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类学博物馆
✍ dations ◷ 2025-09-04 19:13:14 #人类学博物馆
坐标:25°01′04″N 121°32′06″E / 25.017815°N 121.534912°E / 25.017815; 121.534912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博物馆收藏承接自台北帝国大学时代“土俗人种学讲座”标本室的收藏,创设于1928年,包含民族学与考古学标本,原本位于洞洞馆,在洞洞馆拆除后迁移至台大校史馆。人类学博物馆前身为人类学系标本室,更前身为日治时期的台北帝国大学文政学部土俗人种学讲座之标本室,二战后改名为民族学研究室,归在台大文学院史学系。1949年,台大成立考古人类学系,此馆又改名为考古人类学标本室,沿用30几年后,1983年因系更名而跟着改名为人类学系标本室。原先人类学系标本室位于洞洞馆人类系馆,一楼展示民族学标本,二楼展示考古学及体质人类学标本,但学校因为要兴建人文大楼而拆除该馆,原来藏于人类系馆中近六千件的民族学标本文物,搬入台大校史馆西侧,成立人类学博物馆,此馆于2010年11月13日重新开幕,内部分为民族学展示厅与考古学展示厅。
过去在洞洞馆的人类系标本室一周只对外开放2天,迁到校史馆西侧后,人类学博物馆除每周二和国定假日公休,其他时间全天对外开放。可分为三个时期民族学展示厅收藏品大约有五千多件,最早的收藏品可追溯至1895年伊能嘉矩所采集之珍贵藏品,如泰雅族贝珠衣、馘首标帜,及平埔族雕刻和衣饰等,伊能嘉矩也是在台湾进行原住民研究的先驱。到了1928年台北帝国大学“土俗人种学讲座”成立标本室,移川子之藏和宫本延人等为推展民族学研究,才开始系统性累积各族物质文化标本。而展示厅藏品主要来自台北帝大时期,少部分来自本系教师于1950、1960年代的采集,采集当是至今已有50到100年间。展示柜陈列了许多原住民族群的物质文化,并另辟专区陈列陶瓮、石与木雕。
目前展示分为“考古学田野调查”与“民族学田野调查”两单元,主要是介绍研究人类学的重要方法-田野调查,主要以照片形式展出。尤其以考古学来说,类系绝大多数的藏品都是历次包含大学部田野实习课程发掘所获得的研究资料。本厅主要收藏1910年代至1960年代初期入藏的台湾土著民族(今原住民)的各种日常生或器具。从最早日治时期的土俗人种学讲座到现在,陈列室经历了许多变迁,从草创、成长到战争破坏与战后复原,现在所藏的标本都成为人类学系和台湾大学重要的资产之一。
考古学标本的主要来源多为人类系田野课程或室研究各遗址而挖掘出或是地表采集的文物,大部分为台湾各地史前遗址的文物,包含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角器、牙器、墓葬、人骨、兽骨、贝类等,还有少数中国大陆和世界各地所见之标本
,包括山西彩陶、热河省承德台地史前遗物、殷墟出土甲骨及汉代明器等。另外,还有专提供教学用的体质人类学标本,包括世界各地人类学化石标本模型大约六十三件、北京人骨骼模型三十九件、现代人骨一付、猩猩骨骼一付、世界各人种头发标本三十三件。
目前考古学展示厅尚未开放展示,还在筹备规划当中。
相关
- 感觉减退感觉减退(hypesthesia)是多种医学病症的常见继发效应,表现为体感或感觉减弱,或者感受刺激的部位敏感性部分丧失,俗称麻木。感觉减退主要由神经损伤和血管阻塞引起,进而导致被阻塞
- 碳锌电池碳锌电池,又称碳锌干电池、碳性电池、碳性电芯、干电池、酸性锌碳电池。碳锌电池有一层由锌构成的外壳,作为电池的负极。碳锌电池是从液体Leclanché电池发展而来。传统或一般
- 克拉伦代克克拉伦代克(荷兰语:Kralendijk)是荷兰海外领地博奈尔的首府,也是当地的主要港口。“克拉伦代克”意为“珊瑚礁”。该城市的当地名称为Playa。
- 表面处理技术表面处理技术(Surface treatment)指的是通过对材料的表面进行改性或者涂覆一层其他材料实现对基底材料的保护。材料的损坏和失效大多是从表面破损开始的,因此针对材料的表面处
- 棕褐色又称茶色,是由混合小量红色及黄色,橙色及蓝色,或黄色及紫色颜料构成的颜色。棕色只有在更亮的颜色对比下才看得出来。
- 异丙硫醇异丙硫醇(Isopropanethiol),又称为2-丙硫醇,是一种硫醇类的有机化合物。它是醇的一种类似物,结构就是异丙醇的氧被硫取代。异丙硫醇是一种闪点易燃的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微量具
- 新左营车站台铁:岛式月台三座(第一月台仅使用一侧)高铁:岛式月台三座 捷运红线:台湾高铁左营站、台湾铁路管理局新左营站、高雄捷运左营(高铁)站,是不同铁路客运系统业者对自身所营运,但在同一
- 徐福徐福(?-?),即徐巿(“巿”,拼音:fú,注音:ㄈㄨˊ,分勿切,音同“弗”),字君房,秦朝时齐地人,为一方士,曾担任秦始皇的御医。徐福的事迹,最早见于《史记》的“秦始皇本纪”和“淮南衡山列传”(在秦
- 穆荫穆荫(?-1864年),字清轩,托和络氏,满洲正白旗人,晚清大臣。咸丰元年,命以五品京堂候补,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兵部尚书穆荫与怡亲王载垣授命为钦差大臣,赴通州
- 闽中语闽中语,又称闽中话,是通行于福建省中部山区部分县市的一种闽语。使用闽中语的人主要在福建中东部的三明市市区及其管辖下的永安市和沙县。在中国大陆,闽中语被当做汉语的一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