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花魁是指百花的魁首或象征,是一个文化概念。花魁的评定主要依赖于文人对花卉的喜爱程度和主观评价,因此并不唯一。被认为是花魁的花有梅花、兰花和牡丹。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多重含义。梅花傲霜斗雪,先于百花盛开的特质,使得中国文人认为它具有高洁不屈的君子精神,因而深自喜爱。宋代的《全芳备祖》中将梅花置于开首介绍。明朝沈行的诗中有称梅花为“百卉前头第一芳”。宋代卢炳的词《汉宫春》中也有“因何事、向岁晚,搀占花魁”以“花魁”指代梅花的用法。同是宋代的王十朋在《雪中寄梅花与清之大老》一诗中也写道“分赠鹿岩龙穴友,异时俱是百花魁。”清代的郑燮在《题画诗》中亦有“休道牡丹天国色,须知梅占百花魁”之说。
宋代的王贵学所著的《王氏兰谱》中有记载道:“(白兰)干叶花同色,萼修齐中有薤黄。东野朴守漳时,品为花魁”。
牡丹被称为“百花之王”,从唐朝开始就广受世人喜爱。牡丹花外形富丽堂皇,国色天香,有吉祥富贵之寓意。唐诗之中,有李孝光的“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皮日休的“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等描述。清朝的王国维也有写过“阅尽大千春世界,牡丹终古是花王”。牡丹之中也有称为“黄花魁”、“黑花魁”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