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肝吸虫

✍ dations ◷ 2025-04-25 14:13:29 #泰国肝吸虫
泰国肝吸虫(学名:Opisthorchis viverrini),又称“香猫肝吸虫”,是一种可寄生在肉食性动物胆管的吸虫,其生活史与中华肝吸虫极为相似,以胆汁为食,可造成肝、胆病变,主要分布在泰北、老挝一带,当地约有八、九成乡村人口以及一半的城市人口受到感染,估计约有九百万人受到影响。成虫尺寸介于长5至10毫米、宽1至2毫米的范围,体型狭长而扁平,虫体一端具有口吸盘,其肠管自此延虫体两侧分叉延伸至尾端,在前端约五分之一界线处,另有一个与口吸盘约略等大的腹吸盘。此外泰国肝吸虫雌雄同体,一对睾丸呈现圆形花瓣状是此寄生虫的特色,分布在口吸盘的另一端,并占虫体后端三分之一的区域,卵巢则位于中后段三分之一线上,子宫则在中段盘绕,占全长约三分之一,两旁可见网点状的卵黄腺。泰国肝吸虫的生活史与中华肝吸虫相似,虫卵必须在淡水螺中孵化,经过四个发育阶段后离开螺体,并寻找鲤科的淡水鱼作为第二中间宿主,在鱼鳞、皮肤、肌肉组织发育后,透过其他动物生吃、未完全熟食这些鱼,幼虫可在食用者体内脱去外囊,经过四周发育成虫,可在宿主体内活上40年之久,每日约产下1000至2500颗卵,可随胆汁一同进入消化道,最后随粪便排出,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多数感染者不产生症状,或是仅有如消化不良(dyspepsia)、腹痛、腹泻、或便秘的症状轻微;但长期下来,会发展成较为剧烈的感染症,像是肝肿大(hepatomegaly)或出现胆管炎(cholangitis)、肉芽肿性胆囊炎(cholecystitis)、甚至引发胆囊上皮细胞癌(chlolangiocarcinoma),严重时甚可致命。诊断时主要依据光学显微镜对排泄物中的虫卵鉴定,但是泰国肝吸虫虫卵亦与中华肝吸虫相似,因此显微镜下不易区分,因此可透过问诊比对盛行区域,或进一步使用PCR、ELISA等技术做进一步分析,由于病理机制相似,使用的药物也是Praziquantel,因此无法确认物种时,仍可以相同的方式治疗。

相关

  • 泰卢固语泰卢固语(తెలుగు)是印度安得拉邦的官方语言,属于达罗毗荼语系,是印度六大传统语言之一。泰卢固语是印度安得拉邦泰卢固人的语言,印度宪法承认的语言之一。属达罗毗荼语系中
  • 西德尼·德雷尔西德尼·戴维·德雷尔(英语:Sidney David Drell,1926年9月13日-2016年12月21日),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军备控制专家。
  • 浓硫酸硫酸(化学分子式为H2SO4)也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是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矿物酸,一般为透明至微黄色,在任何浓度下都能与水混溶并且放热。有时,在工业制造过程中,硫酸也可能被染成暗
  • 豚鼠科豚鼠科(学名:Caviidae)是分布于南美洲的一类啮齿类动物,本科很多种类被驯化为宠物,如豚鼠属的豚鼠(Cavia porcellus),俗称“荷兰猪”或“几内亚猪”。
  • 地层下陷地面沉降(英语:land subsidence),泛指地面向下沉陷的垂直地表变形,基准面一般以平均海水面为基准。变形方向与地壳抬升运动相反。地面沉降发生的时间尺度分布极广,从几日到几千年
  • 呼吸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Respiratory Diseases)。 是指局限于呼吸系统的疾病。从生理上分为两类:阻塞性肺病和限制性肺疾病。 从解剖学上可分为: 上呼吸道疾病,下呼吸道疾病,肺间质疾病和
  • 西澳凉流西澳洋流(英语:West Australian Current或Western Australian Current),是位于南冰洋及南印度洋表面的寒流,具季节性,于冬季较弱,夏季较强,而且受当地风势影响。西澳寒流位于澳大利
  • ɛ半开前不圆唇元音是母音的一种,用于一些语言当中,国际音标以⟨ɛ⟩代表此音,而X-SAMPA音标则以⟨E⟩代表此音。表内成对的元音分别为不圆唇/圆唇。
  • 物质波在物理学里,物质波(即德布罗意波)系指物质具有波动性的现象。由于物质具有粒子性与波动性,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路易·德布罗意于1923年在博士论文《量子理论研究》里提出,粒子波
  • 烈爱天堂《憑空而來》(德语:Aus dem Nichts)是一部2017年电影,为德国导演法提·阿金执导的剧情长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