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巴耳末

✍ dations ◷ 2025-07-08 16:06:57 #1825年出生,1898年逝世,瑞士数学家,瑞士物理学家,卡尔斯鲁厄大学校友,柏林洪堡大学校友,巴塞尔大学校友,光谱学家

约翰·雅各布·巴耳末(Johann Jakob Balmer,1825年5月1日-1898年3月12日),又译巴尔末,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主要贡献是建立了氢原子光谱波长的经验公式——巴耳末公式。

巴耳末1825年诞生在瑞士巴塞尔乡村的劳森,是家中的长子。大学时期曾留学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数学,1846年回到瑞士,担任中学时期的母校巴塞尔中学的工程制图教师。1849年巴耳末以关于摆线的论文在瑞士巴塞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859年起在瑞士巴塞尔女子中学担任数学教师,1865年到1890年期间兼任瑞士巴塞尔大学讲师。1868年和克里斯蒂娜(Christine Pauline Rinck)结婚,先后生育了6个孩子。1887年巴耳末出版了一本专著《投影几何学教程》。1898年在巴塞尔逝世,终年73岁。

巴耳末在巴塞尔大学兼任讲师期间,受到该校一位研究光谱的物理学教授哈根巴赫(E.Hagenbach)的鼓励,开始试图寻找氢原子光谱的规律。当时氢光谱见光区波段的4条谱线已经过埃格斯特朗等人的精确测定,通过观测恒星光谱也发现了紫外波段的10条谱线,然而它们波长的规律尚不为人所知。巴耳末从寻找可见光波段4条谱线波长的公共因子和比例系数入手,否定了将谱线类比声音的思路。受投影几何的启发,巴耳末利用几何图形为这些谱线的波长确定了一个公共因子,写出了巴耳末公式。

其中λ是谱线的波长,B=3.6546×10-7m。

巴耳末公式计算出的波长与实际测量值的误差不超过波长的1/40000,吻合得非常好。随后巴耳末又继续推算出当时已发现的氢原子全部14条谱线的波长,结果和实验值完全符合。1884年6月25日,巴耳末在巴塞尔自然科学协会的演讲中公布了这个公式,同年又将其发表在当地一个刊物上,1885年又刊载在《物理、化学纪要》杂志上。几年后,巴耳末又发表了有关氦光谱和锂光谱的各谱线频率之间的类似关系。

巴耳末原为一名默默无闻的数学教师,直到年届60岁才取得重要的成就,被视为“大器晚成”的代表。他的事迹也因此为人们所称道。巴耳末对于原子光谱的工作,特别是巴耳末公式的建立,对近代原子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纪念巴耳末,人们把氢光谱中符合巴耳末公式的谱线系命名为巴耳末系。月球表面的一个环形山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巴耳末环形山。

相关

  • 显生宙显生宙(Phanerozoic),或称显生元、显生代,是5.41亿年前大量生物出现的时期。显生宙即意为这个时期地球上有显著的生物出现。而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统称为隐生元或
  • 吸器吸器(英语:Haustorium)是由真菌菌丝形成特化构造,使容易从宿主身上吸收养分,许多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吸器,例如在活物寄生菌(英语:biotroph)之情形,系以细胞内吸器来插入细胞吸收营养
  • 宇宙的形状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与其包含的内容物所构成的统一体;它包含了行星、恒星、星系、星系际空间、次原子粒子以及所有的物质与能量,宇指空间,宙指时间。目前人类可观测到的宇宙,其
  • 美国太平洋舰队斯科特·斯威夫特詹姆士·瑞查生哈斯本·金梅尔切斯特·威廉·尼米兹雷蒙德·斯普鲁恩斯 小威廉·哈尔西美国太平洋舰队(英语:United States Pacific Fleet,简称“USPACFLT”)
  • 营运长首席运营官(英语:Chief Operating Officer,缩写为COO),又常称为营运长、营运总监,是公司团体里负责监督管理每日活动的高端管理人员,为企业组织中最高层的成员之一,是许多企业,尤其是
  • 北碧府 small(干乍那武里府)/small北碧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กาญจนบุรี,皇家转写:Changwat Kanchanaburi,泰语发音:),或音译干乍那武里府、甘差那武里府,是位于泰国中部之一个府。面积约19483.2平方公里,距离
  • 圣菲省圣菲省(西班牙语:Provincia de Santa Fe)为南美国家阿根廷二十三省之一,位于阿根廷东北部,省会圣菲。1自治市
  • 明州明州,唐朝时设置的州,在今浙江省宁波市境内。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采访使齐浣奏以越州的鄮县置,以境有四明山为名。土贡:吴绫、交梭绫、海味、署预、附子。户四万二千二百七,口二十
  •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China 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全称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
  • 康斯坦丁·卡拉西奥多里康斯坦丁·卡拉西奥多里(德语:Constantin Carathéodory,1873年9月13日-1950年2月2日),希腊数学家,长期居于德国。卡拉西奥多里1873年9月13日生于柏林,1902年到格丁根,在闵科夫斯基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