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田大作

✍ dations ◷ 2025-09-06 17:09:14 #池田大作
池田大作(1928年1月2日-),日本东京人,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是一位著名宗教家、作家、摄影师。毕业于日本富士短期大学。曾任日本创价学会会长(1960年─1979年)。 池田曾与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共著《面向廿一世纪的对话》(后改名为《眺望人类新纪元—汤恩比与池田大作对谈录》) ,与金庸合著《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并与世界上众多有识之士进行对谈。池田与创价学会致力于推动文化、教育、和平,于1983年获颁联合国和平奖章,生平至今共获得超过三百项荣誉学术称号。1928年1月2日出生在东京府荏原郡入新井町(现在的东京都大田区大森北)一个以紫菜业为生的贫穷家庭,排行第五。他自幼体弱多病,还染上足可致命的肺结核。池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烟火中度过他的少年时期。他的大哥应召入伍,在缅甸丧生。失去长兄的悲痛,以及目睹战争所带来的种种悲惨,使池田对战争产生极度憎恶,并促使他在心中萌起对和平的向往。1947年,池田参加了一个由户田城圣主持的座谈会。池田当时19岁。户田的性格、他对佛法明确与独特的见解,以及他因反对日本军国主义而被迫入狱的经验,深深地打动了池田的心,使他后来决定加入由户田带领的创价学会。与户田的邂逅可说是决定了池田此后人生的方向。池田自幼对文学深感兴趣,并在少年时期就开始写诗。当他基于种种原因而无法如愿地继续升学时,博学并还是教育家出身的户田亲自教导池田。为了重建创价学会,池田在师匠的身旁奋斗了将近十年,奠定了学会的磐石。在户田逝世后,池田继承他成为创价学会的第三任会长。1993年奥姆真理教人员曾企图以沙林毒气暗杀他,但未果。

相关

  • 臭氧层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臭氧层密度低,如果它被压缩到对流层的密度,则只有数毫米厚。大气层的臭氧的形成主要是因氧气分
  • 热带草原热带莽原气候 (又称热带干湿草原季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疏林莽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地区位于赤道多雨气候的高纬两侧,具体位于非洲撒哈拉以南高原、马达加斯加岛西部、西
  • 苯六甲酸苯六甲酸,又名蜜石酸,是一种有机酸。由德国化学家马丁·海因里希·克拉普罗特于1799年从矿物蜜石中发现。纤维状的细小针状结晶,溶于水和酒精。非常稳定的化合物,不与氯,浓硝酸、
  • 偏磷酸偏磷酸(HPO3)是一种易潮解固体,有剧毒。偏磷酸与磷酸有相同的酸酐:五氧化二磷,不同的地方在于五氧化二磷与热水反应生成磷酸,而与冷水反应生成偏磷酸(或聚偏磷酸(HPO3)n,如三聚偏磷
  • 新石器时期该列表列举了由考古发掘所发现的中国新石器文化,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以图例方式大纲列出。对这些文化的时间断代有不同意见,所以时间选取都是假设性的:12000-6000转年、东胡林遗
  • 安东尼·鲍森安东尼·“东尼”·詹姆士·鲍森,OC,OOnt,CH,FRS,FRSC(英语:Anthony 'Tony' James Pawson,1952年10月18日-2013年8月7日),英裔加拿大科学家,他的研究带来了对信号转导的革命性理解,这是细
  • Tmsub2/subOsub3/sub氧化铥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Tm2O3。灰白色有热色性粉末,加热后变为有光泽的红色,长时间加热则转变为黄白色。不溶于水,但能缓慢溶于强酸之中。以褐钇铌矿为原料,经过一系列
  • 半长轴半长轴是几何学中的名词,用来描述椭圆和双曲线的维度。与之对应的就是长轴,半长轴为长轴的一半,一般描述椭圆的最长的直径。一个椭圆的长轴是内部最长的直径,他会通过中心和两个
  • 中山中山(地貌学)指绝对高度为1000-3500m,相对高度为500-1000m的山地。山坡的坡度平均为10°-25°。根据外貌又可以分为:具有缓和形体的中山;具有较陡峭形体的中山(如荒漠中一些中山);具
  • 楚阿帕省楚阿帕省(法语:Province de la Tshuapa)是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西北部的一个省,首府博恩代(Boende),人口859,569(2004年),面积132,957 km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