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二世

✍ dations ◷ 2025-10-30 05:10:08 #1604年出生,1622年逝世,奥斯曼帝国苏丹,三十年战争人物

奥斯曼二世(1604年11月3日-1622年5月20日)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自1618年至逝世期间在位。

奥斯曼是艾哈迈德一世及其妻Mahfiruze Hatice之子。他自小得母亲关心教育,后来成为一位有名的诗人,并通晓多种语言,包括阿拉伯语、波斯语、希腊语、拉丁语及意大利语。他在14岁时因为一场政变而登基。虽然年纪尚小,奥斯曼显示了作为一国之君的能力。他与波斯萨非王朝签订和约,结束奥斯曼-萨非战争 (1603年-1618年)。然后在三十年战争期间,波兰立陶宛联邦和奥斯曼帝国因摩尔达维亚公国的宗主权引发战争,他在1620年亲自领军入侵波兰,在楚措拉战役中获胜。由于1621年的战事失利,波兰立陶宛盖特曼扬·卡罗尔·霍德凯维奇在霍滕战役(1621年)成功抵挡奥斯曼军的多次猛攻,奥斯曼二世被逼与波兰签订和约,波兰军队撤出摩尔达维亚。他在羞辱中返回首都,认为“新军”的怯懦及官员的无能是今次失利的原因。

奥斯曼二世大概是首位察觉到作为苏丹亲卫军的新军对帝国的现代化弊多于利,并且打算着手处理这个问题的奥斯曼苏丹。他关闭了新军的咖啡店,那些地方是酝酿反苏丹阴谋的人的聚会处。他打算筹建一支效忠于自己的新部队,由安那托利亚、叙利亚及埃及等地的突厥裔人组成。此举引致新军发动政变,拘禁了奥斯曼二世,其后派人用弓弦勒死他。前任苏丹穆斯塔法一世被拥立复位。

奥斯曼是一位十分进取的苏丹,却欠缺一群有能力及决心的官员帮助他推行改革,以致被赶下台。他作为一个统治者来说,拥有敏锐的触觉,而且充满活力。跟他之后的大多数继承人比较,他是较为贤明的一位君主。他作为政治家的最大失误也许是他过早试行过多的事。

相关

  • 希氏脸希波克拉底面容 (拉丁语:facies Hippocratica)是指由于濒临死亡或长期患病、过度排泄、过度饥饿以及类似原因导致的面容改变。"容貌可以被描述如下:鼻子变尖,眼窝深陷,太阳穴下
  • 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法(英语: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缩写 HPLC),又译高效液相层析法,以前曾指高压液相层析法(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是一种色谱分析技术,用
  • 三夹板胶合板也叫夹板、多层材(英语:Laminated Veneer Lumber,缩写LVL,更通用的英文用语是Plywood)是第一种发明的科技木材。由比较薄的木单板制作。由相邻两层木纹相互垂直的木片(单板)
  • 衰变方式原子核物理学中的衰变方式主要有五种:
  • 艾尔佛列·古曼·吉尔曼艾尔佛列·古曼·吉尔曼(英语:Alfred Goodman Gilman,1941年7月1日-2015年12月23日),美国药学和生物化学家。因发现G蛋白与马丁·罗德贝尔一起分享199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
  • 腓力一世 (法兰西)腓力一世(法语:Philippe Ier,1052年5月23日-1108年7月29日)卡佩王朝国王(1060年—1108年在位)。腓力一世为法兰克人的国王亨利一世之子,母为基辅大公雅罗斯拉夫一世·弗拉基米罗维奇
  • 诺曼·艾布拉姆森诺曼·艾布拉姆森(英语:Norman Abramson,1932年4月1日-),生于麻塞诸塞州波士顿,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开发出ALOHAnet无线通讯系统。1953年,在哈佛大学取得物理学学士。1955年,于洛杉矶加
  • 全氟化合物全氟化合物(英语:Perfluorinated compound,缩写PFC)是指所有的碳-氢键被碳-氟键取代的有机氟化合物,包括仅含碳氟原子的碳氟化合物,以及可以视为其衍生物的氯氟烃、全氟醇、全氟醚(
  • 迈克尔·基顿迈克尔·约翰·道格拉斯(英语:Michael John Douglas,1951年9月5日-),艺名迈克尔·基顿(英语:Michael Keaton),是一名资深美国电影演员,最广为人知的角色为蒂姆·伯顿之《蝙蝠侠》中的蝙
  • 鸟居清长鸟居清长(1752年-1815年6月28日),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画家。鸟居清长为鸟居清满的学生,鸟居派的第四代继承人画家。属于铃木春信与喜多川歌麿之中时期的人物,活跃于天明年间。清长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