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拆分

✍ dations ◷ 2025-09-17 05:31:23 #手性拆分
手性拆分(Chiral resolution),亦称光学拆分(Optical resolution),或外消旋体拆分。在立体化学中,用以分离外消旋化合物成为两个不同的镜像异构物的方法,为生产具有光学活性药物的重要工具。与不对称合成法比较,手性拆分的缺点为仅有50%的产率。有时在拆分的同时将不需要的对映异构体外消旋化,使其不断转化为需要的一个对映体,将拆分和外消旋化同时进行,从而使拆分的产率超过50%。这种方法称为动态动力学拆分。酮的烯醇化是常用的外消旋化反应。手性拆分的主要方法有:化学拆分法适用于含有易反应基团,而且反应后也容易再生出原来的对映体化合物的分子。最常见的易反应基团为酸碱基团,这是由于酸碱反应非常简便,生成的盐类比较容易结晶,拆分剂酸、碱(通常为天然存在的酸或生物碱)廉价易得或可方便回收,也比较容易制得旋光纯。常用的酸性拆分剂有:(+)-酒石酸、(+)-樟脑酸、(+)-樟脑-10-磺酸、L-(-)-苹果酸等;常用的碱性拆分剂有:(−)-马钱子碱、(−)-番木鳖碱、D-(−)-麻黄碱、(+)或(−)-α-苯乙胺等。对于需要拆分的醇类化合物,主要有三种方法:⑴ 用异氰酸酯转化为相应的非对映异构的氨基甲酸酯;⑵ 用手性酰氯或酸酐转化为酯;⑶ 用二酸或分子内酸酐转化为羧基酯,然后用光活性的碱拆分。对于需要拆分的醛、酮,一般通过用氨/胺转化为腙、缩氨脲、肼亚胺等非对映异构体的方法来进行拆分。化学拆分的方法也是由路易·巴斯德引入的。1853年他用这个方法,以(+)-辛可毒(cinchotoxine)为拆分剂,成功将外消旋酒石酸拆分为两个异构体。一个例子:药物度洛西汀(Duloxetine)的合成中就利用了化学拆分法:首先是将外消旋的羟基胺(1)溶于甲苯和甲醇中,加入光活性的(S)-扁桃酸(3)作拆分剂,这时(S)-构型羟基胺的胺氮原子会与扁桃酸形成不溶性的非对映异构盐,而(R)-构型的羟基胺则留在溶液中。滤去(S)-羟基胺形成的盐后,将滤渣用氢氧化钠处理,便得到(S)-羟基胺。留在溶液中的(R)-羟基胺可以在盐酸作用下发生差向异构化,转变为(S)-羟基胺,从而被沉淀、滤去、中和为纯的(S)-羟基胺,得以回收。这种方法即首段中介绍的动态动力学拆分法,也称RRR合成(Resolution 拆分,Racemisation 外消旋化,Recycle 回收)。

相关

  •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影响神经系统的一小类医学病症,有600多种不同的疾病,包括遗传性疾病、感染、癌症、癫痫发作(如癫痫)、心血管疾病(如中风)、先天和发育障碍(如脊柱裂)和退行性疾病(
  • 甲烷生成产甲烷作用,又称甲烷生成,指合成甲烷是微生物代谢的重要的和广泛的形式。可以生成甲烷的微生物称作产甲烷菌(英语:Methanogen)。这些微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中的古菌域,这是在系统发
  • 亚他薛西斯一世阿尔塔薛西斯一世,又译亚他薛西斯一世(古波斯楔形文字:
  • 小便尿,又称尿液,是人类和脊椎动物为了新陈代谢的需要,经由泌尿系统及尿路排出体外的液体排泄物。排出的尿液可调节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以及清除代谢废物且可同时散热,尤其是退化
  • 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拉丁语:Sciatica),也被称为坐骨神经炎或腰椎神经根病变,它的症状是背部与腿部的疼痛。疼痛的范围上自背部,下至腿部的背侧、外侧、或正面。一般而言,症状只出现在身体的
  • 导游导游是旅游活动中的一位角色人物,是旅游业中的一个前线职业。在旅行团中的前线服务员有旅游车司机、领队及导游有时候会有摄影师。领队:是当地接待单位的前线代表,负责带领团员
  • 阿斯图里亚斯语阿斯图里亚斯语(阿斯图里亚斯语:Asturianu,阿斯图里亚斯语发音: /astuˈɾjanʊ/)又称作llïonés、mirandés或Bable,是罗曼语族下的一种语言,在西班牙的阿斯图里亚斯、莱昂、萨
  • 卢·贾里格亨利·路易斯·贾里格(英语:Henry Louis Gehrig,1903年6月19日-1941年6月2日)是美国职棒大联盟史上最伟大的一垒手,职棒生涯都效力于纽约洋基。贾里格生涯以稳定性高、不易受伤著
  • 列国印度列国时代(梵语:महाजनपद,Mahajanapada,意为“大国”,约前600年—约前300年),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前承印度吠陀时代。主要是十六大国并立争霸,这些大国主要分布在印度中
  • 胡人胡人,或称胡族,中国古代汉族对外族的称呼,主要是指欧亚大草原上的游牧民。该名称来源一说是匈奴人在历史上自称为“胡”,另有说法为鹘人的错写,因为草原游牧民族多有养鹰的传统,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