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霉目

✍ dations ◷ 2025-04-24 16:13:24 #虫霉目
虫霉目(学名:Entomophthorales)亦作虫霉菌目,是真菌界的一个目,原本属于接合菌门,近期分类地位多次改动,许多研究者将其独立成一个门。虫霉菌目中大部分的种对昆虫有致病力,其中一些会感染线虫、螨虫、水熊虫及蜘蛛,有些种类(如冠耳霉)则是腐生的。虫霉菌目的学名Entomophthorales源自于希腊文中的“昆虫攻击者”。虫霉菌目之菌丝不发达,皆为雌雄同株(英语:Homothallism),且大部分种类为绝对寄生,在寄主死后,真菌无法继续生长并会产生孢子 ,少部分的非绝对寄生菌在其寄主死后会将菌丝延伸出去并持续在环境中生长。大部分虫霉菌目的属会产生具主动发射性的无性孢子,当没有降落于适合的寄主上时,这些孢子会发芽成许多孢子形态中的一种,其中包括较小版本的原生孢子,甚至生成为黏性孢子,此种黏性孢子在细长的分生孢子梗上被称为分节孢子(capilliconidia)。先前被分类于接合菌门接合菌纲中,2007年接合菌门被认为是并系群而拆分成球囊菌门与毛霉亚门(英语:Mucoromycotina)、虫霉亚门(英语:entomophthoromycotina)、梳霉亚门和捕虫霉亚门(英语:Zoopagomycotina)等四个地位未定的亚门,虫霉菌目被提升到亚门的地位。2012年,Humber根据进一步的支序分析确定虫霉亚门是一个单系群,并将其定位为一个门。2018年Tedersoo等人将真菌分为十八个门,虫霉门也是其中之一。另一个争议点蛙粪菌是否属于虫霉菌,或应从虫霉菌中独立出来。1995年Nagahama等人的研究表明,蛙粪菌科和某些腐生真菌关系较近,也无明确证据支持其属于虫霉菌。2007年的分类系统将虫霉菌提升为亚门,蛙粪菌则地位未定,不被归入任何门或亚门中。2012年Humber将虫霉菌提升为门后,将蛙粪菌归为其下的一个纲,成为蛙粪菌纲(Basidiobolomycetes)。2018年Tedrsoo等人维持虫霉菌目门的地位,但将蛙粪菌从其下分出,成为一个独立的门蛙粪菌门(Basidiobolomycota)。医学导航 · 真菌病真菌 · 分类疾病药物(抗真菌药)医学导航 · 真菌病真菌 · 分类疾病药物(抗真菌药)

相关

  • 生命征象生命体征(英语:Vital signs),或称生命迹象,医学术语,是一组4到6个最重要的人体基本生理功能(维持生命)的表征。这些测量结果被用于评估个体的身体健康,提供潜在疾病的线索,并显示出
  • 碱基核碱基(英语:Nucleobase)是指一类含氮碱基(nitrogenous base),在生物学上通常简单地称之碱基(base)。是在DNA和RNA中,起配对作用的部分。核碱基都是杂环化合物,其氮原子位于环上或取代
  • 重复DNA序列生物细胞中的DNA序列里面包含许多重复序列(repeated sequence),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串联重复序列(也叫串接重复序列,Tandem repeat)与散在重复序列(Interspersed repeat)。 串联
  • 表位抗原表位(英语:antigenic epitope),简称“表位”,也称为“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是指抗原表面上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化学基团。抗原表位可被免疫系统(尤其是抗体、B细胞
  • 乙型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学名:Haemophilus influenzae),简称嗜血杆菌,前称费佛氏杆菌(或译拜菲尔氏菌)或流感杆菌,是一种没有运动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是于1892年由费佛(英语:Richard Friedric
  • 环境自然环境指地球或一些区域上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的事物以自然的状态呈现。这是一个环境涵盖了所有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环境可分为几个主要组成部分:自然环境是对比建成环
  • 多巴酚丁胺多保他命(Dobutamine)是一种拟交感神经性药物,用于心脏衰竭及心因性休克(英语:cardiogenic shock)的治疗。本品属于交感神经的β1受体致活剂。多保他命最初于1970年代由任职于礼来
  • 几丁质甲壳素(英语:Chitin,IPA:/ˈkaɪtᵻn/ KY-tin),分子结构“(C8H13O5N)n”,又名“几丁质”、“几丁聚糖”、“几丁寡糖”、“甲壳质”或“壳多糖”,是一种含氮的多糖类物质,为虾、蟹、
  • 酒精滥用酗酒(英语:alcoholism),又称酒精使用疾患(alcohol use disorder, AUD)或酒精依赖症候群(alcohol dependence syndrome),其为饮用酒精所致相关问题的广义用语,过去将之分成酒精滥用(英语
  • 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双分子层(英语:lipid bilayer 或phospholipid bilayer)是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薄膜。 几乎所有细胞生物的细胞膜和许多病毒的包膜都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此外,核被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