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大学

✍ dations ◷ 2025-11-12 02:54:40 #菲律宾大学
菲律宾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他加禄语:Unibersidad ng Pilipinas,缩写:UP)是菲律宾共和国规模最庞大的国立大学系统。该校在美国殖民时期由第一届菲律宾议会于1908年创办,当时校名为菲律宾美国大学(英语:American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菲大科系总数量为全菲国所有公私立大学之冠。历任菲律宾总统当中,有7位曾在菲大求学。菲国最高法院前后12位大法官,57位国家艺术家当中36位,以及31位国家科科学家当中的30位也和菲大有关联。菲大校友在各行各业展头露角者,不计其数。菲大经费一部分来自菲律宾政府拨款,其学生均享有不一程度的公费补助。对于来自中低阶层家庭的优秀学生,往往是接受一流大学教育的唯一选择。2006年约有70,000高中生报名进入菲大各科系,其中录取约11,000,总录取率仅有18%。

相关

  • 油粒体油粒体(英语:elaioplast, elioplast),又称油质体、造油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质粒体,属于白色体,其主要功能为储存和合成脂质。油粒体的英文名称elaioplast来自古希腊文的ἔλαι
  • Cosub3/subSsub4/sub四硫化三钴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o3S4,具有尖晶石结构。四硫化三钴在自然界中以硫钴矿的形式出现。。四硫化三钴在650℃(或480℃)时分解,产生CoS2和CoxS(x<1)。
  • 腺(亦称腺体,旧称䐃)指动物机体能够产生特殊物质的组织,这种物质主要为激素(荷尔蒙),激素通过血液输送到体内或外分泌腺。腺体的归类方式很多,可以依照组织所在部位、功能(作用)划分,解
  • 阪泉之战阪泉之战是中国上古时期传说中的一场战争,由黄帝与炎帝对战,最终由黄帝击败炎帝。此传说见于《史记·五帝本纪》。《史记》相关记载如下: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 老约瑟·肯尼迪老约瑟夫·帕特里克·“乔”·肯尼迪(Joseph Patrick "Joe" Kennedy, Sr.,1888年9月6日波士顿 - 1969年11月18日。马萨诸塞州海厄尼斯),美国商人、政治家,美国民主党成员,曾任美国
  • 陈晓非陈晓非(1958年2月-),辽宁本溪人,地球物理学家。1982年取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专业学士学位。1985年取得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91年取得南加州大学地球科学
  • 漫画咖啡店漫画咖啡店(日语:漫画喫茶、まんが喫茶、マンガ喫茶、まんがきっさ)为提供漫画阅览的咖啡店。另外,也提供与漫画阅览相关的付费娱乐服务。日文多简称为漫吃(まんきつ)或是マンキ。
  •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波兰语:Adam Zagajewski,1945年6月21日-),生于乌克兰利沃夫,波兰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1982年曾移居巴黎,2002年返回波兰,居住在克拉科夫。他发表于《纽
  • 耻感文化采纳耻感文化的社会向人民灌输羞耻心,借此维持社会秩序。在中国春秋时期,儒家所提倡的思想中对于羞耻心对社会的重要性有所提及,像是: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 COsub2/sub二氧化碳(IUPAC名:carbon dioxide,分子式:CO2)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空气中有微量的二氧化碳,约占0.04%。二氧化碳略溶于水中,形成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