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采光

✍ dations ◷ 2025-11-17 03:00:06 #图书馆,建筑设计,照明

图书馆采光是一门以研究图书馆建筑的采光设计、灯光布置、光线强度等问题为主的学问。照明可以改善为图书馆的环境,因为舒适与足够的光线可以增加读者的阅读品质。不良的照明设计除了会对读者与馆员的视力造成伤害外,更可能会使其产生重影与眩光等视觉疲劳问题。

在电灯发明以前,图书馆经常发挥不了它该有的作用,即提供读者足够的光线阅读。而且由于图书馆内充满易燃的书籍与手稿,在馆内使用蜡烛或油灯等会产生火花的灯具是极为不智的行为,因为只要发生一次意外就可以造成难以弥补的严重损失。19世纪时西方各国图书馆使用的是不会产生火花的煤气灯,但由于它是以天然气做为燃料,所以会在室内产生大量一氧化碳,而万一发生爆炸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1906年,汤玛斯·爱迪生发明钨丝灯芯,使电灯得以大规模且廉价地应用,图书馆的发展迈入一个新的里程碑,从此它可以终年提供充足且较为安全的照明,而不再只能仰赖自然光,开放时间也从白天延伸到黑夜。虽然在爱迪生以前,英国科学家约瑟夫·史旺就已发明电灯,但由于价格昂贵,因此仍然无法满足图书馆的长时间使用需求。爱迪生以钨制造灯芯的电灯泡让图书馆得以终日提供良好的照明,并增进读者的进馆意愿,连带使知识的普及率增加。

图书馆的采光设计应同时兼顾照明与馆藏维护两点,缺一不可。影响纸张保存的因素众多,其中一项便是光线的照射。由于纸的结构成分含有纤维,而光线则会与氧气发生光合水解作用,其产生的能量会使纤维素分解氧化,造成纤维素分子链断裂,纸张纤维的聚合度也跟着下降,导致其硬化分裂,使纸张的损坏加剧。所以在存有较脆弱古老之书籍与手稿的书库中应避免日光直射,人工照明也应谨慎使用。

在读者阅览空间中,则应以照明为主要考量,光源需同时兼顾人工照明与自然光源。但由于自然光源的不稳定性,所以仍应提供充足且稳定的人工照明以利馆内人员使用。光线强度依不同区域需有所变化,但相邻区域强度不应变化过大。在开架藏书区中,书架的摆放应与人工照明垂直,与自然光源平行,以达到光线的最大利用。由于书籍需避免紫外线照射,故以萤光灯等不会产生紫外线的灯具为佳。而在阅览区,其人工照明除应柔和、舒适且明亮外,还应避免读者与馆员产生眩光等视觉疲劳现象。因此阅览室的光线应具备足够照度与辉度,必要时可加设台灯,以利照明。

相关

  • 2029年公元前2100年至前20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21世纪。公元前21世纪属于史前史,对这一段时间里发生的事件很少有当时的文字记录。在这一段时间里,世界上可能有三个文明的中心:埃
  • 盘龙峡坐标:23°21′38″N 111°49′40″E / 23.3606°N 111.8277°E / 23.3606; 111.8277盘龙峡是中国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的一个旅游景点,以瀑布及漂流著名。盘龙峡的游览内容有上
  • 台铁LDK50型蒸汽机车台铁LDK50型蒸汽机车为台湾铁路管理局于台东线的客货两用蒸汽机车,总数达到13辆而成为台东线蒸汽机车中的主力。LDK50型自1915年开始引进,直至1982年台东线轨距拓宽为1,067mm
  • 阿诺·施瓦辛格阿诺·阿洛伊斯·施瓦辛格(德语:Arnold Alois Schwarzenegger,1947年7月30日-),是一位美国男子健身运动员、演员和政治家,生于奥地利,曾经担任第38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曾出演过
  • 间谍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定义间谍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类的一个罪名。间谍罪,是指参加外国间谍组织,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没收财产。20
  • 崔荆南崔荆南,字晴江,四川华阳县(今属成都市)人。清朝翰林,又善昆曲演奏。崔荆南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二甲第二十一名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年少即得入词林,顾影自喜。可惜未及散馆而
  • 在地偶像在地偶像(日语:ローカルアイドル)是指在各地方从事演艺活动的日本偶像艺人。相对于集中在首都圈或三大都市圈从事演艺活动的一般偶像,在地偶像是以出身的家乡地区为主要的演艺活
  • 朱惺公朱惺公(1900年-1939年),字松庐,江苏省丹阳县吕城镇人,是上海租界孤岛时期第一位因宣传抗日遭汪精卫政府暗杀的著名新闻记者。朱惺公出身中医家庭,但由于父母早亡,只读了七年书就被迫
  • 下山田绫华下山田绫华(1988年12月28日-),日本女性配音员。出身于神奈川县。贤Production所属。
  • 社会创新社会创新(英语:Social Innovation)是旨在以比现有解决方案更好的方式满足社会需求的新的社会实践, 是例如工作条件 , 教育 , 社区发展或健康等产生的 。 这些思想的产生是为了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