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对照试验

✍ dations ◷ 2025-10-28 17:34:29 #随机对照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英语: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是一种对医疗卫生服务中的某种疗法或药物的效果进行检测的手段,特别常用于医学、药学、护理学研究中,在司法、教育、社会科学等其他领域也有所应用。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方法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不同组实施不同的干预,在这种严格的条件下对照效果的不同。在研究对象数量足够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抵消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对各组的影响。完全随机设计(Complete randomization)又称成组设计,是用随机化的方式来控制误差变异,认为经过随机化处理后,样本间的变异在各个处理水平上随机分布,这样就可将实验结果的差异归于不同处理的影响。这种设计假设通过随机化能平衡被试间的差异,但实际上在实验结果当中常常会包括个体差异。如果我们可以将这些个体差异排除,实验结果才会更加精确。随机区组设计(Block randomization)又称配伍设计、配伍组设计,通常是将受试对象(样本)按性质(如病人的年龄、性别、血压、体重等非实验因素)相同或相近者分成若干组(配伍组),每个组中的受试对象(样本)分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处理组中去。随机区组设计这种设计方法利用区组方法分离出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异,在同一组中均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方法实际是配对设计的扩展形式。其要点是要做到区组内尽量同质,使得实验结果的差异更好地归于不同处理的影响。随机区组设计缺点是要求区组内受试对象数与处理数相等,实验结果中若有数据缺失,统计分析较麻烦。分层随机法(Stratified Randomisation), 相较于简易的区组随机法而言。简易的区组随机法是面向所有受试对象进行分组,只能保证将受试对象按照总体样本大小分成两组,不能保证每组对象有相近的 生理因素(Prognostic Factors) 如性别,年龄等(一般不多于三个)。分组随机法可以实现平衡两组受试对象的生理特征。具体操作即先将全体受试者按照指定因素分组或'分层',而后针对每组进行区组随机法操作。分组随机法相较于一般的区组随机法会比较麻烦,但是平衡了两组的生理特征,避免因为非试验因素而产生误差。

相关

  • 白细胞白血球,又称为白细胞,是血液中重要的血细胞之一。除白细胞外,人体血液中还含有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帮助身体抵抗传染病以及外来的东西。白细胞可以
  • 二手烟二手烟,亦称非自愿性吸烟,是指在吸取燃点烟草时随着烟雾释放出来的物质,是一种被动吸烟(Passive smoking)方式有研究指二手烟有焦油、阿摩尼亚、尼古丁、悬浮微粒、超细悬浮微粒
  • 次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英语:Secondary metabolites,又称为次生代谢物、二代谢物)是不直接涉及到生命正常生长、发育或繁殖的有机化合物。不像初级代谢产物,缺少次级代谢产物不会导致立即
  • 螨传播螨(英语:mite, 音mán)是一种八足生物,是蜘蛛的近亲。螨的体形极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螨又可分为尘螨(dust mite)与农业螨,其中农业螨又有叶螨(spider mite)、拟叶螨(false spider mi
  • 人口老化人口老龄化又称人口老化或人口高龄化、老龄化社会,是指因出生率降低和/或预期寿命延长导致年龄中位数增加的现象。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长寿,老龄人群变多;但发展中国家目前也出
  • 抗菌药之时间表以下为抗菌药开始发售之时间,并不是发明年份。
  • 体育锻炼体能锻炼,又称体能训练、体适能训练,泛指所有通过运动方式,来达到维持与发展适当体能、增进身体健康的身体活动。它的目标有许多种,包括:增强肌肉与循环系统、增进运动技能与身体
  • 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史前时期,人们就已经利用生物体的遗传特性通过选择育种来提高谷物和牲畜的产量。而现代遗传学,其目的是寻求了
  • 苯二氮平类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拉丁语:Benzodiazepines,BZDs、䓬/zhuó/),又译苯二氮平,是一种精神药物,其核心化学结构是一个苯环和一个䓬环。第一种此类药物是氯氮䓬(利眠宁),由Leo Sternbach在195
  • 设计保障安全设计保障安全(Safety by design)是一个概念及运动,鼓励营建管理者及产品设计者在设计开发阶段就将健康及安全风险纳入设计考量。此概念支持品质、程序及成本的观点,安全性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