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进食障碍
✍ dations ◷ 2025-09-16 23:35:01 #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英文:Eating disorder),又称摄食障碍,是一种精神病,它指的是会影响当事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异常进食习惯。进食障碍包括短时间大量进食的“狂食症”;吃得太少导致体重偏轻的“厌食症”;大量进食后再想办法吐出来的暴食症;会去吃非食物物品的“异食癖”,以及会将食物吐出再食入的反刍症候群。肥胖症本身并不是一种进食障碍。进食障碍的成因并不明朗,遗传与环境因子都可能有影响。患者所处文化对纤瘦体态的追求也可能会催生进食障碍,举例而言,有约12%的舞者患有此症。性虐待的受害者也比较容易患有进食障碍。异食癖与反刍疾候群则较常在智能障碍患者上看到。在同一时间,一个人只会被诊断出一种进食障碍。治疗对许多进食障碍都有可能有效,方式包含咨商、适切的饮食,和对催吐行为的控制,偶尔也需要住院治疗。药物可以用来控制一些进食障碍的伴随症状。在发病五年后,大约70%的厌食症患者会康复,而狂食症患者也有50%会在五年后复原。暴食症患者的复原情形较不确定,估计在20%到60%之间。患有厌食症或狂食症都会增加死亡风险。在 发达国家,每年有1.6%的女性及0.8%的男性患上暴食症。有0.4%的年轻女性会患上厌食症,另外1.3%则患上狂食症。在女性的一生中,得到厌食症的机会是4%,狂食症与暴食症都是2%。厌食症与狂食症在女性身上较为常见,发病率约为男性的十倍,发病的时间点大多是在童年晚期或是刚成年时。其他的进食障碍的发生率较不明朗。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进食障碍盛行率似乎较低。进食障碍可能包括的主要症状:生理上,厌食、异食类症状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甚至死亡。长期故意呕吐或使用泻药会损害口腔或消化道。不少进食障碍者同时患有忧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目前被区分出来的进食障碍疾病包括:
相关
- 喉囊肿喉囊肿(laryngeal cysts)是指囊肿发生在喉部、或更频繁使用的声门上之位置,诸如“会厌谷囊肿(epiglottic vallecula cyst)”发生在会厌旁谷(英语:Vallecula)里的现象。通常喉囊肿
- 肾上腺哺乳类动物中,肾上腺是呈三角形的内分泌腺体,位于肾脏上方,因而得名。其主要功能为通过合成皮质类甾醇和邻苯二酚胺(例如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来调控身体对压力产生的反应。人体中,肾
- 绿菌门绿菌门是一类进行不产氧光合作用的细菌。这类细菌没有已知的近亲,最近的类群为拟杆菌门。绿菌门通常不活动(一个种具有鞭毛),形状为球状、杆状或者螺旋状。其生存要求无氧环境和
- 肌中央轴空病肌中央轴空病(central core disease (CCD)、central core myopathy)是一种遗传病,其会导致先天性肌肉病变,病理学上肌肉纤维中可发现有肌原纤维(英语:Myofibril)结构破坏的组成。
- 阑尾炎阑尾炎,是指由阑尾发炎而引起的急性消化系统疾病。阑尾,是大肠起始段的管状器官。由于其生长位置关系,容易因受到感染、腔隙阻塞等而发炎。一般常说的盲肠炎其实就是指阑尾炎(Ap
- 心肌炎心肌炎(拉丁语:Myocarditis),也称为炎症性心肌病(Inflammatory Cardiomyopathy),是心肌的炎症。症状可表现为呼吸困难、胸口疼痛(英语:chest pain)、运动能力降低、心律不整等。发病时
- 灵敏度和特异度灵敏度和特异度(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是统计学中用来表征二项分类测试特征的数据。灵敏度可以作为避免假阴性的量化指标,而特异度可以作为避免假阳性的量化指标。对于
- 贫铀贫铀,也称为贫化铀或耗乏铀或衰变铀等等,英文简写为DU,是一种主要由铀-238构成的物质,为核燃料制程中的的副产物,故也是一种核废料。自然界中的铀,含有约99.27%的铀-238、0.72%的
- 腐生腐生是指从已死的或腐烂的动植物组织或其他有机物获得营养,以维持自身正常生活的一种方式。凡是以腐生方式取得营养的生物称为腐生生物。如大多数霉菌、酵母菌、细菌和放线菌
- 新生代新生代(Cenozoic) 是地球历史上目前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从6600万年前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随着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的发生,中生代结束,新生代开始。在新生代中,哺乳动物已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