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秋

✍ dations ◷ 2025-02-23 20:48:18 #1873年出生,1923年逝世,扬州人,李姓,中国现代作家

李涵秋(1873年-1923年),又名李应漳,字涵秋,号沁香阁主人、韵花馆主、娱受室主,扬州人,中国作家,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

李涵秋于20岁时中秀才。在29岁至48岁时,他到安庆、武昌当家庭教师。光绪十五年(1889年),他在武汉汉口主持《公论报》。及后在辛亥革命期间时担任扬州民政署秘书长。至清朝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他返回扬州。九年后,即宣统二年(1910年),李涵秋任职两淮高等小学文史和地理教师。其后在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兼教中文。1921年,他到上海主编《小时报》,并为《小说时报》及《快活林》等报刊撰写小说。翌年秋,李涵秋辞职返回扬州,于1923年因脑溢血病逝。

在民初年间,报纸都连载李涵秋的小说,时人有“无郑不补白,无李不开张”的说法。意即报纸的补白(报刊上刊载的文艺性文字)必须为郑逸梅,而副刊的开张必须为李涵秋。李涵秋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民国第一小说大家。他著有长篇小说36部《双花记》和《雌蝶影》、短篇小说20篇、诗集5卷、杂着5篇以及札记20篇。其代表作为《过渡镜》(即《广陵潮》),广受读者的欢迎。其余作品如《双花记》、《雌蝶影》、《琵琶怨》、《开头莲》、《梨云劫》、《双鹃血》、《好青年》、《怪家庭》、《还娇记》、《众生相》、《平沙恨》、《怪姻缘》、《青萍吼》、《滑稽魂》、《瑶瑟夫人》、《姐妹花骨》、《侠风奇缘》、《孽海鸳鸯》、《镜中人影》、《情天孽镜》、《秋冰别传》、《玉痕小史》、《雪莲日记》、《无可奈何》、《绿林怪杰》、《战地莺花录》、《爱克司光录》、《社会罪恶史》、《剑钏双侠记》等都获得好评。

李涵秋的妻子为薛柔韾。二人于1897年结为夫妻。此前,他于20岁时(1893年)中秀才之后遇上一位扬州的富家千金,名叫媚香。媚香对李涵秋倾情,不过最后未能开花结果。其第一部小说作品《双花记》中的女主角正是媚香的原型。

相关

  • 震颤颤抖或震颤(英语:Tremor)是身体部位因不自主肌肉收缩而造成的震动。最常发生在手部;通常是心脉所致,是正常生理现象。不过震颤严重者可能患有疾病。
  • 塔格糖塔格糖(英语:Tagatose)在分类上属于己糖与酮糖,为D-果糖四号位碳所对应的差向异构体,存在于一些树胶的水解产物中。甜度与蔗糖相似,而产生的热量只为蔗糖的三分之一,因此可作为低热
  • 信号检测理论信号检测理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SDT),为心理学、数学、信息科学中是针对反应偏差问题的一种系统研究方法。1966年,由心理学家大卫·马芬·葛琳(David Marvin Green)和约翰·
  • 孟安明孟安明(1963年7月-),四川大竹人,中国发育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1983年本科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遗传系,获博士学位。现任
  • 惠能法融牛头宗|弘忍东山宗 – 神秀北宗禅|惠能南宗禅 – 北荷泽宗|南洪州宗|南石头宗|保唐宗惠能系曹溪南宗 –惠能(638年-713年),又作慧能,俗姓卢,河北范阳人,是一位汉传佛教禅门南宗祖
  • 形式因四因说(four causes),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将世界上事物的变化与运动的背后原因(古希腊语:αἴτιον)归纳为四大类。四因包括:亚里士多德认为,凡感性实体,包括自然物和人
  • 阿忆阿忆(1964年4月10日-),真名周忆军。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曾任中国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海外中心特别节目总撰稿,《实
  • 客家电视台客家电视台(Hakka Television Station,缩写为Hakka TV),简称客家台、客台、客视,于2003年7月1日开播,是专属客家、全程使用台湾客家语(四县腔、海陆腔、大埔腔、诏安腔、饶平腔)发音
  • 颖果颖果是果实的一种类型,属于单果,是禾本科特有的果实类型,许多颖果被人们当作粮食使用,如水稻、小麦、大麦、玉米等。每枚颖果中有且仅有一枚种子,果实发育成熟后,颖果的果皮不开裂
  • 波旁-帕尔马的齐塔齐塔·玛丽亚·戴娜·格蕾丝·艾德歌达·米歇娜·拉菲娜·约瑟品娜·安东妮亚·路易莎·艾格妮丝(Zita Maria delle Grazie Adelgonda Micaela Raffaela Gabriella Giusep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