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缺氧
✍ dations ◷ 2025-05-17 06:48:23 #缺氧
缺氧(hypoxia),即生物的组织或细胞不能获取足够的氧,或能获取但无法运用。缺氧可能是全身性的,也可能只有身体部分部位缺氧。缺氧多半是病理过程,不过正常人动脉内的氧气浓度也会因剧烈运动或是低换气培训(英语:hypoventilation training)而降低。缺氧和低氧血症(英语:hypoxemia)及无氧血症(anoxemia)不同,缺氧是指人体吸取的氧气不足,低氧血症及无氧血症是指动脉内的氧气浓度偏低或是没有氧气,若缺氧到完全没有氧气的情形,会称为anoxia。一般人在高海拔下也会有缺氧的情形,也就是高山症,可能会造成以下严重的并发症:像是高山肺水肿症(英语:])(HAPE)或是高山脑水肿症(英语:])(HACE)。一般人在呼吸气体中氧气浓度过低时,也会有缺氧的症状,尤其是在使用控制呼吸气体氧体浓度的再生式氧气系统(英语:Rebreather)进行潜水时。另外在高原训练时会刻意用轻微且没有伤害性的间歇性缺氧来训练运动员,可以训练耐力以及新陈代谢。缺氧也是早产儿的重症之一,会出现缺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肺是胎儿在体内最晚发育的器官。为了让肺部可以将氧气扩散到血液中,再运送到人体。有缺氧风险的早产儿一般会放在有持续性正压呼吸器的保温箱内。缺氧是一个病理过程,严重能导致死亡。缺氧亦很容易发生,只要氧气不能够到达组织或细胞,就会发生缺氧。只要呼吸、血液的运送和氧气的运送发生问题,都可能导致缺氧。缺氧也是一种普遍的死因,例如遇溺、因病缺氧等,都是导致死亡的原因。缺氧主要分为四种。乏氧性缺氧(anoxic hypoxia或hypotonic hypoxia),即进入血液的氧性不足,从而导致缺氧。乏氧性缺氧会导致动脉血液的的含氧量不足。乏氧性缺氧主要发生在一些气氧分压不够高的地方,如高原。血液性缺氧(hypemic hypoxia),即因血红蛋白的携氧量过低或血红蛋白的数量过低,从而导致缺氧。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即组织所收到的氧气分量不足(大多因为输血不足),从而导致缺氧。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即组织发生生问题,不能正常地接收或使氧气,从而导致缺氧。缺氧事件是指海洋中缺乏氧气的情形,会导致鱼类难以在水中获取氧气,从而导致鱼类缺氧。鱼类也无法在空气中呼吸,亦会导致鱼类缺氧。令罪犯缺氧而死也是死刑的一种执行方法。例如绞刑、氮气窒息(英语:Nitrogen asphyxiation)等,都是令罪犯缺氧而死。
相关
- 气喘喘息 、哮喘(英语:asthma,又称气喘)是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主要特征是多变和复发的症状、可逆性气流阻塞,和支气管痉挛(英语:bronchospasm)。常见症状表现为喘息 、咳嗽、胸腔紧
- 急性间质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肺炎又称为Hamman-Rich症候群,是一种原因不明之罕见且严重的急性肺病,属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病的一种。往往看上去完全健康的人极偶尔会患这种病。至2005
- 咳嗽药水止咳药是指治疗咳嗽的药品,通常为片状(亦有含化的)、溶液和混悬液。部分止咳水含有可待因或麻黄碱,过量服用会使人产生欣快感,故被滥用者称为摇头水),泛指用于止咳的所有药水,包括医
- I急性风湿热(I00-I09)高血压病(I10-I15)缺血性心脏病(I20-I25)肺原性心脏病和肺循环疾病(I26-I28)其他类型的心脏病(I30-I52)脑血管病(I60-I69)动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疾病(I70-I79)静脉、
-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Respiratory Diseases)。 是指局限于呼吸系统的疾病。从生理上分为两类:阻塞性肺病和限制性肺疾病。 从解剖学上可分为: 上呼吸道疾病,下呼吸道疾病,肺间质疾病和
- 石棉肺石绵沉滞症也称为石绵肺,是一种石绵纤维造成肺长期发炎及纤维化留疤(英语:Pulmonary fibrosis)的病症,症状有呼吸困难、咳嗽、喘鸣和胸痛,可能带来的并发症有肺癌、间皮瘤和肺性心
- 胃肠炎肠胃炎是以胃和小肠炎症为特征的胃肠道病症,可导致腹泻、呕吐、腹部的疼痛和绞痛合并而成疾病表现。虽然与流感并无关系,但该病也被称为肠胃型感冒和消化道流感。肠胃炎通常是
- 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英语:Gram-negative bacteria)泛指革兰氏染色反应呈红色的细菌。在革兰氏染色实验中,首先添加了结晶紫,再添入另一种复染染料(通常使用番红),从而将所有的革兰氏阴性菌
- 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英语:Gram Staining)是用来鉴别细菌的一种方法:这种染色法利用细菌细胞壁上的生物化学性质不同,可将细菌分成两类,即革兰氏阳性(英语:Gram Positive)与革兰氏阴性(英语:Gram
- 氨苄青霉素/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别名青霉烷砜氨苄青霉素、优立新、舒他西林、舒安西林;呈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钠盐易溶于水。其作用为氨苄西林与舒巴坦联合后,不仅保护氨苄西林免受酶的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