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克隆

✍ dations ◷ 2025-08-01 05:15:19 #亚克隆

亚克隆(英语:Subcloning)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该技术旨在将目的片段(基因、启动子等)导入目标载体中,以进行进一步研究。

目前,亚克隆的传统方法主要基于两项技术:PCR技术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酶切。除此以外,一项较新的亚克隆技术也已出现,即Infusion。该技术相比基于PCR和酶切的传统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可以实现传统方法难以做到的亚克隆。

首先,使用限制酶将目的基因切下。切下来的目的基因需经过纯化(常用手法是胶回收(英语:Gel extraction))。之后,可以通过PCR来制造一定数量的该目的基因的拷贝。

同时,需要用切割目的基因的那种限制酶切割载体,以让载体产生与目的基因互补的黏性末端,以使得它们能在后续步骤中被DNA连接酶连接。磷酸酯酶(通常是小牛肠道碱性磷酸酶(英语:Calf-intestinal alkaline phosphatase)(CIAP))在该过程中也必不可少,因为它能去除DNA链5'端的磷酸基团,防止载体的自身黏合。形成的目的载体带有两个缺口,在转化入感受态细菌后能被感受态细菌自行修复。之后,再对目标载体进行分离/纯化。

接下来,将目的基因与载体混合,并添加DNA连接酶。通常,目的基因和载体的分子数之比设定为5比1或10比1(也有文献认为应为3比1)。目的基因与载体的数量过量都会造成不利影响。另外,目的基因也不应过长。超过10kb(千碱基对)的话,目的基因将难以和载体有效结合。一般操作人员会把反应容器放在冰上,让反应进行一整晚。

利用亚克隆技术,可以将目的基因导入目标载体中,进行进一步研究。比如,如果想要研究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作用,就可以将该载体导入成熟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中(如pUC9),便于后续研究的进行。如果想要研究某启动子的控制作用,也可以将之插入特定的载体中,再进行进一步研究:237-239。

相关

  • 印第安人迁移政策印第安人迁移政策是美国政府19世纪的一个政策,该政策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印第安人强制迁移到密西西比河以西。受影响的印第安人民族包括文明化五部族的奇克索人、切罗基人、乔
  • 发展理论发展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低增长不增长的原因及对策。
  • 奥佐尔涅基自治市奥佐尔涅基自治市(拉脱维亚语:Ozolnieku novads),是拉脱维亚的一个自治市,设立于2003年,2009年拉脱维亚进行行政区重划,改制为自治市。奥佐尔涅基自治市位于该国中部,人口10,538人,面
  • 龚立本龚立本,字渊孟,居冶塘大河(今大河村)。隆庆六年(1572年)出生,早年是县学诸生,知县杨涟以国士待之。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中举人,选任太平府教授。知崇德县。温体仁之子不法乡里,贩卖私盐
  • 侯学渊侯学渊(1932年12月15日-2018年10月5日),男,上海人,中国岩土工程专家,曾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刘恭 (彭城王)刘恭(1世纪-117年12月20日),东汉明帝的第三子。永平九年(66年),赐号灵寿王。十五年(72年),刘恭封巨鹿王。汉章帝建初三年(78年),徙刘恭为江陵王,改南郡为国。元和二年(85年),三公上书,江陵在京师正南,不可以封,徙刘恭为六安王,以庐江郡为国。汉章帝驾崩,遗诏徙封彭城王,改楚郡为国,当年就国。刘恭敦厚威重,举止有度,得到吏民敬爱。曾为弟弟下邳王刘衍决定其王太子的家事。汉安帝永初六年(112年),封刘恭子刘阿奴为竹邑侯。元初三年(116年),刘恭以事责其子刘酺,刘酺自杀。元初四年十一月初九(
  • 圣地亚哥·阿尔达马圣地亚哥·阿尔达马(西班牙语:Santiago Aldama,1968年12月7日-),西班牙男子篮球运动员。他曾代表西班牙国家队参加199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篮球比赛,获得第九名。
  • 彩虹★队长《彩虹★队长》(日语:キャプテン★レインボー,英语:)是一款由Skip Ltd.开发并由任天堂发行在Wii平台上的原创动作冒险游戏。本作于2008年8月28日在日本发售,之后曾有在海外发售的计划,不过因为不明原因而取消。游戏主角是一位叫尼克(日语:ニック)的过气电视演员,他曾饰演过红遍荧幕的超级英雄形象“彩虹★队长”。他为了使自己日渐衰落的支持度回到之前的水平而向传说中能令一切愿望成真的米敏岛进发。但是尼克发现事情和他想象的越来越不一样。
  • 近藤次郎近藤次郎(日语:近藤 次郎/こんどう じろう  */?,1917年1月23日-2015年3月29日),日本航空工程专家,东京大学名誉教授。1917年生于滋贺县,1941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部数学科,1945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航空学科。历任陆军航空技术大尉,东京大学工学部讲师,1954年任东京大学工学部助教授,1958年任教授。1975年任东京大学工学部部长。1977年退休,任东京大学名誉教授。1977年受聘为千叶大学工学部教授、国立公害研究所副所长。1980年至1985年任所长。1985年至199
  • OGLE-TR-111OGLE-TR-111是一颗位于船底座的暗星,其光谱类型介乎G和K之间,与太阳相似。它距离地球大约5000光年,其视星等为15.55。由于该恒星并不起眼,故不少星表均未有收录。2002年,有人侦测到该恒星的光度每隔4天会略微变暗,其后于2004年证实是由行星凌日所造成的,该行星被给予 "OGLE-TR-111 b" 这个编号。2005年,有迹象显示该恒星可能存在另一颗凌日行星,该未知天体被编为OGLE-TR-111 c。如果发现得以证实,它将成为首颗拥有双凌日行星的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