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尚宪

✍ dations ◷ 2025-02-24 01:00:22 #金尚宪
金尚宪(1570年-1652年),字叔度,号清阴、石室山人、西磵老人,朝鲜王朝时期政治人物。金尚宪本贯安东金氏(新),是金克孝之子,与金尚容、金尚宓是兄弟,后来过继给伯父金大孝当养子。金尚宪是尹根寿的门人,在政治派别上属于西人党,官至副承旨。1611年,受大北派首领郑仁弘打压,左迁广州牧使。1613年,发生癸丑狱事和废仁穆大妃的事件。金尚宪竭力反对光海君废黜仁穆大妃,被罢官还乡。仁祖反正后任大司谏,迁礼曹判书。此后西人党分裂为以金尚宪为首的清西派和金自点为首的勋西派。在丁卯胡乱和丙子胡乱之中力主抗清,与以吏曹判书崔鸣吉为首的主和派对立。1637年朝鲜仁祖决定向清朝投降之时(即丁丑下城),崔鸣吉奉命写降表,金尚宪扯裂之并痛哭失声。战后辞官隐居。但在1640年被告发与明朝勾结,被清朝逮捕,押往盛京(今沈阳)囚禁。1649年,被孝宗任命为左议政。翌年致仕。死后谥文正,追赠领议政,配享宗庙孝宗大王之位。著有《野人谈录》、《读礼随抄》等。后世为新安东金氏出身的朝鲜官员多是其后裔。

相关

  • 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缺乏症(英文:Avitaminosis)是由维生素缺乏或者代谢转化(例如色氨酸转烟酸过程)缺损所引起的一系列慢性或长期的疾病,这类疾病根据与其有关的维生素的字母进行定名。与此相反
  • 分子表面分子(molecule)是一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呈电中性、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原子之间因化学键而键结。能够单独存在、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分子组成的物质叫分子化合物。一个分子是由
  • 三溴苯酚三溴苯酚(2,4,6-Tribromophenol;简称:TBP),属芳香族化合物。白色针状或棱状晶体,具刺激性气味。溶于吡啶、醇、乙醚、丙酮、丁酮、氯仿和甲苯等有机溶剂及氢氧化钠溶液,微溶于水(59-
  • 保护色保护色,又称隐蔽色,是动物体色会随着环境而改变,是为求生存、适应环境的方式。树蛙、锹形虫、赤尾鲐(赤尾青竹丝)、北极熊、蟹蛛、加蓬膨蝰都有保护色。隐蔽色可能出现在被猎食者
  • 藏狐藏狐(Vulpes ferrilata)为狐属下的一种生物,分布于青藏高原。中型狐类,成年个体体长60至70厘米(24至28英寸),体重4至5.5千克(8.8至12.1英磅),尾长29至40厘米(11至16英寸)。背部为棕黄色,
  • 九泉黄泉,出自儒教经典《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郑庄公说待其死后将与母亲在黄泉相见。后在汉字文化圈中用于指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因打井至深时地下水呈黄色,又人死后埋于地
  • 车裂车裂,又称轘、轘裂、轘脔、轘磔。俗称五马分尸,古代的一种酷刑。相传此刑乃将犯人的头及四肢分别缚到五辆车,由马引车前进以撕裂其身体。秦国的商鞅及嫪毐皆受此刑,但行刑时间颇
  • 不杀生无杀生(英语:Nonkilling)倡导人类社会不应该有杀生 ,不应该有杀生威胁,以及不该存有可助长杀生的环境。尽管在学术讨论上,无杀生主要探讨的是同人类有关的课题,但其实这个用词也可
  • 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俄语:большевик),旧译布尔塞维克,在俄语中意为“多数派”,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一个派别。布尔什维克派的领袖人物列宁认为,社会民主工党应该建立一个以少数
  • 篡位篡位是一个贬义词,即不合法或有争议地取得王位(皇位)。包括杀害上任皇帝或太子,通过废立,逼迫上现任皇帝或君主交出皇位,以获得权力。在非君主制语境下,亦可泛指非法谋夺更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