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希罗尼穆斯·博克
✍ dations ◷ 2025-04-26 11:59:25 #希罗尼穆斯·博克
希罗尼穆斯·博克(德语:Hieronymus Bock,拉丁名:Tragus,1498年-1554年2月21日)是文艺复兴时期德意志植物学家、医师和信义宗神职人员。他的著作是《新草药志》,其中涉及了近七百种植物。他将中世纪的植物学建立在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开始了其向现代科学的过渡。由于缺少记录,希罗尼穆斯·博克的早年生活鲜为人知。他于1519年6月28日在海德堡大学注册。他在入学前就听说了1518年春天的海德堡辩论(德语:Heidelberger Disputation),接触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他于1523年结婚。同年,在路德维希二世伯爵的指示下,他搬到茨魏布吕肯,成为一所学校的老师,并兼任伯爵的花园总管。在工作了九年后,伯爵不幸去世。之后,他搬到了霍恩巴赫,成为了信义宗牧师,在闲暇时间研究植物。1539年,他出版了没有插图的《新草药志》;之后又再版多次。这本著作没有跟从古希腊医师迪奥科里斯的传统,而是独创地使用了一种新的系统,分类并描述了近700种植物。它被视为中世纪植物学向现代植物分类学过渡的开端。在葡萄酒文化中,德国出产的著名雷司令白葡萄的现代拼写法“Riesling”最早可见于博克1552年版本的《新草药志》中。希罗尼穆斯·博克与同时代的莱昂哈特·福克斯和奥托·布伦费尔斯一同被称为“德国植物学之父”。为了纪念希罗尼穆斯·博克对植物学的贡献,虱子草属和刺痒藤属(英语:Tragia)以他的拉丁名特拉古斯(Tragus)命名。1993年,霍恩巴赫市成立“希罗尼穆斯·博克小学”。
相关
- 外毒素外毒素(英语:Exotoxin)是细菌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能损坏宿主细胞或引起宿主细胞代谢紊乱,其毒性甚强,可造成重大损害。医学导航:毒理学毒理学 / 毒素中毒和毒性解毒剂
- 疱疹病毒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是一类双链DNA病毒,以羊膜动物为宿主,其中有部分病毒可感染人类,造成单纯疱疹与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病毒第一型(HSV-1)与第二型(HSV-2)感染)、水痘与带状疱疹
- 铜绿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也有写作CuCO3·Cu(OH)2,颜色翠绿,在自然界中铜通常以此种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它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不溶于
- 腹膜腹膜是指在存在高等脊椎动物腹腔中的一层黏膜,主要由间皮细胞构成,借由结缔组织的支持所形成的一层膜状组织。腹膜包覆大部分腹腔内的器官,能分泌黏液润湿脏器的表面,减轻脏器间
- 语言习得语言习得(英语: language acquisition,又译“语言悉得”〔因为此概念与学习无关〕)是人类语言发展的进程,也是典型的人类特有的特征之一,因为非人类的生物不使用语言交流。第一
- 家畜胚胎学家畜胚胎学是胚胎学的一支,为研究家畜和家禽的胚胎的机理产生发展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家畜家禽是从受精到分娩或孵出之前,胚胎子宫或卵膜发育的过程。
- 窑窑,是一个隔热的房间,一种烤炉,用来产生足够的温度以完成一些加工,例如硬化、干燥、或化学变化。用窑来把粘土加工成陶器、瓷砖和砖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传统窑是固定的,近代有
- 胞壁质肽聚糖,存在于真细菌中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中。肽聚糖的骨架是由两种糖衍生物:N-乙酰葡糖胺(GlcNAc)和N-乙酰胞壁酸(MurNAc)交替相连而形成的多糖链,这些链相互交
- 马岛长喙天蛾马岛长喙天蛾(学名:Xanthopan morgani),又名非洲长喙天蛾、马达加斯加长喙天蛾,是天蛾科的一个物种,分布于非洲东部。马岛长喙天蛾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那演化出超长的口器,体色大部分
- 美国河流列表美国的主要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