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锴

✍ dations ◷ 2025-11-10 15:06:38 #王锴

王锴(?—?),字鳣祥,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宰相。后跟随蜀主王衍投降后唐。

王锴生年和出生地都不详,唐朝末年唐昭宗天复年间(901年-904年)作为其使节出使西川,从此留在当时由西川节度使王建统治的西川。

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王建在自己控制的地盘上建立蜀国(史学界称前蜀)称帝即高祖皇帝后,王锴官至翰林学士,又迁御史中丞。曾任司空,与御史大夫冯涓等小酌,王锴举行酒令,要求一字三呼、两物相似,说:“乐乐乐,冷淘似馎饦。”冯涓说:“己已巳,驴粪似马矢。”座上大笑,冯涓只是长啸。武成二年(909年)八月,王建任他为中书侍郎,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为宰相。永平元年(911年),王建建造新宫,于其中收集四部书,王锴上表称赞此事,历数历代帝王用不同手段收集和鼓励阅读书籍。永平二年(912年)五月,王锴罢相任兵部尚书,但次年四月复为宰相、中书侍郎。

王锴为相时,曾为僧人贯休作像赞。

在王建之子王衍统治期间,王锴和庾传素同朝为相。王衍的狎客文思殿大学士韩昭、内皇城使潘在迎、武勇军使顾在珣诱导王衍宴游无度,王锴、庾传素和大多数其他官员对王衍几无匡正。乾德元年(919年)八月,王衍东巡阆州,花费很大,群臣多直谏,当月王锴刚判六军诸卫事,没有为此说话,也没有为抗议而辞职。国事日非,王锴、庾传素自保宠禄,无所规正。后唐的一场大规模入侵导致咸康元年(925年)王衍投降,前蜀灭亡。王衍命翰林学士李昊草降表给后唐庄宗,王锴草降书给后唐入蜀军队的名义总指挥、西川四面行营都统庄宗子魏王李继岌。百官王锴等着衰绖,徒步赤脚抬棺号哭待命,李继岌、郭崇韬承制释罪,君臣东北向拜谢。

庄宗最初答应封王衍以荣衔,于是李继岌于同光四年(926年)将王衍及大批前蜀官员及家属数千人送往都城洛阳。但因军队不满庄宗没有给士卒足量奖赏及杀将领郭崇韬、李继麟,后唐政权开始被卷入多起叛乱,庄宗起初命王衍暂歇于长安,后下令诛杀其一家。前蜀官员们奉令继续前往洛阳,但当他们到达时,庄宗已在洛阳死于一场兵变,由养兄后唐明宗继位。明宗任很多原前蜀官员为各州府刺史、少尹、判官、司马,王锴为首被任为州刺史,唯有原前蜀永平军节度使兼侍中马全慨然说“国亡至此,生不如死!”绝食而死。王锴和前蜀诸臣上表乞求安葬王衍骸骨,为人所称道。明宗宣原蜀官员宰相王锴、张格、庾传素及御史中丞牛希济,各赐一韵,让他们试作蜀主降唐诗五十六字,王锴等都言及王衍僭号、荒淫、失国,只有牛希济不谤故主。天成三年(928年)秋七月,因王建族子陕州行军司马王宗寿请求,王衍得以以诸侯礼下葬。

王锴此后的仕途和去世日期不详。王锴家藏异书数千本,亲自书写释藏书若干卷,也以书法和好学闻名。

相关

  • 古噬菌体科Subfamily Chordopoxvirinae    硫化裂叶病毒SIRV1    热变形菌属病毒4古噬菌体科,Rudiviridae,rudi由拉丁文rudis而来,有小的杆状物之意,其病毒颗粒的形态为杆形,不含脂质
  • 清州市清州市(朝鲜语:청주시/淸州市 Cheongju si */?)是韩国忠清北道的一个市级行政区,亦为该道的首府和最大城市。清州市总面积940.3平方千米,人口超83万。清州市是有“东亚文化之都
  • 丹尼斯·威尔森丹尼斯·卡尔·威尔森(英语:Dennis Carl Wilson,1944年12月4日-1983年12月28日)是美国音乐家、歌手与词曲作家,也是乐团海滩男孩的创团成员之一。他最为人知晓的身份为乐团的鼓手
  • 库马尔加特库马尔加特(Kumarghat),是印度特里普拉邦North Tripur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1591(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1591人,其中男性6069人,女性5522人;0—6岁人口1410人,其中男703人,女707
  • 柳树河 (小八虎力河)柳树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桦南县北部的一条河流,是小八虎力河左岸支流。有南、北两源,主源南柳树河发源于桦南县北部七峰林场以北完达山余脉七星砬子西南麓,蜿蜒向西南
  • 切特尼克切特尼克(塞尔维亚语:Četnici),正式名称是南斯拉夫军队切特尼克支队,又称南斯拉夫祖国军、拉夫纳·高拉运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活动于南
  • 蒙巴顿-温莎蒙巴顿-温莎(英语:Mountbatten-Windsor),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系后代所冠的姓氏。这个名称是源于女王在1960年发布的一道枢密院御令,御令当中宣布其后裔的姓氏将为蒙巴顿-温莎,王朝名号保持温莎。蒙巴顿(Mountbatten),其中Mount是英语“山”的意思,意思是“巴顿山”,该词最早出现在1914年。那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德交战,而英国的贵族军官路易·巴顿贝格来自德国黑森州巴顿贝格,而祖先以地为姓,故拥有德国姓氏巴顿贝格(Battenberg),“贝格”是德语“山”的意思
  • 宫崎正胜宫崎正胜(1942年-)是一名日本的历史学者,专研前近代的文明交流史、历史教育。东京都出身,毕业于都立九段高等学校、东京教育大学文学部史学科。后先后在东京都立三田高等学校・东京都立九段高等学校・筑波大学附属高等学校任教世界历史,并且担任筑波大学常勤讲师,1994年再调任北海道教育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他也曾经担任NHK电台・电视讲座“世界史”的常勤讲师。中央教育审议会社会・地理历史・公民部会専门委员。多本著作都有被翻译成中文。
  • 灵恩运动灵恩运动 (Charismatic Movement),天主教翻译神恩复兴运动,是广义基督教的一个运动,分旧灵恩运动和新灵恩运动。旧灵恩运动约在20世纪初,差不多与五旬节运动同时或稍晚些,新灵恩运动约在1960年代开始。基督教历史上,发生在第二世纪中期大公教会内的灵恩复兴,称为孟他努主义,有人视为教会的一种复兴运动,也有人认为是分裂教会的异端。千年来,许多神父与修女都有属灵恩赐,如赫德嘉·冯·宾根修女、玛加利大修女与毕奥神父。一般学者将二十世纪全球的灵恩运动分成三波。第一波发生在二十世纪初(或十九世纪末)
  • 我是爬行者小江《我是爬行者小江》是江一燕的第一本书籍,包含小说、随笔、游记、摄影和原创歌词等。2012年出版。爱好摄影的江一燕从自己拍摄的上万张照片中精选为《我是爬行者小江》做插图,显示她的“爬行者说”或者“慢下来”的生活态度,《我是爬行者小江》还特别收录了她写的三篇小小说。“江小爬”是江一燕的自称。江一燕透露个人稿酬将全部捐助山区贫困儿童。《我是爬行者小江》一书可以说是江一燕的文学创作集,书中五个章节反映了江一燕不同的五个侧面:“文艺爬爬是最江一燕的,这不是大家看到的角色的江一燕,也不是生活里看上去很乐观的。”除了文