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论

✍ dations ◷ 2025-07-18 11:00:00 #宇宙论
宇宙学(英文:Cosmology)或宇宙论,这个词源自于希腊文的κοσμολογία(cosmologia, κόσμος (cosmos) order + λογια (logia) discourse)。宇宙学是对宇宙整体的研究,并且延伸探讨至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虽然宇宙学这个词是最近才有的,人们对宇宙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历史,牵涉到科学、哲学、神秘学以及宗教。在最近,天文物理学在目前所谓的物理宇宙学(借由科学观察与实验来了解宇宙)的发展上扮演了核心的角色。这个学科专注在宇宙最为巨观且最早期的面向,一般被理解为由大爆炸起头,大爆炸指的是空间的膨胀,而到目前为止,宇宙被认为约于137亿年前由此膨胀产生。从宇宙剧烈的发生直至它的结束,科学家认为宇宙的整个历史是一个有秩序的、且在物理定律的支配之下的进程。物理宇宙学是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分支,专门研究宇宙的物理起源及其演化。这学科亦会从最大的尺度去研究宇宙的本质。在过往,希腊哲学家认为天是一个天球,当中的机械原理,就成为了现时天体力学的内容。在当时,阿里斯塔克斯、亚里士多德及托勒密曾提出过几个不同的天体学理论,当中以托勒密用来解说天体运作的地心说被广为接受,直到16世纪时为哥白尼所推翻,并得到开普勒及伽里略等人提出的新日心说理论所取代。这事件成为了宇宙物理学的一个最著名的认识论断裂(英语:epistemological rupture)的例子。随着牛顿及其于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出现,长久以来有关天体的运动问题终于被解决了。牛顿为开普勒定律的机制提供了物理上的解释,而他的万有引力定律使过往难以解释的各种奇特天文现象,例如行星逆行的现象,都可以透过行星间的引力相互作用而解释。牛顿的天体学理论与先前的理论在根本上最大的分别,在于哥白尼原则只提出地球在宇宙里没有特殊地位,而牛顿却更进一步的指出:不论是天体和地球,两者皆遵守着相同的物理法则。这一点在宇宙物理学的进展来说是很重要的。近代宇宙学通常以1917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做为分界。爱因斯坦于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宇宙学考量》(该论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并未普遍流传到德国之外)中发表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暗示物理学家诸如威廉·德西特、卡尔·史瓦西及亚瑟·爱丁顿等人去探究这理论的天文现象,这使天文学者有能力去探究极远处的天体。在这之前,物理学家都假设宇宙是稳定无变化的。另一方面,宇宙学有个历史悠久的说法:宇宙结构曾经达到顶峰。威尔逊山的天文学家哈罗·沙普利推崇仅由一个银河恒星系统所组成的宇宙模型,而希伯·柯蒂斯反驳此想法,认为这只是以自己所在的螺旋星系做推测,是岛宇宙。双方之争在1920年4月26日的华盛顿国家科学院会议中达到高潮,史称“沙普利-柯蒂斯之争”。此辩论的结论促使爱德温·哈勃在1923到1924年间去观测仙女座星系中的超新星。这些星体的位置后来确认了银河系外围附近螺旋星系的距离。随后爱因斯坦于1917年的论文中引入宇宙常数,再度创造了研究宇宙的可能性。因宇宙常数的大小可能导致宇宙膨胀,于是比利时牧师乔治·勒梅特于1927年提出大爆炸模型,随后由哈勃在1929年发现的红移与1964年阿诺·彭齐亚斯与罗伯特·威尔逊所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证实。这些发现第一步排除了许多替代的宇宙模型。最近由COBE及WMAP卫星观测的宇宙微波背景提供了很有意义的结果。当这些观测与一种称为宇宙暴涨模型(标准大爆炸模型的规范)的预测吻合时,在许多科学家眼中,这将宇宙学由非常投机的科学化成预测的科学,进入了近代的“宇宙学黄金年代”。其他相关学说:

相关

  • 人类自愿灭绝运动人类自愿灭绝运动(英语:Voluntary Human Extinction Movement,简称VHEMT)是一场号召所有人放弃生育,逐步实现自愿性人类灭绝的环保运动。运动的支持者认为人类灭绝可以防止环境恶
  • 骨炎骨炎(英语:Osteitis)是骨的炎症。更具体地说,可以是以下其中一种情况:
  • 两侧对称动物两侧对称动物(学名:Bilateria),又名左右对称动物,与辐射对称动物(Radiata)共同组成真后生动物(Eumetazoa)。两侧对称动物的身体由三层胚层发育而来,即拥有中胚层。三胚层是由两胚层演
  • 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化学式:Cu(OH)2)是金属铜的氢氧化物。它是一种淡蓝色固体,某些市售的氢氧化铜中混有一些碳酸铜,颜色偏绿。氢氧化铜自从熔铜开始就已经为人所知。公元前5000年的炼金术
  • Bk5f9 7s22, 8, 18, 32, 27, 8, 2主条目:锫的同位素锫(台湾称鉳;英语:Berkelium)是一种放射性化学元素,符号为Bk,原子序为97,属于锕系元素和超铀元素。位于美国加州伯克利的劳伦斯伯克
  • AD基督纪年,又称为主历,是源自于基督教的纪年方法,以耶稣诞生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在儒略历与格里高利历中,在耶稣诞生之后的纪年,称为主的年份(拉丁语:Anno Domini,缩写为A.D.;又译为主
  • span class=chemf style=white-space:nowrap;Csub22/sub二十二烷(英语:docosane)是含有22个碳原子的直链烷烃,化学式为C22H46或CH3(CH2)20CH3,外观为无色蜡状固体,主要用途为标定气体。可经由反应制备二十二烷醇(CH3(CH2)21OH),可做为化
  • 查理四世查理四世(美男子)(Charles IV le Bel,1294年6月19日-1328年2月1日)卡佩王朝的法兰西国王(1322年—1328年在位)和纳瓦拉国王(称卡洛斯一世,1322年起)。查理四世是法兰西国王腓力四世(美男
  • 欧洲刑警组织欧洲刑警组织(英语:European Union Agency for Law Enforcement Cooperation,简称Europol)前称欧洲警察局(European Police Office)和欧洲缉毒组(Europol Drugs Unit)为欧盟的一个常
  • 伏鲁宁体在真菌学中,伏鲁宁体(英语:Woronin body)得名自俄罗斯植物学家与真菌学家米哈伊尔·史蒂巴诺维契·伏鲁宁(英语:Mikhail Stepanovich Voronin), 是高等真菌的一种胞器,源于过氧化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