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俄语正写法改革

✍ dations ◷ 2025-05-07 16:34:46 #俄语,正写法

1917年至1918年的俄语正写法改革(Орфографическая реформа 1917—1918 годов)是发生在十月革命前后的俄语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修改了一些原有的正写法规则,废除了І、Ѳ、Ѣ和Ѵ4个字母,并且删除了词尾不发音的字母ъ。

这次正写法改革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可行性讨论和充分准备后才开始实行。1904年,俄罗斯帝国科学院的阿列克谢·沙赫马托夫院士被委任领导一个科学院下属委员会,探讨拼写法改良的首要问题。1911年,科学院召开了特别会议,认可了委员会的工作,要求委员会尽快完成改革方案的主要部分,并宣布将于1912年正式公布改革方案。改革方案出台以后,大量著作改用新的拼写法成书、付印,比如俄国著名世界语学者彼得·斯托扬(俄语:Стоян, Пётр Евстафьевич)在1914年翻译的一些由世界语者阿贝兹古斯创作的故事。1917年5月11日(俄历24日),拼写法改革方案以“俄语拼写法简化研讨会最终决议”的名义正式由俄国临时政府官方对外公布。5月17日(30日),临时政府教育部下发命令要求各州的督学立即实行新的拼写法,并在6月5日(俄历22日)再次下发相关命令。

十月革命后的1918年1月5日(俄历1917年12月23日),一份由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委员安纳托利·卢那察尔斯基院士起草的关于推广新拼写法的命令刊登在苏维埃人民委员会的机关报刊《工农临时政府报》(«Газета Временнаго Рабочаго и Крестьянскаго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宣布自1918年1月13日(俄历1918年1月1日)起所有政令和政府出版物、报刊杂志等都要以新的拼写法编印发行。政令实施后第一份按照新拼写法拼写单词的出版物是《工农临时政府报》。这份报刊严格按照新拼写法拼写每个单词,尤其是字母ъ只用于音节划分而不再出现在词尾。然而,某些报刊对这个政令执行得更加“彻底”,比如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消息报》、苏共机关报《真理报》,里面一个字母ъ都没有;而一旦需要音节划分,就使用撇号代替ъ,类似于乌克兰语。

相关

  • 偏头痛偏头痛(英语:Migraine)是一种出现反复轻度或重度头痛的慢性疾病,通常伴有各种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偏头痛的英文“Migraine”一词源于希腊语ἡμικρανία(hemikrania),意为“头
  • 开颅手术开颅手术,亦称穿颅术,是颅骨外科手术的一种,指通过机械设备打开患者颅骨,从而进行一些非常规治疗,由于开颅手术的高风险性,例如医生的失误操作导致患者脑损伤,这个手术本身也备受争
  • 血液检验项目参考值范围血液检验项目正常参考值范围(英语:Reference ranges for blood tests),指的是医疗保健专家从血液样品中选取的一组用来描述医疗检验结果的正常参考值。血液检验的测量值在临床中
  • 领养的希尔德贝特领养的希尔德贝尔特(拉丁语:Childebertus Adoptivus)是墨洛温王朝的法兰克国王(656年-661年在位)。兰登丕平的孙子、老格里摩尔德的儿子、西吉贝尔特三世的养子。希尔德贝尔特出
  •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简称“广院”、“中传”(英语: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位于北京市定福庄,是一所由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和教育部直属高等
  • 示部示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一十三个(五划的则为第十九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示部归于五划部首。大多以左、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
  • 丁汉丁汉(1963年8月-),安徽枞阳人,中国机械电子工程专家。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78年,进入西安公路学院(现为长安大学)汽车制造专业。1985年,获得武汉汽车工业大学(现为武汉理工
  • 恋发癖恋发癖是指对毛发的恋物行为,最常见的是头发,但也可以包括其他部位的毛发,例如阴毛、腋毛和体毛。恋髪癖属于恋物癖的一种,为男性居多。这符合恋物产生于幼年期的印刻作用的理论
  • 选举或任命的女性副政府首脑列表这是关于女性人物担任选举或者任命产生的国家政府副首脑的列表。本表也列出在总统制国家同时担任国家副元首的政府副首脑。
  • 农16重划区农16重划区位于高雄市鼓山区,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黄金地带,北边有高雄巨蛋,南边有高雄车站,生活机能方便,境内有百货公司、高级餐厅、运动公园、森林公园、捷运车站、国中小,等许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