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尼氏体
✍ dations ◷ 2025-11-12 01:21:00 #尼氏体
尼氏体(英语:Nissl body)是神经元内的一种大型颗粒,这些颗粒为带有核糖体粗糙型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的地方。此种颗粒以德国神经科学家弗朗茨·尼氏之名命名。利用尼氏所发展出的选择性染色法可以染出尼氏体,尼氏染色使用苯胺标定核外RNA颗粒。这种方法对找出神经细胞本体很有用,因为尼氏体可以在细胞本体和树突找到,但却不存在于轴突和轴丘。由于RNA嗜碱性,因此它在此染色中呈现蓝色。尼氏体在不同的生理和病理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变化,它们可能会被溶解或消失(核溶解)。一般认为它们和神经递质质如乙酰胆碱的合成有关。经尼氏染色的神经细胞看不见有轴突及树突的存在,但尼氏染色的意义在于它可将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区分开;并使使得观察脑部不同区域的的神经细胞的排列(即细胞构筑)成为可能。
相关
- 菌丝体菌丝体(英语:Mycelium(-a),又称为菌丝球),指真菌的营养生长部分(相对于生殖生长部分的子实体),由许多分枝的菌丝组成。大块的菌丝体有时会被称为“shiro”,特别是可以形成仙女环的菌
- 北荷兰省北荷兰省(荷兰语:Noord-Holland)是位于荷兰西北部的一个省,省会为哈勒姆,境内主要城市包括有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与阿尔克马尔等。北荷兰省处于北海和艾瑟尔湖之间的一个半岛上,境
- 环己醇环己醇是一种仲醇,由一个羟基取代环己烷的其中一个氢而成,它也是苯酚与氢加成的产物。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可被铬酸氧化为环己酮。
- 频率分析频率分析在数学、物理学和信号处理中是一种分解函数、波形、或者信号的频率组成,以获取频谱的方法。在密码学中,频率分析是指研究字母或者字母组合在文本中出现的频率。应用频
- 诗歌旧体诗,中国以外又称汉诗(“汉诗”一词在汉语中可以指用汉语写作的诗歌或专指汉朝的诗歌),是指是指用汉语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广义的包括可以包括各种文言韵文如赋、词、曲等,最狭
- 丝瓜Luffa aegyptica (lapsus) Luffa cylindrica (L.) Roem.丝瓜(学名:Naruto shippuden),粤语称有棱的丝瓜或胜瓜,无棱的水瓜,珠江三角洲丝瓜特指八角瓜,是原产于印度的一种葫芦科植物
- 波普尔实验波普尔实验是由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的实验。 在1934年,波普尔对哥本哈根解释,一种流行的量子力学主观解释,产生了怀疑,并提出了一个实验来检验它。 波普尔的实验是对一种争
- span class=nowrapCusub2/subPsub2/subOsub焦磷酸铜(Copper(II) pyrophosphate),化学式Cu2P2O7。分子量301.04。CAS号10102-90-6。淡绿色粉末,不溶于水,溶于酸。可与焦磷酸钾生成可溶性的焦磷酸铜钾配盐。硫酸铜溶液与焦磷
- 成 琦成琦(1818年1月18日-?)字魏卿,号小韩、效韩,室名主善堂,格济勒氏,满洲正黄旗人,道光庚子科举人,庚戌科进士。成琦是清朝道光、咸丰时人。《清代人物生卒年表》记其生于嘉庆二十二年十
- 咬鹃目small/small咬鹃目(学名:Trogoniformes)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一个目,其下只有一个科咬鹃科(学名:Trogonidae),包括7属46种。其特点是羽色艳丽,生存在热带、亚热带的树林里。咬鹃科鸟分布在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