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二世

✍ dations ◷ 2025-04-11 17:05:54 #1604年出生,1622年逝世,奥斯曼帝国苏丹,三十年战争人物

奥斯曼二世(1604年11月3日-1622年5月20日)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自1618年至逝世期间在位。

奥斯曼是艾哈迈德一世及其妻Mahfiruze Hatice之子。他自小得母亲关心教育,后来成为一位有名的诗人,并通晓多种语言,包括阿拉伯语、波斯语、希腊语、拉丁语及意大利语。他在14岁时因为一场政变而登基。虽然年纪尚小,奥斯曼显示了作为一国之君的能力。他与波斯萨非王朝签订和约,结束奥斯曼-萨非战争 (1603年-1618年)。然后在三十年战争期间,波兰立陶宛联邦和奥斯曼帝国因摩尔达维亚公国的宗主权引发战争,他在1620年亲自领军入侵波兰,在楚措拉战役中获胜。由于1621年的战事失利,波兰立陶宛盖特曼扬·卡罗尔·霍德凯维奇在霍滕战役(1621年)成功抵挡奥斯曼军的多次猛攻,奥斯曼二世被逼与波兰签订和约,波兰军队撤出摩尔达维亚。他在羞辱中返回首都,认为“新军”的怯懦及官员的无能是今次失利的原因。

奥斯曼二世大概是首位察觉到作为苏丹亲卫军的新军对帝国的现代化弊多于利,并且打算着手处理这个问题的奥斯曼苏丹。他关闭了新军的咖啡店,那些地方是酝酿反苏丹阴谋的人的聚会处。他打算筹建一支效忠于自己的新部队,由安那托利亚、叙利亚及埃及等地的突厥裔人组成。此举引致新军发动政变,拘禁了奥斯曼二世,其后派人用弓弦勒死他。前任苏丹穆斯塔法一世被拥立复位。

奥斯曼是一位十分进取的苏丹,却欠缺一群有能力及决心的官员帮助他推行改革,以致被赶下台。他作为一个统治者来说,拥有敏锐的触觉,而且充满活力。跟他之后的大多数继承人比较,他是较为贤明的一位君主。他作为政治家的最大失误也许是他过早试行过多的事。

相关

  • 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Neutropenia 或 Neutropaenia),亦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血液中的一种中性粒细胞(一种白血球细胞)浓度异常低的血液系统疾病,中性粒细胞弥补大多数的循环白血球,
  • 贝克曼重排贝克曼重排反应(Beckmann rearrangement)是一个由酸催化的重排反应,反应物肟在酸的催化作用下重排为酰胺。若起始物为环肟,产物则为内酰胺。此反应是由德国化学家恩斯特·奥托·
  • 密苏里密苏里州(英语:State of Missouri)是美国第24个州,一般被划分在中西部地区之内。州鸟是东蓝鸲,州歌“密苏里华尔兹”,州花为山楂花。密苏里州创建于1821年8月10日,属于路易斯安那购
  • 提乌德里克四世提乌德里克四世(法语:Thierry IV,713年-737年4月30日),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国王(721年2月13日-737年4月30日在位)。提乌德里克四世是达戈贝尔特三世之子。父亲达戈贝尔特三世于717年
  • 大黄鱼大黄鱼(学名:Larimichthys crocea),又名黄花鱼,是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鱼类中的一种食用鱼。一般体长30-40厘米,体重400-800克,身体呈金黄色,尾柄长为高的3倍多。大黄鱼主要分布于中
  •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时间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时间(俄语:красноярское время,简称KRAT)是俄罗斯的一个时区,以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首府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命名。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时间比UTC
  • 1/2次列车1/2次列车可以指目前仍在运营的下列列车车次:1/2次列车也曾经应用于下列列车:
  • 市冈裕次市冈裕次(英语:Yuji Ichioka,1936年6月23日-2002年9月1日),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市,美国历史学家与人权运动者。他首先提出以亚裔美国人(Asian American)的名称,来取代东方人的说法,并努
  • ABC记谱法ABC记谱法是19世纪出现的一种记谱法,以A到G的字母记录音高,再配以其他符号用来记录变化音、音长等,由克里斯·瓦尔莎发明。后来由于计算机使用ASCII字符集又要处理音乐,ABC记谱
  • 坎达拉努坎达拉努(英语:Kandalanu)(?-前627年)巴比伦第九王朝末位国王(公元前647年—公元前627年在位)。前任国王沙马什·舒姆·乌金死于亚述人之手后,他由亚述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