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的诞生

✍ dations ◷ 2025-11-28 21:43:35 #临床医学的诞生

临床医学的诞生(法语:),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第二部专著,1963年在法国出版法文版,1973年被翻译为英语。自他上一部作品《疯癫与文明》开启了知识考古的哲学研究范式之后,本书也是其专注于研究经验事实基本结构的一种变化,书中所分析的医学变化不过是这种变化的一个实例,因此本书成为《知识考古学》及其方法论的重要奠基作品。同时,本书也是福柯对“话语结构”这一议题的深入探讨之作,通过对医学话语及其底层结构的考察,试图阐明知识型(episteme)是如何运作并表达自己的,这也为他下一部作品《词与物》对话语一般层面的描述做了事实经验层面的铺垫。

福柯在此书中的中心议题是:科学的话语如何构造和制约人们的感性经验。福柯认为,一项陈述的意义不是来自说话者的意图,而是和话语系统中与其他话语的关系密切相连。在该书的前言中,福柯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18世纪中期波姆的病例,波姆在对一个癔病患者症状描述时,以一种缺乏感官知觉基础的,甚至是幻象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一种被称为“假膜”的疾病发生源。与此相反,医生贝勒在观察脑组织损伤和脑部覆膜时,即“慢性脑膜炎”,真正看到了病灶形成的“假膜”,并用一种精确的词句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具有稳定可见性的世界。福柯在此发问:是什么样的基本经验使我们在确定性的知识层面中、在产生确定性知识的领域产生这样大的差别?为什么18世纪的医生没有看到他们声称看到的东西,而一定要等几十年的时间才能驱散这些幻想,揭示出真实的事实?

福柯认为是话语对感性经验的制约作用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更进一步说,是话语体系的变化导致了感性经验的变化。在18世纪,医学更多的是分门类的科学,医生们将特定的疾病的分类体系作为自己的关注焦点,这时候的医学还没有临床的结构。到了19世纪,医学从业者将目光从这种分类体系转向了病人和病人的身体,也就是临床医学的第一阶段——病状医学。在病状医学中,医生眼中的疾病不再是确定的客观实体(“假膜”),而是表现病理的象征符号,对症状的观摩与阐释都被融入了特定的语言体系中。:168

从18世纪末开始,症状医学的感知方式再次转变。在症状医学中,其医疗感知方式是“凝视”(gaze),即关注疾病表面的现象,捕捉各种象征符号,其实质是滞留于语言世界之中。与此同时,感知方式开始朝着“洞视”(glance)方向转变,这种洞视不是“扫视一个领域,而是切入一个点,一个中心点或关键点,因为超出了他所能感知的范围,不再被直接的感觉方式所迷惑……它实质上具有破除迷信的能力。”所以,洞见已经把医生的目光从病人体外切入到病人的身体构造中,试图探视人体的身体构造,这也成为症状医学被超越的标志,使症状医学向解剖医学转变,从而进入到临床医学的第二阶段。

解剖医学引起的变化,首先起于死亡观念的转变。死亡在这里不再被看做是生命和疾病终结的时间点,而成为一个时间过程,即“它不仅被确认为病人已经死亡的某种标志发生以前就已经存在,而且在这种标志后人在继续”。其次是空间概念的变化,解剖医学要求医生由一种时间的一维性扩展至空间的三维性。最后,医学知识的标准也产生变化,医学不再追求理想性和政治色彩的“健康”状态,而转向探求器官和组织的“正常”状态。

福柯认为,解剖医学引起的最重要的变化在于,人成为科学的对象。解剖医学敢于用手术刀切割尸体,将人的内脏器官暴露出来,“打破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科学不能运用于人的古训,第一次将人置于科学的利刃之下”。:170

《临床医学的诞生》在延续上一部作品《疯癫与文明》在知识考古学方面探索的同时,开启了对话语结构的探讨,其涉及的哲学命题也由此日趋丰富,是福柯早期知识考古学和谱系学三部曲(《疯癫与文明》、《临床医学的诞生》、《规训与惩罚》)之一。

