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义县是清朝在台湾所设的行政区划之一,是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时为嘉奖林爽文事件中县民力守诸罗县城之事,而将诸罗县更名而来。
当时军机处原向乾隆帝拟定的名称包括嘉忠、怀义、靖海、安顺,最终乾隆帝在嘉忠、怀义当中圈选了嘉义二字,作为原诸罗县所更改之名称。
嘉义县成立后辖域仍有所调整,但仍维持到割台时才被日本政府规划改制成“台南县嘉义支厅”(实际上台湾南部的台南府城被日军所控制时已改制台南民政支部嘉义出张所)。
嘉义县成立时,北以虎尾溪与彰化县为界,南以新港溪(今盐水溪)与台湾县为界,相当于今天台湾云林县中南部、嘉义县市、台南市北部,以及南投县西南部一带。
道光十五年(1835年)时,曾文溪以南改归台湾县所辖,台湾设省后,北港溪以北之地改归新设之台湾府云林县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