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胞藻门

✍ dations ◷ 2024-07-01 07:58:14 #灰胞藻门
灰藻(Glaucophyta,Glaucophytes,Glaucocystophytes或Glaucocystids),也叫灰胞藻,是原始色素体生物的一支,是一类稀见的小型淡水藻类,具有独特的灰质体。灰藻的近缘类群有红藻、皮胆虫、绿色植物和隐藻,这些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尚不明晰,有待进一步研究。灰藻可能是原始色素体生物的基部类群,具有较为原始的质体,对其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叶绿体、绿藻和红藻的演化历史,因此备受学界关注。灰藻的质体也称为蓝小体(cyanelles)或灰质体(cyanoplasts),与其他植物的质体不同,灰藻的质体被肽聚糖包被,证明其曾与蓝藻内共生,从而获得质体。灰藻含有叶绿素a,与红藻和蓝藻一样通过藻胆体(Phycobilisome)接收光合作用所需要的阳光,这一结构中含有大量绿色植物已丧失的藻胆蛋白。灰藻的另一项特色是其碳固定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同样与红藻类似而与绿色植物的不同。灰藻含有线粒体,其具有平滑的嵴,以没有中心粒的方式行有丝分裂。能运动的状态下的灰藻具有不等长的两根鞭毛。灰藻的近缘类群有红藻、皮胆虫、绿色植物和隐藻,这些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尚不明晰,不同研究组的研究结果多有不同。皮胆虫红藻绿色植物灰藻隐藻皮胆虫红藻隐藻灰藻绿色植物皮胆虫红藻灰藻绿色植物隐藻灰藻绿色植物隐藻皮胆虫红藻根据目前的研究,灰藻的内部系统发育关系如下。蓝载藻属 Cyanophora蓝褶藻属 Cyanoptyche灰黏毛藻属 GloeochaeteGlaucocystopsis灰藻属 Glaucocystis灰藻在历史上曾被视为绿藻纲绿球藻目Oocystaceae科的一个子类群,但目前被视为与绿藻独立的植物类群。目前已有13种灰藻被发现,但没有一种是广布种,其被置于五个属中,其分类表如下:

相关

  • 中耳炎中耳炎是一系列中耳发炎疾病之统称。其中以急性中耳炎(AOM)和中耳积水两型最为常见(OME)。急性中耳炎为急性感染所致,耳朵疼痛为其常见的临床症状。罹患急性中耳炎的幼童,常有拉扯
  • 全血细胞计数全血细胞计数(英文:complete blood count,CBC; full blood count,FBC),又称为血常规、血象、血细胞分析、血液细胞分析、血细胞计数 或 血液细胞计数,是医生或其他医学专业人员常常
  • 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属(学名:Ebolavirus)是丝状病毒科的其中一种病毒,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
  • 并发症并发症(complication)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之续发性反应所造成的结果,是医学、病理,可能是因为病患在医疗或护理过程中,因为一种疾病合并引发其他的另一种或几种疾病。
  •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英语:Hemolytic-uremic syndrome, HUS)是一种由于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而引发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和血小板数量下降综合征。病因不明,发病
  • 长期照护长期照护(英语:Long-term care,简称LTC),是一种协助因慢性疾病或身心障碍而长期无法自理的病患,满足各式各样医疗与非医疗需求的服务。长期照护通常会提供看护与非技术性照护,例如
  • 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也称为芒图试验、PPD试验)是一种诊断结核的工具。它是世界上两个主要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多种穿刺试验,如蒂内测试(Tine test)。 直到2005年, 英
  • 菌柄菌柄,又称蕈柄,指位于伞菌类菌盖下面中央地子实体地柄。有的菌柄偏生,少数侧生。支持菌盖展开于空间,适于孢子的发散。福建晋江安海镇东南方有一个叫“菌柄村”的村庄。
  • 片利共生偏利共生(英语:Commensalism,又称为偏利共栖现象)是两种生物间共生关系的一种。是指在生物界中,某两物种间的生态关系,其中一种的生物会因这个关系而获得生存上的利益,但是,另一方的
  • 黑粉菌亚门根肿黑粉菌纲(Entorrhizomycetes) 黑粉菌纲(Ustilaginomycetes) 外担菌纲(Exobasidiomycetes) 地位未定黑粉菌亚门(学名:Ustilaginomycotina)是担子菌门下的一个亚门。该亚门下含根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