相关

  • 教父时期教父(英语:Church Fathers,或 Fathers of the church),又译为天主教早期教父(Early Church Fathers),是天主教会(基督教)早期宗教作家及宣教师的统称。他们的著作被认定具备权威,可以作
  • 第四代光盘光盘(英语:Optical disc,又译作光碟)于1965年由美国人发明,当时所存储的格式仍以模拟信号(Analog)为主。它是用激光扫描的记录和读出方式保存信息的一种介质。大约在1990年代中期时
  • 丹尼·葛洛佛丹尼·李柏恩·葛洛佛(英语:Daniel Lebern Glover,1951年2月20日-)是一名美国男演员、导演、监制和政治活动家。葛洛佛较著名的是在《轰天炮》系列电影(1987年至1998年)中饰演罗杰
  • 二氢卟吩有机化学中,二氢卟吩是一种大型杂环化合物,具有一个芳香环作为核心,由3个吡咯与一个吡咯啉通过四个=CH-连接而成。不同于卟吩或卟啉的中央芳香环结构,二氢卟吩的芳香性不是通过
  • 蓄奴州与自由州蓄奴州是指美国内战前认为奴隶制度合法的州份,相对的自由州是指禁止输入奴隶或随时间逐渐消除奴隶制度的州份。奴隶制度问题是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之一,随后于1865年亦根据美国
  • 高尖石高尖石(英语:Pyramid Rock)位于南中国海西沙群岛的宣德群岛中,位于东岛西南约7海里。面积约0.04平方公里,海拔约7米,是西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海面的火山岛。周围陡峭壁立,远远望去形似
  • 黄承吉黄承吉(1771年-1842年),字谦牧,号春谷。清代官员。江苏江都人。黄承吉是黄仰岑次子,生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幼时聪慧,博览群书,兼通中西历算,十二岁时以《白蝶诗》为金棕亭博士所激赏
  • 先进传输快取先进传输快取(Advanced Transfer Cache,简称ATC),是英特尔(Intel)公司用于其Pentium III系列(及此以后)的处理器,其内部第二阶快取内存(en:L2 cache)在架构连接上的设计技术,首次使用此
  • 无棘溪蟾无棘溪蟾(学名:)一种分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两栖动物,隶属于蟾蜍科蟾蜍属。成年蛙体长约60毫米。背部疣粒顶部无棘亦无角质颗粒;指侧无缘膜;跗褶短而明显;舌软骨窄而长。蝌蚪口角唇乳突成丛状,腹部具有大吸盘。背部为灰棕色,脊背有一条灰白色纵线;腹部灰白色,布满偏平的小疣粒。无棘溪蟾最早发现于云南省西部漾濞县,生活于海拔1800~2100米的山区溪流附近。2015年在湖北省神农架也有发现。本种最初发现时因蝌蚪口宽与体宽比、腹部具有大吸盘;成体无鼓膜、无耳柱骨等特征显著,而专门设立了一个新属-溪蟾属(),本种为该
  • 嘉义县 (清朝)嘉义县是清朝在台湾所设的行政区划之一,是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时为嘉奖林爽文事件中县民力守诸罗县城之事,而将诸罗县更名而来。当时军机处原向乾隆帝拟定的名称包括嘉忠、怀义、靖海、安顺,最终乾隆帝在嘉忠、怀义当中圈选了嘉义二字,作为原诸罗县所更改之名称。嘉义县成立后辖域仍有所调整,但仍维持到割台时才被日本政府规划改制成“台南县嘉义支厅”(实际上台湾南部的台南府城被日军所控制时已改制台南民政支部嘉义出张所)。嘉义县成立时,北以虎尾溪与彰化县为界,南以新港溪(今盐水溪)与台湾县为界,相当于今天台湾云林县中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