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灰胞藻门
✍ dations ◷ 2025-05-15 08:37:37 #灰胞藻门
灰藻(Glaucophyta,Glaucophytes,Glaucocystophytes或Glaucocystids),也叫灰胞藻,是原始色素体生物的一支,是一类稀见的小型淡水藻类,具有独特的灰质体。灰藻的近缘类群有红藻、皮胆虫、绿色植物和隐藻,这些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尚不明晰,有待进一步研究。灰藻可能是原始色素体生物的基部类群,具有较为原始的质体,对其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叶绿体、绿藻和红藻的演化历史,因此备受学界关注。灰藻的质体也称为蓝小体(cyanelles)或灰质体(cyanoplasts),与其他植物的质体不同,灰藻的质体被肽聚糖包被,证明其曾与蓝藻内共生,从而获得质体。灰藻含有叶绿素a,与红藻和蓝藻一样通过藻胆体(Phycobilisome)接收光合作用所需要的阳光,这一结构中含有大量绿色植物已丧失的藻胆蛋白。灰藻的另一项特色是其碳固定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同样与红藻类似而与绿色植物的不同。灰藻含有线粒体,其具有平滑的嵴,以没有中心粒的方式行有丝分裂。能运动的状态下的灰藻具有不等长的两根鞭毛。灰藻的近缘类群有红藻、皮胆虫、绿色植物和隐藻,这些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尚不明晰,不同研究组的研究结果多有不同。皮胆虫红藻绿色植物灰藻隐藻皮胆虫红藻隐藻灰藻绿色植物皮胆虫红藻灰藻绿色植物隐藻灰藻绿色植物隐藻皮胆虫红藻根据目前的研究,灰藻的内部系统发育关系如下。蓝载藻属 Cyanophora蓝褶藻属 Cyanoptyche灰黏毛藻属 GloeochaeteGlaucocystopsis灰藻属 Glaucocystis灰藻在历史上曾被视为绿藻纲绿球藻目Oocystaceae科的一个子类群,但目前被视为与绿藻独立的植物类群。目前已有13种灰藻被发现,但没有一种是广布种,其被置于五个属中,其分类表如下:
相关
- 腺病毒腺病毒科(Adenoviridae)是一种中型大小的病毒,约90-100nm大,是一种无外套膜的二十面体双股DNA病毒,有核衣壳。腺病毒有四属:腺病毒主要感染多种脊椎动物,当中包括人类。腺病毒于195
- 词位词位(英语:lexeme)是决定词义的基本抽象单位,构成一组通过屈折变化相联系的词语的基础。 词位也是词法学分析中,指代相同词根、不同形式的一组单词的单位。词元(英语:Lemma (morpho
- 化石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最常见的是骸骨和贝壳等。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保存在地壳的岩石中的古动物或古植物的遗体
- 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英语:Baruch Samuel Blumberg,1925年7月28日-2011年4月5日),犹太人,美国涉猎广泛的科学家、乙肝病毒发现者,此外还对库鲁病有过深入研究。他与丹尼尔·卡
- 便秘便秘是指因粪便会太硬或是太干而排便不顺或难以排出的状况。一般而言,正常排便的频率约在每日三次到每周三次之间,便秘的并发症包含痔疮、肛裂、粪便阻塞。不同患者对便秘的描
- 长QT症8长QT症又名长QT综合症(Long QT syndrome),全称是QT间期延长综合症,简称LQTS,是一种跟心律或心血管有关的心脏病。这一种病可能是先天的,也有可能是因为治疗其他心脏病的药物而引起
- 疟疾疟疾(拉丁语:Malaria,中文俗称打摆子、冷热病、发疟子)是一种会感染人类及其他动物的全球性寄生虫传染病,其病原疟原虫借由蚊子散播,隶属囊泡藻界(统称原生生物的生物类群之一),皆
- 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包括所有对生物(微生物、动物、植物等)进行研究的科学领域,也包括对相关领域的考量,比如生物伦理学。尽管目前生物学仍然是生命科学的中心,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上的进展
- 斑疹伤寒斑疹伤寒(Typhus),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传染病,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是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Louseborne typhus)与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Fleaborne typhus)。斑疹伤寒是流行性斑疹
- 食肉真菌食肉真菌(英语:Carnivorous fungi),亦作肉食性真菌或捕食性真菌(predaceous fungi),是真菌的一种,透过捕捉和消化微细的或细小的动物而转化成其部分或全部养份。现时已被描述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