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干扰素
✍ dations ◷ 2025-08-26 15:49:14 #干扰素
结构 / ECOD1b5l :24-187 1ovi :24-185 2hie :24-186
1itf :24-186 1au1B:22-187 2hif :24-182结构 / ECOD结构 / ECOD干扰素(英语:Interferon; IFNs; /ˌɪntərˈfɪərɒn/)为一组细胞信号传送蛋白,是在动物细胞在受到某些病毒感染后分泌的具有抗病毒功能的宿主特异性糖蛋白。细胞感染病毒后分泌的干扰素能够与周围未感染的细胞上的相关受体作用,促使这些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防止进一步的感染,从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但干扰素对已被感染的细胞没有帮助。1954年,日本传染病研究所的长野泰一、小岛保彦发表了“病毒干扰素发现”的报告。1957年,英国科学家Isaacs和Lindenmann亦发现了干扰素,并将之命名为“Interferon”。所谓病毒干扰现象就是一种病毒感染某个细胞后能够干扰随后的其它病毒对该细胞的感染。最初,科学家们把消灭活性的流感病毒接种于鸡胚细胞内,结果发现这些细胞可以分泌一种可溶性物质来抑制和干扰流感病毒的复制,所以将这种物质命名为干扰素。通常细胞只在受到低病毒力的病毒感染之后才能大量合成干扰素,而高病毒力的感染会使得细胞在合成干扰素之前就已致死。另外一个可以诱导细胞合成干扰素的因素是双链RNA的存在。因为双链RNA在正常的细胞中不存在,而只存在于RNA病毒或是受RNA病毒感染的细胞中。因此无论是天然还是合成的双链RNA可以作为一个病毒感染信号来诱导细胞合成干扰素。干扰素和邻近且未感染的细胞结合后会形成一种由核苷酸构成的特殊分子,此分子可以活化核糖核酸水解酶L(RNAseL),核糖核酸水解酶L能把细胞内的病毒RNA全部摧毁。同时,干扰素也可以活化蛋白激酶,把细胞内未完成的病毒蛋白质给破坏掉。干扰素属于糖蛋白。目前在人类身上共发现α、β、γ三种类型:α型干扰素(IFN-α)是由白细胞产生的;β型干扰素(IFN-β)是由成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产生的;γ型干扰素是(IFN-γ)由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和自然杀手细胞产生的。这三种都是有效的病毒抑制剂,并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与一般抗病毒药物不同的是干扰素是宿主特异的。同一个属的细胞合成的干扰素只能够识别同一属的细胞上的受体。所以,一种动物细胞合成的干扰素只能抑制该种动物免受其它病毒的感染,而并不能应用于其它动物抵抗病毒感染。1980年代以后,人类已经可以通过生物工程手段批量生产干扰素用于临床治疗。由于干扰素必须在局部细胞中达到较高的浓度才能诱导宿主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因此干扰素治疗效果取决于能否将一定剂量的干扰素输送或注射到病灶。干扰素药瓶嘧啶类似物(碘苷、三氟胸苷) · 溴夫定 · 西多福韦金刚烷/M2离子通道蛋白抑制剂(金刚烷胺、金刚乙胺)
相关
- 过敏及免疫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免疫学(英语:Immunology)是生物医学的一
- 妇产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妇产科学是医学中的一门学科,简称OB/GY
- 放射线疗法放射治疗(英语:Radiation therapy;或者叫电疗,与物理治疗中的电疗(英语:Electrotherapy)相异)是使用电离辐射作为治疗疾病的方式。与放射治疗有关的医学专业称为放射肿瘤学或放射治
- 显微镜显微镜泛指将微小不可见或难见物品之影像放大,而能被肉眼或其他成像仪器观察之工具。日常用语中之显微镜多指光学显微镜。放大倍率和清析度(聚焦)为显微镜重要因素。显微镜是在
- 淋病淋病(Gonorrhea)是一种感染淋球双球菌所导致的性传染病。许多人在感染后,并不会表现任何症状。男性常见症状包括排尿灼热、阴茎开口流脓、睾丸疼痛等。女性的常见症状一样是排
- 绿硫细菌绿菌门是一类进行不产氧光合作用的细菌。这类细菌没有已知的近亲,最近的类群为拟杆菌门。绿菌门通常不活动(一个种具有鞭毛),形状为球状、杆状或者螺旋状。其生存要求无氧环境和
- 泡菜泡菜古称葅(zū),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一般来说,只要是纤维丰富的蔬菜或水果,都可以被制成泡菜;像是卷心菜、大白菜、红萝卜、白萝卜、大蒜、青葱、小黄瓜、
- 四氯乙烯四氯乙烯,又称全氯乙烯,是一种有机化学品,被广泛用于干洗和金属除油,也被用来制造其他化学品和消费品。室温下是不易燃的液体。容易挥发,有刺激的甜味。很多人在空气含有百万分之
- 林奈氏分类系统二名法(英语:Binomial Nomenclature,Binominal Nomenclature 或 Binary Nomenclature),又称双名法,依照生物学上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所给定的学名之形式,自林奈《植物种志》(1753
- 糖萼糖萼(也称为细胞外基质)是糖蛋白和糖脂覆盖物,其围绕在一些细菌,上皮细胞和其他细胞的细胞膜上。大多数动物上皮细胞在其质膜的外表面上具有类似绒毛的涂层。 该涂层由几种膜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