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特吕福

✍ dations ◷ 2025-08-17 22:24:43 #弗朗索瓦·特吕福

弗朗索瓦·罗兰·特吕福(François Roland Truffaut,1932年2月6日-1984年10月21日),法国导演、影评人,法国新浪潮(电影创作流派)的代表之一,“作者电影”的提倡者,与法国另一名导让·吕克·戈达尔并列,在国际影坛享有盛誉。

特吕福因为逃学,14岁便失学要到工厂工作。少年时他已经热爱电影,曾举办小型电影放映活动导致欠债,16岁时被送进不良少年教养所,后来由安德烈·巴赞保释,并把他领进了影评的园地,巴赞成为他的精神导师,也深深影响他在电影方面的观念。1951年巴赞创办《电影笔记》,其后特吕福加入撰写影评,被认为是巴黎最尖刻的评论人。

1955年拍摄了首部短片《探访》,其后曾任意大利导演罗塞里尼的助手。1957年,特吕福撰文预告了“第一人称”影片的到来。1959年首部长片《四百击》旋即夺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四百击》以安托万·杜瓦内(Antoine Doinel,由尚-比埃·里奥释演)为主角,充满自传性质,连同《二十岁之恋》、《飞吻(法语:Baisers Volés)》、《床地风云》、《爱情逃跑》组成安托万·杜瓦内五部曲。他又擅长实践巴赞的“长镜头”理论,故事题材丰富多采、内容各异;尤能拍摄景致怡人、风格清新的法式风格文艺爱情电影,令各国影迷感动回味再三至今。

特吕福1984年罹患脑癌病逝,共有二十一部长片、四部短片导演作传世。

“对我来说,明天的电影比忏悔录或日记等自传体更加私人。年轻的电影制作者将会用第一人称表达自己,并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与电影连系起来:这些也许是他们的初恋故事、或最近的恋爱故事、他们的政治醒觉、他们的旅行故事、他们的病患经历、他们的兵役、他们的婚姻,他们对上一个的假期... 这些将是令人愉快的,因为这是真实又新鲜的... 明天的电影不会由公务导演执导,却是由构造一次美妙和令人兴奋的冒险历程的艺术家执导。明天的电影(的特点)将酷似创造它的人,观众的数量将与导演的朋友的数量成正比。明天的电影将是爱的行动。” — François Truffaut, published in Arts magazine, May 1957 Source: Miami New Times

相关

  • 富勒烯化学富勒烯化学 是一专门讨论富勒烯特性的有机化学领域。 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是因为对富勒烯衍生物和调整其特性的需要。例如,富勒烯难溶于水而增加一个合适的官能团能够增强其溶解
  • 希腊拉丁方阵希腊拉丁方阵(英语:Graeco-Latin square)为两个拉丁方阵相正交所得到的方阵。它跟数独一样,每一行、每一列都不会重复,并且每一个拉丁字母与每一希腊字母只配对一次,就称这两方阵
  • 半规管半规管(semicircular canals)是脊椎动物内耳迷路中掌管平衡感的器官,同样是维持平衡和与控制生物体姿势的一内耳感受装置,包括球囊(saccule)、椭圆囊(utricle)和半规管(semicircular
  • 内伦敦内伦敦(英语:Inner London)是一位于英格兰大伦敦中心地区的区域,依照时代与定义方式的不同包括了12至13个次级行政区,并与由其他外围次行政区所组成的外伦敦相对应。内伦敦这名词
  • 休·葛兰休·约翰·曼格·格兰特(英语:Hugh John Mungo Grant,1960年9月9日-),台湾媒体常称作休葛兰,是英国著名演员及电影监制,多次扮演英国中上流社会出身的角色。1987年凭借《莫里斯的情
  • 森都利亚大会森都利亚大会或百人队会议 (拉丁语:comitia centuriata)为古代罗马共和国三大投票会议之一。相传为第六代国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创立,参加该大会不分是罗马人民还是平民,凡是
  • 约翰·巴耳末约翰·雅各布·巴耳末(Johann Jakob Balmer,1825年5月1日-1898年3月12日),又译巴尔末,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主要贡献是建立了氢原子光谱波长的经验公式——巴耳末公式。巴耳末18
  • 斯吉尔布鲁木峰斯吉尔布鲁木峰是巴基斯坦的山峰,属于喀喇昆仑山脉的一部分,距离乔戈里峰9公里,海拔高度7,360米,是全球第66高山峰,奥地利攀山队在1957年6月19日首次登上该山峰。图例: 1:乔戈里峰
  • 2010年智利大地震2010年智利大地震发生在智利中南部马乌莱大区当地时间2010年2月27日3时34分(UTC 6时34分),震级最初报道为矩震级(Mw)8.3至8.5,后修正为8.8,是当地自1960年智利9.5大地震后震级最大的地震。此次地震震源深度35千米,震中位于智利第二大城市康赛普西翁东北偏北方向115千米、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南方向325千米处。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和阿根廷部分城市有震感。地震持续了约10至90秒。智利西部沿海处于纳斯卡板块(Nasca Plate)和南美板块(South American Plate
  • 曼纳海姆防线曼纳海姆防线(芬兰文:Mannerheim-linja)是芬兰建造于卡累利阿地峡用来防御苏联的防御工事。芬兰花了10年建设,成功将曼纳海姆防线建造成完整的防御工事体系。它由纵深约90公里的3道防御地带组成,各道防御地带配合着沼泽湖泊等天然障碍物兴建,构筑有670个固定发射工事和土木质火力点,另有近800个地下暗堡,并以交通壕连接。在主要防御地带前设有20~60公里纵深的缓冲地带。主要防御地带前和缓冲地带内广泛设置了反坦克和反步兵地雷和反坦克桩砦、反坦克壕和反坦克崖壁。在冬季战争期间,它被命名为“曼纳海姆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