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国

✍ dations ◷ 2025-04-02 19:58:54 #叛国
叛国,在法律上,指一个人对其所属于的国家不忠诚;违背其效忠宣言或与其国家的敌人合作的人会被称为叛徒。《法律词典》(Oran's Dictionary of the Law)(1983年版)对叛国的定义是:“一个公民协助外国政府推翻或严重侵害他所属的国家,或怂恿外国对他所属的国家宣战。”站在本国执政者(尤属长期执政的独裁者)的立场上来看,叛国的相似词是革命,因为革命几乎会利用国内外一切可用势力来从事推翻原政府政权的行为,叛国与革命的认定则由观点立场的不同而有差异,进行革命的人通常会被原始政府视为叛国或密谋颠覆等,被捕后通常会以前述之罪名予以处决、监禁或是驱逐出境(有外国势力介入者的可能性较大)。但是也有观点认为二者可从受支持的普遍程度上来划分。在一些奉行民族主义的专制政权,“叛国”经常被用作消弭改革派或异见分子的借口,被指控叛国的人未必会被提上法庭上,根据客观的案情证据接受公平审议。这些国家会将不同程度的异见人士动辄标签为叛国、“卖国贼”,而被国家秘密警察私下缉拿,或动用舆论压力以达至政治迫害、噤声等巩固政权的效果。古中国叛国的刑罚非常重。车裂、凌迟等极刑都是用来处死叛逆者的(一般的形式是斩首或绞刑),而且很有可能牵连亲人,导致灭族;也是十恶之一。元朝正式将“凌迟”明定为刑法的一种死刑,并视为对汉人宣扬威权的工具,元朝法律和南宋末年一样,将凌迟予以合法化。主要用来惩罚三大类的犯罪:根据大清律例,举凡叛国、谋反、制造内乱、制造内乱起事者之子、谋杀皇帝、奸淫多名幼女、抢劫、杀人、革命之徒,最高刑罚为凌迟处死,最低刑罚是处以监禁直到清朝灭亡才得以释放。《中华民国刑法》中有制定内乱罪(第100条至第102条)、外患罪(第103条至第115条)以及妨害国交罪(第116条至第119条),其中刑法第一百条已修改为限以暴力胁迫者有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有几项罪名均与叛国罪相类,如反革命罪(1997年废除)、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间谍罪等。这些罪行的刑罚由有期徒刑至死刑不等。英国在1350年开始把叛国和其他轻叛逆罪分开处理。“轻叛逆罪”指某人谋杀一个在法律上地位比该人为高的人,例如妻子杀死丈夫、奴隶杀害主人等。叛国罪则指任何能威胁国家稳定或存续的行为,如杀害国王、制作伪币以资助反对国家的战争等。一项在18世纪的条文界定四种叛国的类型:叛国罪的处罚常常是长而且残忍的死亡(挂拉分)。英国政府曾以该法律对付异议分子至19世纪。1945年英国以叛国罪将“哈哈勋爵”威廉·乔伊斯判处死刑,并于1946年把该犯人绞死,这也是英国历史上最后一次以叛国罪处死犯人。此后英国理论上仍可判处叛国者死刑,直至1998年修例后把有关最高刑罚改为终身监禁。在法国大革命时,很多人动辄被定叛国罪而送上断头台,包括路易十六在内。但至20世纪,叛国罪的死刑以枪决而非断头台执行。维奇法国的领导人贝当将军最初便是判枪决的,后来新政府的戴高乐表示因他年老(贝当被审判时已届90岁高龄)而改判终身监禁。法国在1981年废除一般死刑时,并没有废除叛国罪的死刑(叛国罪的死囚是被枪决的,而不是以断头台斩首)。为了避免英国的相关法律被滥用,美国是在宪法中定义叛国罪的相关条文。它的宪法第三条定义叛国为“发动反对美国的战争,或拥护美国的敌人、并给予他们任何形式的援助”。另外,法例亦规定需要至少两名证人目击被告在进行叛国行为,且两人所目击的行为必须相同,或被告在法庭认罪方能判被告罪名成立。另一方面,美国国会是可以定义一些类似叛国的罪名(如暴动、藏有对国家不利的武器等)。这些罪名毋需至少两名证人以令被告罪名成立,而罪名包括的范围亦比宪法第三条的叛国广得多。一些间谍便被定“间谍活动”罪而非叛国罪。根据美国法律,叛国的刑罚可以高至死刑,但也有较轻的罚则,如“判5年或以上有期徒刑、罚款至少10,000美元,且终身不得在美国担任任何公职”。在美国,由于避免政治逼害,叛国的指控不易入罪。自其开国至今,有关叛国的起诉不超过40宗。前美国副总统阿龙·伯尔是因为这个罪名被托马斯·杰斐逊起诉而结束了政治生涯。

相关

  • 神学院叶史瓦(/jəˈʃiːvə/; 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 便士便士是镑的辅币中的最小币值。直到查理二世年代为止,英镑的便士以白银铸造。后来改用红铜材质。自1860年起,便士是黄铜材质的硬币。自1971年2月15日实行十进位制后,其值为一英
  • 羧酸.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
  • 蹲厕蹲厕是厕所的一种。用者需要蹲下使用。另一种厕所为坐下使用的坐厕。蹲厕在某些地区并不常见。西方某些国家(例如如英国和美国)接近完全没有蹲厕,但在某些地方(如中国大陆、台湾
  • 疾病预防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预防医学是指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来代替
  • Linnaeus卡尔·冯·林奈(英语:Carl Linnaeus,瑞典语:Carl von Linné,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也译为林内,受封贵族前名为卡尔·林奈乌斯(Carl Linnaeus),由于瑞典学者阶层的姓常拉丁化,又
  • 颚音颚音化(英语:Palatalization)是一个语言学的名词,指辅音在发音时变得接近硬颚音。通常发生于硬颚无擦通音/j/或者前元音如/i/、/e/的前面,这个现象会使辅音在发音时,除本身的发音
  • 卡尔文循环卡尔文循环(英语:Calvin cycle,或简称卡氏循环,又译作开尔文循环)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梅尔文·卡尔文、安德鲁·本森和詹姆士·巴沙姆 3 人发现。梅尔文·卡尔文于1961年
  • abbr class=abbr title=S16: 远离燃点 - 禁烟S16/abbr安全建议标准词(英语:Safety phrases,简写:S-phrases)是于《欧盟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Ⅳ: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安全建议》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59/
  • 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英语:World Heritage;法语:Patrimoine mondial),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