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izzaro反应

✍ dations ◷ 2025-05-16 07:58:08 #Cannizzaro反应
坎尼扎罗反应(Cannizzaro反应),也译作康尼查罗反应、康尼扎罗反应、卡尼扎罗反应,是无α活泼氢的醛在强碱作用下发生分子间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分子羧酸和一分子醇的有机歧化反应。意大利化学家斯坦尼斯劳·坎尼扎罗通过用草木灰处理苯甲醛,得到了苯甲酸和苯甲醇,首先发现了这个反应,反应名称也由此得来。反应的综述参见:。坎尼扎罗反应中常用的醛有芳香醛(如苯甲醛)和甲醛。对于有活泼氢的醛来说,碱会夺取活泼氢,从而发生羟醛反应,降低坎尼扎罗反应的收率。分子内的坎尼扎罗反应也是可以发生的,有时产物羟基酸可以进一步失水环化生成内酯。首先发生碱对羰基的亲核加成,四面体型中间体再与强碱作用,失去一个质子变为双负离子(坎尼扎罗中间体)。由于氧原子带有负电荷,具有供电性,使得邻位碳原子排斥电子的能力大大增强。两个负离子中间体都可与醛作用,碳上的氢带着一对电子以氢负离子的形式转移到醛的羰基碳上,形成一个醇盐负离子和一个羧酸根负离子。坎尼扎罗反应中的水可以参与反应,生成氢气,也证实了氢负转移的过程。总之,该反应是一个动力学上的三级反应,对于醛是二级反应,而对于碱是一级反应: rate = k2 在高浓度碱性环境下,第二个反应历程变成主要的,此时对碱成了二级反应: rate = k2 + k'22交叉坎尼扎罗反应是坎尼扎罗反应的一种类型:混合两个不同的不含α氢的醛,使其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交叉氧化还原反应,称为交叉坎尼扎罗反应。这样的反应常会产生多种产物,没有制备价值。但如果其中一个醛为甲醛,则其总是自身被氧化为甲酸(因为甲醛还原性最强),而另一个反应物被还原为醇,这样的反应有制备价值。例如,工业上制取季戊四醇就是用的这个方法。(下图)反应机理: gif动画

相关

  • 笔迹学笔迹学(英语:Graphology)是一种研究和分析笔迹的伪科学,主要是借此分析人的心理。在医疗领域,有时会利用笔迹分析来辅助大脑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跟进。笔迹学常被误会是文件鉴
  • 埃德沃德·迈布里奇埃德沃德·迈布里奇(Eadweard James Muybridge,/ˌɛdwərd ˈmaɪbrɪdʒ/;1830年4月9日-1904年5月8日)是一位英国摄影师,知名于在摄影运动研究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和在电影放映机的
  • 癶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〇五个(五划的则为第十一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癶部归于五划部首。癶部通常是从正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
  • 北非战场轴心国: 意大利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1940年6月10日至1943年5月16日在北非发生了北非战役。它包括发生在利比亚和埃及的沙漠(西部沙漠战役,也被叫做沙漠战争)以及摩洛哥和阿
  • 纤维病毒科丝状病毒科(学名:Filoviridae),单股反链病毒目,是一种感染脊椎动物的病毒,包含的属有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病毒粒(Virion)具有复杂构造,具外套膜(envelope),核鞘(nucleocapsid),聚合酶
  • 二磷酸脱氧胞苷去氧胞苷二磷酸(Deoxycytidine diphosphate,dCDP)是一种核苷酸,是胞苷三磷酸(CTP)的衍生物,比CTP少了一个位于五碳糖2号碳上的-OH基,以及一个磷酸根。
  • 罗盘指南针,又称罗盘或司南,是一种用于指示方向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种方向判读,譬如航海、野外探险、城市道路、地图阅读等领域。指南针可分为依靠磁力与不依靠磁力两类。依靠磁力的
  • 非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简称NHL,是指霍奇金氏淋巴瘤以外的其他淋巴瘤。其症状包括淋巴结肿大(英语:Lymphadenopathy)、发烧、盗汗、体重降轻、容易疲倦。其他症状
  • 正丁烷丁烷,又称正丁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4H10,结构式为CH3CH2CH2CH3。丁烷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易液化、易燃的气体。它最早由英国化学家爱德华·弗兰克兰德(英语:Edward
  • 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英语:Fatty acid)是一类羧酸化合物,由碳氢组成的烃类基团连结羧酸所构成。三个长链脂肪酸与甘油形成三酸甘油酯(Triacylglycerols),为脂肪的主要成分,归于脂类。饱和脂肪酸(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