉牡丹”,可能是传说,但这棵牡丹起码已经活了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湖南长沙王陵公园牡丹园中心近日有一棵高大的牡丹引来游人注目,它高约3米,冠幅达5平方米,虬劲苍老的枝上,缀着雍容华贵牡丹花。花朵白里透红,花径约10厘米。走近一嗅,花朵散发沁人心脾的芳香。公园工程师杨曦坤介绍,这是一棵千年牡丹,中国全国还没有发现过比它更高大的。位于河南洛阳崔沟村的一代花王, 野生牡丹,毛茛科,芍药属,原产海拔1800米的河南嵩县白云山。1958年5月由宅院主人崔月奇移植于此,历经27年的人工养护和漫长的适应,于1985年4月首次开花。洛阳市花王大赛中荣获首届单株开花最多和单株造型最奇特牡丹称号。2017年4月入选中国教育电视台拍摄的《河南地理知识博览》植物篇.树高1.7米,树冠直径超过两米,今年开花数量多达350朵

相关

  • 轴丝动力蛋白(英语:Dynein)是一种马达蛋白(或分子马达),可将ATP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动力蛋白依靠在微管上向负端的“行走”运输细胞内的货物。细胞骨架微管的负端指向细
  • 维利奇卡维利奇卡(Wieliczka)是位于波兰南部的城市。2006年,有人口19,128人。维利奇卡在1975年至1998年期间属克拉科夫省。1999年后,改属小波兰省。维利奇卡盐矿就位于这里,是世界历史最
  • 视觉视觉是通过视觉系统的外周感觉器官(眼)接受外界环境中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刺激,经中枢有关部分进行编码加工和分析后获得的主观感觉。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因
  • 生活质量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上达到越高层的人可以视同生活质量越高自我实现的需求尊重需求(社会承认需求)社交需求(社会关系需求)安全的需求生理的需求(身体基本需求)生活质量(Quality of L
  • 精氨基琥珀酸合酶结构 / ECOD精氨基琥珀酸合酶(英语:Argininosuccinate synthase)或称精氨琥珀酸合酶是一种从瓜氨酸及天冬氨酸催化合成精氨基琥珀酸的酶(EC6.3.4.5)。它是负责尿素循环中的第3个
  • 张清杰张清杰(1958年11月-),河南西峡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洛阳工学院拖拉机设计与制造专业,1984年取得华中理工大学船舶结构力学硕士学位
  • 沃尔特·格罗佩斯Peter Behrens (1908–1910)法古斯工厂 工艺联盟展览(英语:Werkbund Exhibition (1914)) 包豪斯 格罗皮厄斯屋(英语:Gropius House) 巴格达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Baghdad) 约翰·
  • 丹尼尔·奥利弗丹尼尔·奥利弗(英语:Daniel Oliver,1830年2月6日-1916年12月21日),英国植物学家。奥利弗从1860年-1864年曾经是英国皇家植物园标本馆的图书馆员,后来成为标本馆的馆员,直到1890年。
  • 基尔湾基尔湾(德语: Kieler Bucht; 丹麦语: Kiel Bugt),是波罗的海西南部的一个海湾,西、南两面为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北为丹麦诸岛。该湾东接梅克伦堡湾,往北通过大贝尔特海峡
  • 松山奉天宫松山奉天宫位于台湾台北市信义区福德街,为主祀玉皇上帝之道教庙宇。该庙宇兴建于1954年,为位于台北信义区的大型多进之传统建筑庙宇。另外,该庙宇的组织型态为管理委员会制,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